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红楼梦》第八十八回概述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闻名于世。这部着作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着,创作于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 - 1765)左右。曹雪芹生长于富贵之家,后家道中落,在贫困中创作了这部巨着,书中融入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
第八十八回回目为“博庭欢宝玉赞孤儿,正家法贾珍鞭悍仆”,此回情节丰富,展现了贾府生活的多个侧面。开篇便提及贾母八十一大寿,鸳鸯找来惜春帮忙抄写《心经》以作功德,惜春向来喜静,对抄经之事虽未多言,但也默默应承下来,展现出她清冷的性格。李纨则与贾母一同打双陆,这种古代棋类游戏为贾母的晚年增添了不少乐趣,也体现出贾府中晚辈对长辈的陪伴与孝顺。
宝玉为给贾母解闷,送来一只蝈蝈。这只蝈蝈来历不凡,是贾环因宝玉在师傅提问时帮忙作弊而送给宝玉的。宝玉转而将其送给贾母,贾母在称赞宝玉的同时,也谈到了贾环和贾兰的学习情况,对贾兰的自立自强表示赞赏。
庄头上送来果品时,鲍二与周瑞的干儿子发生争执并打架,此事被贾珍知晓后,他运用家法严厉惩罚了周瑞及其干儿子和鲍二,以正家规。贾芸为求凤姐帮忙揽下朝廷的工程,亲自到凤姐处送礼,然而凤姐因公事不敢轻易插手,拒绝了贾芸的礼物,随后贾芸将礼物转赠给了小红,并暗示了自己的心意。这一回通过多个情节,展现了贾府内部和谐与纷争并存的复杂局面。
二、情节梳理与分析
1.贾母寿事与抄经
在《红楼梦》第八十八回中,贾母的寿事成为了这一回的重要线索,其中抄经事宜更是凸显了贾府对贾母寿辰的重视以及家族的宗教信仰氛围。
贾母明年八十一岁,按照习俗这是个暗九,为求福寿安康,贾母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在当时的观念里,《金刚经》如同道家的符壳,而《心经》才是符胆,所以《金刚经》内必要插着《心经》,如此更有功德。贾母认为《心经》更为要紧,且观自在是女菩萨,便决定让几个亲丁奶奶姑娘们写上三百六十五部《心经》,这样既虔诚又洁净。
鸳鸯带着一个小丫头,提了一个小黄绢包儿来到惜春处。她向惜春说明了老太太的想法和安排,惜春听后,点头表示若要写经,她是最有信心的。惜春本就对佛道之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抄经对她来说是一件既能表达对贾母寿辰祝福,又能契合自己信仰的事情。她让鸳鸯把小黄绢包儿搁在桌上,还邀请鸳鸯坐下喝茶,可见惜春对这件事的欣然接受。
与此同时,李纨与贾母正在打双陆。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戏,在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中,也是常见的娱乐活动。李纨作为贾府中的少奶奶,陪伴贾母娱乐,既体现了她在家族中的身份和职责,也反映出贾府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和谐氛围。在贾母筹备寿事的过程中,打双陆这样的娱乐活动穿插其中,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真实和生动。
贾母安排亲丁们抄经,一方面是出于对宗教的虔诚,希望通过抄经积累功德,为自己的寿辰增添祥瑞;另一方面,也是在家族中营造一种团结和祈福的氛围。惜春积极响应抄经之事,展现出她的单纯和对贾母的敬重。而李纨与贾母打双陆,则从侧面反映出贾府在日常的生活中,既有庄重的宗教仪式,也有轻松的娱乐活动,体现了贾府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抄经一事在贾府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惜春认真地准备着抄经的事宜,鸳鸯也完成了贾母交代的任务。这一系列的情节不仅为贾母的寿事增添了庄重的色彩,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贾府的家族文化和宗教信仰。
2.宝玉送蝈蝈与赞贾兰
在《红楼梦》第八十八回里,宝玉送蝈蝈给贾母这一情节饶有趣味,其中蝈蝈的来历、宝玉与贾环的互动以及宝玉对贾兰的夸赞,都展现出贾府日常生活的丰富细节和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
这蝈蝈的来历与宝玉在学堂的经历有关。宝玉在学堂帮着贾环对对子,得到了贾代儒的喜欢。贾代儒作为贾府学堂的先生,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严格,宝玉能得到他的认可,实属不易。贾环为了感激宝玉的帮助,便送了这只蝈蝈给他。贾环在贾府中一直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地位,他虽为贾政之子,但因母亲赵姨娘的缘故,常遭人轻视。此次送蝈蝈给宝玉,一方面是出于感激,另一方面或许也想借此拉近与宝玉的关系。
宝玉得到蝈蝈后,便想着拿给贾母解闷。贾母作为贾府的最高长辈,备受众人尊崇,宝玉深知贾母喜欢热闹,一只活泼的蝈蝈定能让她开心。当宝玉带着蝈蝈来到贾母面前时,他的脸上想必洋溢着欢快的神情,那只蝈蝈在笼子里蹦跳着,发出清脆的叫声,瞬间吸引了贾母的注意力。贾母看到宝玉送来的礼物,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这一幕充满了浓浓的祖孙情。
