晏十三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五百一十四章 移民入辽
吕大器这话让殿中诸人都起了好奇心,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
“是何问题?”朱由检也好奇道。
“关于海外行商使用的钱币,那些外商,他们不收宝钞,只收银子…”吕大器叹了一声,陛下重新印制宝钞的缘由,他们也都知道,就是将叫铸币权的掌握在自己手上。
中原大地缺少银矿,若还是用银子,大明的经济命脉就被捏在旁人手上了。
可现在的问题是,大明宝钞只能在大明用,银子却是其他国家也能用的,他们拒收有他们的道理,可是…
朱由检听明白了吕大器的问题,他没有自己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看向臣子们问道:“你们对此可有什么见解?”
朱由检这话刚说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他们互相觑了几眼,不敢说!
“随便说,说得不对、不好,朕也不会责罚!”朱由检补充道。
听了这话,有些大臣胆子便大了一些。
户部一个主事便开口道:“臣以为,咱们大明境内商贸往来,用宝钞,外商往来,便用银子。”
这个对策,吕大器也是想过,不过最后还是觉得不行,一个是统计麻烦,二来监管也不便利,第三,最后还不是要用朝廷的银子去换国外的货物,同此前有何区别?
“陛下,自隆庆开关以来,便是外商依赖我朝货物,用银子还是用宝钞,何时他们说了算?他们不收宝钞,不卖给他们就好了!”有人说道。
“不卖?届时外商闹起来怎么办?”
“闹起来就打啊,我朝这么多厉害火器,还怕打不过那些蕃子?”
“打打打,如此粗鄙,和气生财懂不懂?”
“那依王大人的话,该怎么办?”
眼看着殿前吵了起来,礼官无奈挥了净鞭,那几人才互相瞪了几眼重新站了回去。
“你们说得不错,”朱由检缓声开口,“要来我朝做生意,赚我大明的钱,自该守我大明的规矩…”
诸人抬头看向朱由检,此时提出让外商用宝钞的大臣更是一脸得意。
看吧,陛下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卖他们的香料象牙犀角等,若我朝商人坚持用大明宝钞来付,他们不能拒收,吕卿,各港口税务监管需得监管起来,若有违例的,取消他在我朝行商资格。”
吕大器点头记下,朱由检又道:“外商要购买我朝货物的,他们也能使用我朝宝钞,我朝行商同样不能拒绝,违者,市舶司也可取消他海外行商资格。”
朱由检这么一说,吕大器豁然开朗,是啊,这些外商收了我朝的宝钞,虽然不能用在他们国家,但在大明境内还是可以用的啊,届时用宝钞继续付款不就好了?
吕大器倏地脸庞通红,陛下将市舶司交给自己管理,可就如此简单的问题他都办不好,当真是羞愧!
吕大器的奏本上其实还有个问题要禀报,可眼下他却是想自己再琢磨琢磨了,可别让陛下觉得自己太过无能才是。
陛下劳心劳力的,若事事躬亲,要他们这大臣做甚?朝会结束后,几个阁臣并太子便跟着朱由检一同去往武英殿,朱由检又命人传了宋应星和吕大器。
到了武英殿,朱慈烺便坐到了自己批奏本的位子前,几个大臣也都看了座,王承恩命宫人上了茶水,看着御座上的朱由检,他这一刻心才算踏实了不少。
“吕卿,适才在皇极殿前,朕瞧你还似有话说,为何后来就不说了?”朱由检先是朝吕大器问道。
吕大器这才明白自己的心思并未瞒过皇帝,忙起身道:“是臣之过,臣并无隐瞒之意,只不过臣自觉庸碌,这才想着待回去后好好想想。”
朱由检笑了一声,安抚道:“市舶司虽不是朕首创,但到底面对的环境不同,有不明之处也是寻常,吕卿不必妄自菲薄,许多事也都是商议出来,并非一人之能。”
皇帝这话听着安慰了不少,吕大器躬了躬身,这才继续道:“海商来我大明,都是自己选一处港口,到了港口之后再递交文书等资料验货卸货等,前几月,有倭国一海商,本是在月港靠岸,可同验货官起了冲突,三日后他离开月港,转到了厦门港,可因为他这条船已经在月港登记,也交了一笔水饷,厦门港还要再收,倭人行商便不乐意,眼下这船还没卸,说我大明收税不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