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回回目“王熙凤致祸抱羞惭,贾太君祷天消祸患”精准概括了核心情节。王熙凤精明能干,却在贾府管理中多行不善之事,如放高利贷、弄权铁槛寺等,这些行为最终给贾府招来大祸。当事情败露,她内心充满羞惭,往日的威风不再,只剩无尽的悔恨与惶恐。而贾太君,即贾母,在贾府遭遇困境时,以虔诚之心祷天,期望能消除家族面临的祸患。她作为贾府的长辈,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对家族的关怀与担当。
在全书中,此回目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承接前文贾府的种种矛盾与隐患,将矛盾激化至贾府被抄家这一重大变故;同时也为后文贾府的衰败以及人物命运的进一步转折埋下伏笔,使读者更能深刻感受到家族兴衰的无常。
一、情节梳理
1.贾政探母与内廷喜讯
贾政听闻贾母危急,心急如焚,赶忙前往探视。只见贾母因惊吓气逆,王夫人、鸳鸯等人正全力唤醒她。待贾母渐渐苏醒,服下疏气安神的丸药后,虽稍有好转,却仍伤心落泪。贾政在旁宽慰,自责儿子们不肖,招来灾祸让老太太受惊,还表示若老太太能宽心,他们尚可在外处理事务;若老太太有个三长两短,他们的罪孽就更深重了。
就在贾政心急如焚之时,外面传来消息,称内廷有信。贾政急忙出来,见到北静王府长史。长史一见面便道“大喜”,这让贾政又惊又喜。原来,北静王与西平郡王进内复奏,将贾政的惧怕之心和感激天恩之话转达给了主上。主上甚是悯恤,念及贵妃溘逝未久,不忍加罪,便加恩让贾政仍在工部员外上行走。所封家产,仅将贾赦的入官,其余都归还贾府。同时传旨让贾政尽心供职,还要求北静王查核抄出的借券,如有违禁重利的一概照例入官,而定例生息的同房地文书则尽数归还。此外,贾琏被革去职衔,但免罪释放。
贾政听后,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他立刻起身,虔诚地叩谢天恩,又拜谢王爷恩典。这喜讯如同久旱后的甘霖,让陷入困境的贾府看到了一丝希望,也让贾政稍感宽慰,能够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重新思考家族的未来。
2.贾琏的困境与委屈
贾琏虽被免罪释放,但他所面临的困境却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家中财物被抢,一片狼藉,往日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那些趁火打劫之人,如同贪婪的饿狼,将贾府洗劫一空,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家族更加雪上加霜。而父兄之事尚未妥善解决,贾赦仍深陷囹圄,家族的声誉也因他们的罪行而受损,这一切都让贾琏感到无比的焦虑和无助。
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贾琏满心委屈地向贾政诉说着自己的遭遇。他提及家中被抢时的混乱场景,那些平日里看似温顺的下人,在利益的驱使下,竟也变得如此疯狂,将多年来积攒的财物席卷而去。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对这些人的行为感到痛心疾首。
对于父兄之事,贾琏更是有苦难言。他深知贾赦的行为给家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他也明白自己作为家族的一员,无法置身事外。他向贾政倾诉着自己在处理这些事情时的艰辛和无奈,为了维护家族的尊严和利益,他四处奔走,却始终无法改变现状。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却找不到一丝光明。
贾琏还委屈地提到,自己为了家族的生计,不得不四处借贷,背负了沉重的债务。然而,如今家族遭遇变故,那些债主们纷纷上门讨债,让他陷入了绝境。他本以为自己的努力能够换来家族的稳定和繁荣,却没想到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心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家族未来的担忧。
贾政听着贾琏的诉说,心中也不免感到一阵酸楚。他深知贾琏的委屈和无奈,但此时的他也无力改变现状。他只能安慰贾琏,让他振作起来,共同面对家族的困境。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父子二人相互扶持,试图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希望的曙光。
3.亲友探望与贾政的忧虑
贾府遭遇变故后,亲友们纷纷前来探望。他们围坐在贾政身边,七嘴八舌地谈论着贾府之事。有的亲友认为贾府此次是树大招风,平日里太过招摇,才惹来了这场灾祸,建议贾政以后行事要低调收敛,莫要再张扬。还有的亲友觉得贾府内部管理混乱,下人肆意妄为,才导致如今局面,应当好好整顿家风,加强对府中人员的管束。
贾政静静地听着亲友们的看法和建议,心中五味杂陈。这些话虽有道理,但如今贾府已元气大伤,想要重振谈何容易。就在他沉思之际,又听到了一些关于自己的风声。有人传言他在工部任职时,也有一些不检点的行为,说不定还会有后续的麻烦。这风声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贾政的心。他一直以清正廉洁自居,兢兢业业地为朝廷效力,没想到如今却被流言蜚语所困扰。
贾政的忧虑愈发沉重,他深知这些流言一旦传开,将会对自己和家族造成更大的影响。他开始担心自己的仕途是否还能安稳,家族是否还能度过这一劫难。就在他心烦意乱之时,又传来孙绍祖派人讨债的消息。孙绍祖本就是个贪婪凶狠之人,如今贾府落难,他更是变本加厉,派人上门催讨债务,言语间充满了威胁。
贾政感到心力交瘁,亲友的建议虽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流言的困扰让他如坐针毡,不知如何应对;而孙绍祖的讨债更是让本就艰难的贾府雪上加霜。他望着破败的贾府,心中满是无奈和忧虑,不知这黑暗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
4.凤姐的愧疚与绝望
王熙凤一生精明能干,掌管着贾府的大小事务,手段狠辣,行事果断。然而,如今贾府遭遇变故,她也一病不起,躺在病榻上的她,心中满是愧疚与绝望。