在与贾母的交谈中,宝玉还夸赞起了贾兰。他向贾母讲述贾兰学习尚可,得了贾代儒的夸奖。贾兰是李纨之子,自幼丧父,在李纨的悉心教导下勤奋好学。宝玉夸赞贾兰,首先是因为他确实认可贾兰的努力和才华。贾兰在学堂中的表现得到了先生的肯定,这让宝玉对他刮目相看。其次,宝玉重亲情,他希望通过夸赞贾兰,能让贾母更加关注和喜爱贾兰这一支。在贾府这个大家族中,每个分支都希望能得到贾母的重视,宝玉的夸赞或许也是一种为贾兰争取更多关注的方式。
此外,宝玉夸赞贾兰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善良和单纯。他并不像府中一些人那样,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勾心斗角。他只是单纯地看到贾兰的优点,并愿意将其分享给贾母。而且,贾兰的勤奋好学与宝玉自己在学业上的态度形成了一种对比。宝玉对四书五经等传统学业并不十分热衷,而贾兰却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这或许也让宝玉对贾兰多了一份敬佩之情。
宝玉送蝈蝈给贾母以及夸赞贾兰的情节,不仅展现了贾府日常生活中的温馨场景,也让我们看到了宝玉善良、重亲情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贾府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各自的生活状态。
3.贾珍鞭打悍仆
在《红楼梦》第八十八回中,鲍二与周瑞干儿子打架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贾府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而贾珍运用家法惩罚悍仆的举措,更是将这一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事件的起因源于周瑞的疑心。周瑞是王夫人跟前得宠的佣人,负责替贾政收租等事务。有人送果品野蔬来,周瑞疑心鲍二送菜有猫腻,便建议贾珍留下底子查核。鲍二是个爱喝酒且脾气暴躁之人,之前还专门派他两口子为尤二姐服侍,在贾府也算有一定地位。周瑞的这番话引来了鲍二的不满,他觉得周瑞是在故意针对他,于是多说了几句话,言语中充满了愤懑和不服。
周瑞的干儿子何三也是个不务正业、喝酒乱事之徒。鲍二与周瑞起了争执后,何三便掺和进来,两人喝多了酒,情绪愈发激动,最终打了起来。这一场冲突,表面上是鲍二与何三个人之间的矛盾,但实际上反映出了贾府内部不同势力之间的摩擦。周瑞和鲍二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此次送菜事件不过是一个导火索。
贾珍得知此事后,顿时大怒。他作为贾府的族长,一向注重家族的规矩和威严,容不得下人如此放肆。他下令将鲍二和何三各打五十鞭,并撵了出去。贾珍的这一处理方式十分果断和强硬,他希望通过严厉的惩罚来维护家族的秩序,让其他下人不敢再犯类似的错误。
在执行家法的过程中,场面十分惨烈。鞭子抽打在鲍二和何三身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两人的惨叫声回荡在贾府的院子里。这一幕不仅让鲍二和何三感到恐惧和痛苦,也让其他下人看得心惊胆战。贾珍站在一旁,脸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这一行为,向众人表明了他对违反家族规矩之人的零容忍态度。
然而,贾珍的处理方式也引来了下人的议论。有人认为贾珍的惩罚过于严厉,鲍二和何三虽然有错,但罪不至被打得如此凄惨还被撵出去。也有人猜测贾珍对鲍二态度突变的原因,毕竟之前鲍二很受贾珍、贾琏看中。尤二姐离世后,下面人就开始有了各种猜测,此次事件更是让这些猜测甚嚣尘上。这些议论反映出贾府内部已经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下人们对贾珍的管理方式并非完全认同。
从更深层次来看,贾珍鞭打悍仆这一事件暗示了贾府内部矛盾的激化和管理问题的严峻。贾府作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人员众多,利益关系复杂。周瑞和鲍二之间的矛盾只是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着更多的利益纷争和权力斗争。贾珍虽然试图通过家法来维护家族的秩序,但这种强硬的手段只能暂时压制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他的处理方式可能会让下人们产生不满和怨恨,进一步加剧内部的矛盾。
此外,这一事件也为贾府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家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说明贾府的管理已经出现了漏洞,无法有效地约束下人。而何三被撵出贾府后,心怀怨恨,后来勾搭外面人,趁着贾府办丧事没什么人在家里,盗走了很多的金银财物,还把妙玉也劫走了。这一系列的后果,都与贾珍此次处理悍仆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贾珍鞭打悍仆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贾府内部的纷争和矛盾,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家族管理的弊端和局限性。它让我们看到了贾府表面繁华背后的危机四伏,以及家族衰落的必然趋势。
4.贾芸求事与小红互动
