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82章 西平府地终不安,遗民更揭竿【1 / 2】

武当翠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边的苏轼和赵煦等人便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施行新法,可是再看另一边,唐国昌,晏秋和夏使李昌吉一行人便来到了灵州。吕惠卿出城迎接。

唐国昌宣读官家拟好的和议文书。

待完毕,有人责骂,有人叹息,有人缄而不语。

吕惠卿上前接过和议文书,略微扫视一眼后便让手下之人收好。

吕惠卿谦恭的说道“既然官家主意已定,那吾等各位就谨遵官家旨意就行。”

众人议论纷纷,却是无奈者为众,因为要让出灵州四分之三的城防,众人实在是不愿意,毕竟是宋人牺牲了万千性命才换来这尺寸之地,谁又能甘愿放弃呢?嗯嗯,但这可由不得这些边关武官反对。

宗泽狄少云互相看了对方反应,无话可说,高骠声乃稚嫩,且道“将军,这和议乃真?”也不知道高骠问声是向吕惠卿还是唐国昌,不过先回答的却是晏秋,“是也,夏国以八百里河西之地换取灵州四分之三城。”

高骠不满道“河西之地,久不在中原,要之何用?”

晏秋看着激情火热的高骠一脸无奈的摇摇头。

倒是吕惠卿十分的冷静“既然事已至此,吾等莫要再作争论,夏国使者还在此地,莫要让人家看我宋人笑话”说完吕惠卿便去见夏国使者,同时也看看他的老朋友青山王李秉藏,是的,这李秉藏就是吕惠卿抓的。宗泽和狄少云却没好意的向夏国一行人投去了鄙夷的目光。

李昌吉见众人情致不一,自然也有话说,那他到底是想缓和众人的关系,还是在众人的愁云中添得一把风火呢?且往下看。

李昌吉似是轻声也道“诸位不要误会,宋夏之间的和议,乃是两相情愿,并非夏国一国独利,想我千里白沙之地,只换的区区这方圆十几里的小城,这笔买卖如何说来宋人也不亏唉!再说夏宋两国休战,便是最大的益处;没有了两国战火,百姓安居乐业,诸位又可回汴京过尽繁华,更不用担心生死弟兄战死这漫无边际的夏宋之疆,岂不是你我都乐哉!”

宗泽,狄少云,高骠自然是不相信李昌吉的鬼话,却也只无奈的看着,听着。

李昌吉身侧的梁道出言曰“按照和议约定,宋人还将在边境之地购置一百桶食油交于我西夏人。目今贵军是否已经准备妥当。”

宗泽和狄少云啧啧的骂道“你看看!这群狼心的西夏人,不仅要吃着宋人的粮食,还要拿着宋人的食油……”

未及二人恨完,吕惠卿便出声责备二人,转而又对李昌吉道“灵州乃是边境之地,是曾为夏国之土,制榨油设备奇缺,因此在收到朝廷将领之时,我只从民间搜集到二十五桶食油,再加上随军而来的五十桶食油,共有七十五桶,如今食油在我军中已经是紧俏物资,吾已经命人去往临近清平关、和镇、居庸府、大泉等地购买,不日即当返回灵州,到时即可凑足一百桶食油。”

李昌吉急忙客气道“宋人果然是信守承诺,说是一百桶就是一百桶,此种信义必为世人仰服!”

吕惠卿急回应道“官家所命,一分一毫都不敢少予。”

李昌吉急道“既然这样,那我等且再作等待几日便是!”

宗泽和狄少云自然心里不服气,可是晏秋却冷不丁的出了个主意,“将军(吕惠卿),既然已经委派人等去临近之城购油,那何不先在此地筹集食油交付西夏,待购人来回,取其油还于当地,岂不是更好。”

吕惠卿赞道“此计甚妙,既不耽搁西夏使者物资需求,又可避免长途奔波导致食油崩坏,实在是一举两得!”

狄少云急忙骂道“我看着晏寄安是脑子坏掉了,为何要处处为西夏人着想!”

宗泽也劝吕惠卿道“将军,食油物资乃军中紧俏之物,若是全然送于西夏人,而购油的人又不能及时归来,军中恐生事端。若是再有余敌来犯,兵无战意,将无心志,极为不利也。”宗泽说时眼神直直的望着李昌吉,好似要吃了他一样。

吕惠卿道“二位将军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既然军中之油不能动,那吾且再去民间收购,可再获二十五桶交于西夏。想那购油之人也不会去之太久,待回来,还于当地百姓便是!”于是吕惠卿急令手下之人,再去灵州城寻觅食油。

李昌吉看吕惠卿如此这般的尽心做事,急忙拱手感谢吕惠卿道“将军大仁大义,让我夏人感激不尽!我今次前来,虽然带的人不多,但是个个都是茁壮的夏国汉子,这种粗重的运油的活儿,让我西夏人去做便是。”说完也不等吕惠卿同意即命手下的西夏人行动。

吕惠卿却待要阻止李昌吉行动,可是为时已晚,李昌吉手下的西夏人早已经遣散出去。李昌吉也拜首道“将军(吕惠卿),我等也去帮一把力”只见梁道和李昌吉也不顾众人反对随即跟了出去。这军帐之中只留下宋将,不过留下一西夏小卒用来“看守”,“照顾”李秉藏。吕惠卿等人见西夏人出帐了去,也急忙的随人跟了出去,好似追赶。但是这些西夏人肯定是故意的,怎么会让他们追赶得上呢!

