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日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陈阳悠然自得地坐在面包房门外的藤椅上,双眼微闭,尽情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微风轻拂着他的脸庞,带来了阵阵刚出炉面包的香气,让他的心情愈发愉悦。
就在这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一只手轻轻拍在了陈阳的肩膀上。陈阳缓缓睁开眼睛,看到了满脸兴奋的林鸢站在他面前。
“陈老板,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林鸢难掩激动之情,声音都有些发颤,“咱们村的麦田被评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啦!”
陈阳闻言,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
林鸢兴奋地继续说道:“这还不是最让人高兴的呢,还有企业要投资咱们村呢!他们说要帮我们打造一个‘生态观光麦田’!”
陈阳的兴趣一下子被勾了起来,他坐直身子,一脸正色地问道:“哦?是哪家企业这么有眼光啊?”
林鸢挠了挠头,回忆了一下,回答道:“听我叔说,好像是一家跨国食品公司,是孟氏集团旗下的一个新项目。”
陈阳的笑容渐渐僵住了。
---
2
与此同时,孟氏集团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李怀山端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自然地放在会议桌上,手指却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他的目光并没有落在正在汇报工作的手下身上,而是落在了旁边投影的几张照片上。
照片中,是一家名为“陈阳面包坊”的招牌,招牌的背景是一片随风起伏的金黄色麦浪。那麦浪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整个画面都被这金色所笼罩。
“所以,这就是他这几年在乡村做的事?”李怀山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平静,没有丝毫波澜,但他的眼神中却藏着几分探究。
听到李怀山的问题,手下人赶紧回答道:“是的,李总。他用‘本地小麦+生态种植’的方式,成功地将地方特色小麦推广了出去。而且,他的面包不仅在国内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甚至在国际上都得过不少大奖呢。”
李怀山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感到意外。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若有所思地说道:“嗯……把土地和农业结合起来,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的味道变成文化符号,还搭上了联合国粮农署的认证,倒是有点意思。\"
旁边的项目总监开口道:\"李总,我们团队已经和陈阳所在的乡村取得了联系,他们村长很希望能与我们开展生态农业合作,共同打造观光小麦田。\"
李怀山终于抬起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好啊,那就由我们来帮他,把‘土地的味道’变成世界的语言。不过,记住了,一切的掌控权,必须在孟氏手里。\"
---
3
陈阳得知孟氏主动联系村里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去找了李安定一起商量。
\"你说,孟氏集团为什么会对我们村感兴趣?\"陈阳问。
李安定皱着眉:\"据我所知,他们家最近正在尝试转型,从工业化生产中抽离一部分,主打‘天然食品’,尤其是‘健康面包’的品牌线。看来,他们是想通过咱们村子的故事,给品牌加分。\"
\"加分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吗?\"陈阳不无忧虑,\"他们要的不是情怀,而是流量。一旦我们村的‘金穗麦’成了他们的新招牌,以后村民的土地,可能都得看孟氏的脸色。\"
李安定愣了两秒,忽然一拍脑袋:\"要不咱们主动邀请媒体,把村子的故事讲完整?到时候,就让消费者知道,‘金穗’是靠咱们辛苦种出来的,不是孟氏的什么噱头!\"
\"光靠媒体能守住多少?\"陈阳轻笑,\"要想守住土地的价值,咱们就得让村子变得更强大,让外面的资本只能为咱们服务,而不是反过来。\"
---
4
不久之后,一场由陈阳和李志远联合组织的“小麦文化节”在村子里拉开帷幕。这是村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媒体和全球买手的关注。
开幕式上,陈阳站在田埂上,面对台下的观众,缓缓地说道:
\"金穗麦是我们村的骄傲,也是中国土地的宝藏。它不是流水线上的商品,而是土地的记忆,是农人双手的温度,是阳光和雨水灌溉出来的信仰。\"
\"我们不拒绝合作,但我们拒绝让资本吞噬土地的呼吸。这次文化节,是向全球展示中国土地的故事,而不是让土地故事沦为某个品牌的广告口号。\"
人群中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李安定站在一旁,看着陈阳在台上激昂地说着,忽然明白了,这才是陈阳坚持做农耕面包的真正意义。
---
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