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在流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日县衙公开断案结束,百姓们还有些意犹未尽。
平日里的生活枯燥乏味,相比于茶楼戏曲和说书先生的故事,吴县令的断案更精彩。
不仅能见识到很多奇葩的案件,最重要的是享受吴县令推理的过程。
通过蛛丝马迹,进行抽丝剥茧,最终得出案件结论,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县衙内的当事人,无不心服口服,有些甚至当众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
这里发生的事情,迅速在城中传开,让一些还没见过吴县令的百姓越发的好奇。
“大人,您真是断案如神啊,要知道以前的焦县令,一天都审不完一个案件。”
“有些明明只是简单的纠纷,也要拖上一些时日,导致案件积弊已久。”
郭曹掾脸上满是敬佩之意,对眼前的吴县令那是越来越满意。
除了有一颗谋逆之心,其余基本都是优点。
“老郭啊,当一个人在官场待久了,就会开始摸鱼,我能够理解焦县令的做法。”
“距离太阳落山还有一些时间,跟我去城外看看情况。”
看到老郭那一头雾水的模样,吴眠有些好笑,并没有解释摸鱼的意思。
他现在想看看这三五日时间,开垦荒地的进度如何了。
现在正值春耕,城外的田间地头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吴眠来到城东,站在田埂上,看着田间地头的农夫弯着腰,用的农具都是简陋的耒耜。
所谓耒耜,就是一根弯曲的木棍,前端绑着一块小铁片。
每次只能翻一小块土地,效率十分低下,吴眠不禁皱起了眉头。
“农民现在都是用这些耒耜耕种土地?”
“是的,不只是南荒,整个云国都是在用这种耒耜耕地。”
这些老农佝偻着背,黝黑干瘦的皮肤全身是汗,在阳光下泛着光。
他们手臂青筋暴起,每翻几下就要大口喘着粗气,汗水填满了脸上的沟壑然后滑落。
吴眠看着这一幕,有些揪心,农民太辛苦了。
饶是如此,焦县令依旧中饱私囊,还增加许多赋税。
难怪这里的百姓都不敢开垦荒地,不仅辛苦,还要被剥削。
他们宁愿选择做苦力,也不愿相信种田能够养家糊口。
吴眠蹲在地上,手中抓起一把泥土揉搓了一下。
他发现土质松软肥沃,只要有合适的农具,耕种的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产量也会成倍的增长,看来是时候改良一下农具了。
城西和城南之处,荒地已经开垦了十分之一。
五六百位勤劳的农民,再加上县衙配发的耕牛,一天能够开垦二百五十亩荒地。
吴眠掐指一算,等开垦完万亩荒地,估计也到三月底了,基本错过了耕种的最佳时间。
“快看,是吴县令……”
正在辛勤劳作的农民看到吴眠正在视察情况,都热情的向他打招呼。
晌午的米粥吃得很饱,开荒再辛苦,他们都任劳任怨。
太阳落山了,大家都井然有序的排队领工钱。
领到三十文工钱的那一刻,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是一天之中最开心的时刻。
路过吴眠身旁的时候,都会鞠躬道谢。
回到府中,吴眠第一时间来到书房,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将改良的农具画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