谧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唯有控制京师,掌控百官,方能号令天下
史上自己这位堂哥皇帝驾崩,就是这么突然的。
把这边的事情和王崇古交代了一番。
又派人和戚继光做了吩咐之后。
朱厚熜亲点十万大军,带上足够的兵器,粮食向京师进发!
……
此刻,京师已然乱作一团!
起初几日,皇帝驾崩的消息被内阁大臣们极力封锁。
然而,终究是纸包不住火,这个消息如同脱缰的野马,迅速在大街小巷中蔓延开来。
一时间,民间谣言漫天飞舞,各种荒诞不经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
有人说皇帝是被奸人所害,死状凄惨。
有人则传言这是上天对大明的警示,预示着王朝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些谣言如同病毒一般,在百姓之间迅速传播,使得天下弥漫着一股恐慌的气息。
内阁眼见局势愈发难以控制,无奈之下,只好对外公布了皇帝驾崩的噩耗。
同时宣告,将在众多亲王之中,挑选一位老成持重之人,继任大明皇帝之位。
内阁之中,关于究竟立谁为帝的问题,引发了激烈的争吵。
大臣们各执一词,各方意见针锋相对,矛盾愈发尖锐。
内阁首辅杨廷和,倾向于拥立年长的藩王。
他端坐在主位上,神色严肃,语气沉稳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诸位,如今局势动荡,内外交困,唯有年长的藩王,阅历丰富、沉稳老练,方能驾驭这复杂的局势,稳定朝堂。”
而次辅杨一清则态度鲜明地表示,支持大将军王继承皇位。
他站起身来,目光炯炯,言辞恳切地力陈:
“按照兄终弟及的祖制,从血缘关系上考量,大将军王与正德皇帝最为亲近,是当之无愧的合适人选。”
“且大将军王在北疆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扬,他有能力、有魄力带领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足以证明他具备君临天下的资质。”
然而,他的声音在一片反对声中显得格外微弱。
其他大臣们纷纷摇头,言辞激烈地指出,大将军王行事作风太过强硬,手段咄咄逼人。
一位御史激动地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说道:
“大将军王若执掌大明江山,我们这些臣子恐怕都要被罢官”
“他的铁腕手段,我们早已有所耳闻,若让他登基,朝堂之上必将人人自危。”
另一位御史也随声附和:“是啊,我们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平衡各方势力,让大家安心为官的君主。”
“寻找一位老成持重的藩王,才是稳定当前政局的关键所在。”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杨一清的观点彻底淹没。
从正德皇帝驾崩那一刻起,直至龙体被运送回京师。
这段时间里,整个朝堂就像一锅煮沸的粥,乱哄哄一片,新皇帝的人选始终悬而未决。
大臣们在权力的漩涡中各怀心思。
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争论不休。
偏在此时,南方的宁王势头正盛,一路势如破竹,正全力攻打南京,局势愈发危急。
南京,作为大明的留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而此时,也传来了一则好消息,王阳明的身体已逐渐康复,正厉兵秣马,准备从侧后方对宁王发起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