顷刻之间,军帐之中就剩下看守李秉的西夏小卒,李秉藏和唐国昌。下面发生的事情你可能想不到。

这李秉藏,西夏小卒还有唐国昌之间到底能发生什么故事,这还得从汴京城聚辉塔下说起,这里不能再重复言语了,就简单描述一下,“晏秋请求唐国昌放了李秉藏,但唐国昌没答应”有兴趣可以翻看以前的章节。是的虽然唐国昌没有答应晏秋,这顺手的机会……也就是想卖一个人情给晏秋吧!

唐国昌见军帐之中没了其他人,便与李秉藏四目相对!眼下这个机会真乃是天赐,于是唐国昌偷偷的摸了李秉藏一把,就是想说唐国昌背那西夏小卒顺势一刀割断了绑缚李秉藏的缰绳,然后也溜出了军帐。

这军帐之中只剩下西夏小卒和李秉藏两人了,你猜会发生什么事情。

李秉藏顺手从墙上拿了一个长戟断头,狠命割向西夏小卒,虽然那西夏小卒没有身首异处,但是死的也是直挺挺的,随后李秉藏稍作乔装便出帐了,在帐外遇唐国昌又是四目相对,唐国昌只当是没看到。李秉藏逃命去了。

话说虽然李昌吉在晏秋府中已经和李秉藏达成了某种利益交换,但是李秉藏毕竟并不完全相信李昌吉,所以能挣脱束缚还不赶紧走,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为重要的。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写到他,他出逃后肯定去召集旧部,蛊惑诸王反夏,但估计要很久才能再看到他。那李秉藏的事情就此搁笔,且看那些夏人将如何?

吕惠卿本意是出帐去追西夏人的,狄少云,宗泽,晏秋也紧随其后,夏使李昌吉却好像故意似的,快步飞奔,门卫护士见一前一后两群人皆以为是正常,也没人上前阻拦,于是李昌吉所领的几十个西夏人便四散在灵州城中,名义是寻找收购食油。

可是西夏人啊,毕竟是西夏人,可以称之为本性难移。收购食油变成明抢食油,甚至还有伤人。但这些西夏人虽然穿的西夏装,但是在宋境这两三个月之间,多多少少也配饰上了宋人的装束,让普通的百姓分不清到底是宋兵还是夏人在杀人。

此城现在为宋人所据,百姓以为身着兵服者,皆是宋人,于是便为误解宋兵杀人。

李昌吉到底是没有闲着,借机还秘密勾连亲夏人士,这在之前已经讲过,就是在李昌吉入灵州之初,就乘夜秘会的那些人,其中有一个领头的叫狼颜,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善茬,但是他的汉文名叫赵铁柱,大概是因为宋朝官家姓赵,他也给自己起一个赵姓。目前这些人的图谋尚不清楚,不过应该不会对宋朝有什么好处。

约莫天黑时分,不少宋兵抬着刚刚收购来的食油,放到吕惠卿的面前,那几十个夏人也抬了不少食油送到宋军大帐之前。吕惠卿则还不明所以的看着这些食油,心中暗自高兴,没想到这灵州城的民间还能搜集这么多的食油,看来这里的百姓也不算窘迫。

正当吕惠卿盛赞各位办事能力之际,有人来报“将军,城中发生民变。在城东阳谷堡有数十个百姓举个火把往我大营而来!”

吕惠卿慌道“为何会如此?”

那卫兵道“小人不知,但其人势汹汹,来者不善。可否请兵截之。”

狄少云抢先道“将军,让我带人杀了这厮人等。”并作欲起兵之状。

吕惠卿急忙阻止道“莫要冲动,只区区几十人,且看情形再说!”

狄少云只得收刀退后。

宗泽悄悄凑近乃言“只怕是来者不善!”

吕惠卿急令卫士“莫要伤及无辜,速擒这带头之人来见我。”

卫兵领命而去。

吕惠卿安抚诸位尤其是安抚夏使李昌吉等人道“小小场面,不足为虑!”吕惠卿自然以为这是小事,遂无妨的与夏使等人聊起这食油之事。

吕惠卿道“夏使,请看这几十桶的食油,不仅足数,还超出六七桶,足见我宋乃信义之邦。”

李昌吉急忙感叹道“宋人之信义,让我夏人叹服,我回夏国之后,定会为两国交好作出表率!”

吕惠卿笑道“哈哈,能有夏使如此承诺也让我等欣慰。”

各人相扶而笑。

吕惠卿又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对李昌吉道,“既然事已经准备停当,那且将这些食油归到一处。马上启程运往西夏,待夏使回到兴庆后,速领兵来交接灵州半城。”

李昌吉应声感谢且道“好,那吾等且去迎宾帐中领回青山王即可出发!”

吕惠卿故作奇怪且曰“哦,夏使不等天明再出发,目今天色已黑,夜行之中,或有生乱也。”

李昌吉急忙笑曰“哈哈,都是为朝做事,何分星夜!”只能说李昌吉内心且知这民变乃是他搞得鬼,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