在《红楼梦》第八十八回中,贾芸为求揽工程之事与凤姐的周旋,以及他和小红之间的互动,构成了这一回中一段饶有意味的情节,展现出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微妙的情感纠葛。
贾芸在贾府中虽为贾家子弟,但家境并不宽裕,他一心想讨点建筑活挣点钱改善生活。当时贾政在工部掌印,家人中不少人借此发财,贾芸便也动了心思。他私下说动几个人凑钱买了些新绣货,打算送给凤姐,期望能在她这里找到突破口,拿下能挣钱的建筑活。
贾芸带着礼物来到凤姐处,小心翼翼地表明来意。他言辞恳切,试图打动凤姐。然而,凤姐何等精明,一眼便看出了贾芸的心思。她不仅说出几大原因推脱自己根本帮不上忙,还拒收了贾芸送来的东西。这让贾芸十分尴尬,下不了台,无奈之下只得收回东西准备回去。
在有关贾芸这部分描写里,穿插了他与小红之间的情意。当年两人因一块绢子而结缘,此次爱意再次萌发。想着再给小红点念想的贾芸,从给凤姐的东西里拣出两件悄悄送给小红。小红收下礼物,这一行为也挑明了两人互生情愫的关系。
从情感层面来看,贾芸和小红之间的感情真挚而又带着一丝无奈。他们身处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彼此的身份和地位都不高,想要在一起并非易事。贾芸送礼物给小红,既是表达自己的心意,也是在困境中寻求一份情感上的慰藉。而小红收下礼物,说明她对贾芸也有着同样的感情,愿意接受这份爱意。
从人际关系角度分析,贾芸求事于凤姐,反映出贾府内部的利益关系和权力结构。凤姐作为贾府的管理者,掌握着一定的资源和权力,贾芸希望通过讨好她来获取利益。然而,凤姐的拒绝让贾芸的计划落空,这也显示出在贾府中想要谋取利益并非易事。而贾芸和小红的关系,则体现了贾府中下层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他们在这个大家族中相互依靠,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温暖。
此外,贾芸求事被拒后转而与小红互动,也暗示了他在贾府中的无奈和挣扎。他在追求物质利益的道路上受挫,只能将情感寄托在小红身上。而小红在接受贾芸的礼物时,或许也明白贾芸的处境,她的回应既是对爱情的回应,也是对贾芸的一种支持。
贾芸求事与小红互动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贾芸和小红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反映出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纷争。它让我们看到了在贾府这个看似繁华的大家族中,下层人物的无奈和挣扎,以及他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人物形象塑造
1.贾宝玉
在《红楼梦》第八十八回中,贾宝玉的几个行为生动地展现出他丰富而独特的性格特点。
从送蝈蝈这一行为能看出宝玉的机灵与重亲情。宝玉深知贾母喜欢热闹,便想着用蝈蝈给贾母解闷。这只蝈蝈是他在学堂帮贾环对对子后,贾环为表感激送给他的。宝玉能巧妙地将这份意外之礼转化为讨贾母欢心的礼物,足见他的机灵。他清楚贾母在贾府中的地位以及贾母对自己的宠爱,所以用这样一个小物件来增进与贾母的感情,体现出他对亲情的重视。当他带着蝈蝈来到贾母面前时,那活泼的样子仿佛能让人看到他眼中闪烁的期待,期待着贾母能因这只蝈蝈而展露笑颜。这种机灵并非是算计和心机,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对亲情的用心维护。
帮贾环作弊这一情节则凸显了宝玉的善良。贾环在贾府中常遭人轻视,他的母亲赵姨娘也多有不端行为,导致贾环的处境较为尴尬。宝玉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嫌弃贾环,反而在学堂帮他对对子。在当时的环境下,学业是很重要的事情,宝玉的帮助或许能让贾环在先生面前有更好的表现,避免受到过多的批评。这体现出宝玉内心的善良,他不看重身份地位的差异,愿意向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手。他没有考虑到帮贾环作弊可能带来的后果,只是单纯地出于同情和友善,这也反映出他不谙世事的一面,没有意识到在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而宝玉夸赞贾兰的行为,进一步展现了他重亲情和善良的性格。他向贾母讲述贾兰学习尚可,得了贾代儒的夸奖。贾兰是李纨之子,自幼丧父,在李纨的教导下勤奋好学。宝玉认可贾兰的努力和才华,并且愿意将这份认可分享给贾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夸赞,能让贾母更加关注和喜爱贾兰这一支。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家族中晚辈的关心,也反映出他希望家族成员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相互支持的愿望。同时,这也能看出他不嫉妒他人的优点,能够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别人,这种品质在贾府这个充满勾心斗角的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