在病重之时,凤姐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她想起自己为了维持贾府的表面风光,放印子钱,从中谋取私利,害得许多人家破人亡;她用手段打压府中的下人,树敌无数;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设计陷害尤二姐,手段之狠辣让自己都觉得后怕。如今贾府落得如此下场,她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罪孽所致,心中充满了愧疚。
平儿一直守在凤姐身边,看着她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十分心疼。凤姐拉着平儿的手,眼中满是悔恨,说道:“平儿,我这一生,机关算尽,自以为聪明,却没想到落得个如此下场。我害了那么多人,如今报应到了自己头上。”平儿安慰她道:“奶奶,您也是为了贾府好,只是形势所迫,才出此下策。”
凤姐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我知道,这都是我自作自受。我对不起老太太,对不起老爷太太,更对不起府里的姐妹们。我把贾府的家底都折腾得差不多了,如今落得个抄家的下场,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祖宗。”她越说越激动,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
平儿听着凤姐的话,也忍不住落泪。她知道,凤姐虽然平日里强势,但内心也有脆弱的一面。她紧紧握着凤姐的手,说:“奶奶,您别再自责了,如今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说不定等您病好了,贾府还能有转机。”
凤姐绝望地看着平儿,说:“平儿,你别安慰我了。我知道,贾府已经没救了。我这病也好不了了,我只希望在我走之前,能看到贾府的人都平平安安的。”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和贾府的未来。
在这愧疚与绝望中,凤姐的病情愈发沉重,她的生命也在一点点消逝。而她对自己行为的悔恨,也将永远留在这破败的贾府之中。
5.贾母的安排与关怀
贾母身体稍有好转后,心中便开始牵挂起府中的众人。她深知此次贾府遭遇变故,众人皆惶恐不安,尤其是凤姐、邢夫人和尤氏婆媳等人,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她先让人把凤姐唤到床前。看着病榻上憔悴的凤姐,贾母心中满是怜惜。她拉着凤姐的手,轻声说道:“凤丫头,你也别太自责了,这府里这么多年多亏有你操持。如今你先把身子养好,其他的事别多想。”凤姐听了,泪水夺眶而出,心中满是感动。
对于邢夫人,贾母虽对她平日的行事作风有所不满,但此时也并未过多指责。她温和地对邢夫人说:“你也放宽心,如今咱们家虽然遭了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会渡过难关的。以后做事多上点心,别再让人挑出毛病来。”邢夫人羞愧地低下头,连连称是。
尤氏婆媳也来到贾母跟前请安。贾母关切地询问她们的近况,安慰道:“你们也别害怕,有我在呢。家里的事慢慢都会好起来的。”她还特意嘱咐尤氏要好好照顾贾珍,让他在狱中安心。
贾母的一番安排与关怀,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众人心中的阴霾。在这艰难的时刻,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丝慰藉和力量,也让贾府上下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二、人物分析
1.贾政:失职与担当
在《红楼梦》第一百六回中,贾政的形象鲜明地展现出失职与担当的两面性,其心理变化也在言行中得以深刻体现。
贾政的失职在本回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贾府遭遇如此大祸,与他平日对家族的管理不善脱不了干系。他虽一心想要维护家族的荣耀与规矩,却未能真正洞察家族内部的诸多问题。王熙凤放印子钱、府中下人肆意妄为等乱象,他竟一无所知。他长期在外为官,对家中事务疏于过问,使得贾府内部管理混乱不堪,最终导致抄家之祸。当贾母因惊吓气逆时,他自责儿子们不肖,招来灾祸让老太太受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意识到自己在家族管理上的失职。
然而,面对家族的困境,贾政又展现出了担当的一面。当听闻贾母危急时,他心急如焚,赶忙进去看视,在贾母面前诚恳地劝慰,表达自己愿意承担责任的决心。他说若老太太宽慰些,儿子们尚可在外料理;若是老太太有什么不自在,儿子们的罪孽更重了。这番话体现出他对家族长辈的关怀以及想要为家族排忧解难的担当。
北静王府长史带来喜讯后,贾政立刻起身叩谢天恩,又拜谢王爷恩典。这不仅是对朝廷和王爷的感恩,更是他担当起家族责任的一种表现。他明白,此时家族虽暂时度过一劫,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他必须尽心供职,为家族的未来努力。
在面对贾琏的委屈诉说时,贾政虽无力改变现状,但他安慰贾琏,让他振作起来,共同面对家族的困境。这体现出他作为一家之主,在困难时刻对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试图凝聚家族的力量。
当听到关于自己的风声以及孙绍祖派人讨债的消息时,贾政虽忧虑重重,但并未逃避。他深知这些问题都需要他去解决,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他望着破败的贾府,心中满是无奈和忧虑,却也在暗暗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家族重新走上正轨。
贾政在本回中经历了从意识到失职到主动担当的心理变化。他的言行展现出一个封建大家长在家族兴衰面前的复杂情感和责任意识,尽管他的努力可能无法彻底改变贾府的命运,但他的担当精神却令人动容。
2.王熙凤:精明与悔恨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一直以精明能干、果敢狠辣的形象示人。她凭借着卓越的管理才能和过人的手腕,将贾府上下事务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贾府实际的管理者。然而,在第一百六回中,我们看到了她截然不同的一面——悔恨与绝望,这一形象转变深刻地展现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