从宝玉与贾母的对话中,也能感受到他的不谙世事。当贾母说贾环小小年纪便闹鬼闹神,长大了不知道怎么样时,宝玉并没有意识到贾母话语背后对贾环的不满和担忧,依然以一种轻松的态度回应。他没有像府中一些人那样,善于察言观色,揣摩长辈的心思。他的回答更多地是基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过多地考虑到话语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学堂的表现也能体现出他对传统学业的态度。他帮贾环对对子并非是因为自己对学业有多么热衷,而是出于朋友间的情谊。他对四书五经等传统学业并不十分上心,与贾兰的勤奋好学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他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不愿意被传统的学业束缚,追求一种更加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
贾宝玉在这一回中的种种行为,如送蝈蝈、帮贾环作弊、夸赞贾兰等,生动地展现出他善良、机灵、重亲情、不谙世事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使他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显得与众不同,也让他成为了《红楼梦》中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形象。
2.贾母
在《红楼梦》第八十八回的生日庆典中,贾母的表现尽显其在贾府的尊贵地位与大家长风范。她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对各项事务的安排都有着自己的考量。为求福寿安康,她安排亲丁奶奶姑娘们抄写《心经》,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她对宗教的虔诚,也展现出她对自身寿辰的重视,希望通过抄经积累功德,为自己和家族带来祥瑞。
贾母对贾环和贾兰的不同态度,深刻反映出她的心理和对家族未来的期许。当宝玉提到贾环时,贾母说贾环小小年纪便闹鬼闹神,长大了不知道怎么样。这表明贾母对贾环的印象不佳,贾环平日里的行为举止或许让贾母觉得他难成大器。贾环的母亲赵姨娘行事乖张,在贾府中多有得罪人之处,这也间接影响了贾母对贾环的看法。贾母深知家族的未来需要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来支撑,而贾环的表现显然无法让她看到希望,所以对他持有一种担忧和不满的态度。
然而,当提及贾兰时,贾母的态度截然不同。宝玉夸赞贾兰学习尚可,得了贾代儒的夸奖,贾母虽未在文中有过多回应,但可以推测出她内心是欣慰的。贾兰自幼丧父,在李纨的悉心教导下勤奋好学,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贾母看到贾兰的努力和才华,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的希望。她希望贾兰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将来为家族增光添彩,延续贾府的辉煌。这种不同的态度,体现了贾母作为家族长辈,对家族成员的评判标准是基于其品德和才能,以及对家族未来的贡献。
贾母在家族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她是贾府的精神领袖和决策核心。她的喜好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家族成员的行为和地位。在生日庆典中,她的每一个安排都体现了家族的规矩和传统,如安排抄经、与李纨打双陆等,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庆祝生日,更是为了维护家族的秩序和团结。她的存在让贾府上下都有了主心骨,家族成员们都围绕着她的意愿行事。
贾母对家族未来的期许,不仅仅是希望家族能够继续保持富贵荣华,更重要的是希望家族成员能够有良好的品德和才能,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她深知家族的兴衰与成员的素质息息相关,所以对贾兰这样有潜力的晚辈寄予厚望。她的这种期许也影响着家族的教育和培养方向,促使家族中的年轻人努力学习,追求进步。
贾母在生日庆典中的表现以及对贾环和贾兰的不同态度,充分展现了她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她是贾府的掌舵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和决策,引导着家族的发展方向,对家族的未来充满了期望。她的存在和影响力,贯穿了整个贾府的生活,是《红楼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3.贾珍
在《红楼梦》第八十八回中,贾珍运用家法惩罚悍仆这一行为,鲜明地展现出他果断、威严、强硬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暗示了贾府内部矛盾的激化和管理问题的严峻。
当鲍二与周瑞干儿子何三打架的事情传到贾珍耳中时,他立刻做出了反应,展现出果断的性格。他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进行过多的调查和询问,便下令将鲍二和何三各打五十鞭,并撵了出去。这种雷厉风行的处理方式,体现出他在面对问题时不拖泥带水,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在他看来,下人之间的打架斗殴是严重违反家族规矩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和惩罚,以维护家族的秩序和尊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