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鸡二条不打要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楚皇除掉靖王叶修,绝非如宋高宗赵构杀害岳飞那般“莫须有”,而是有着他认定的“确凿理由”。
叶修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又直言不讳,这样的人往往不太讨喜。
虽说大家心里都承认这类人是好人,可内心深处却都不太乐意与他们打交道。
所以,这类人在社会上很难找到立足之地。
不巧的是,叶修恰恰就是这种人!
很快,他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逐渐失去了楚皇的信任。
好在他极为聪慧,察觉到众人对自己的态度,于是在政治生涯的黄金时期,主动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彻底隐退江湖。
退休之后,钱财无忧,本可饮酒作乐、亲近美色、打打麻将、钓钓鱼、吟诗作对,生活何等惬意!
然而,他并非凡夫俗子,而是心怀天下的圣人。
圣人的目光不会仅仅停留在世俗的享乐上,不会沉沦于吃喝玩乐,更不会在酒色财气中迷失自我。
圣人关心的是宏大的命题。
我们从何处而来?
我们将走向何方?
如此高深的哲学问题,并非普通大众能够触及。
因为我们即便有心,却缺乏相应的能力。而叶修这位圣人,既有心关注,又具备深入探究的能力。
他隐退后闲来无事,竟撰写了一本预测未来之事的奇书——《星辰谶》。
《星辰谶》全文共计两千余字,由五十余首隐晦的歌谣组成。
这是一部用隐语写成的“预言”之作。
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其内容晦涩难懂,被世人视为神来之笔。
《星辰谶》不仅解答了我们从何处来的疑惑,还对我们将走向何方给出了预测。
生于本朝的他,竟预言了:
土木堡之变的危机四伏、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与影响、
满清崛起的风云变幻、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屈辱开端、
第一次中日战争的激烈冲突、
辛亥革命的改天换地、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程、
台湾回归的必然趋势、
美国如罗马帝国般衰落的命运、
中国在世界舞台担当重任、
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
人类移居火星的未来探索、
宇宙被无限开发的广阔前景等诸多未来事件。
《星辰谶》的每句答话都宛如谜语,如同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一般,表述极为隐晦,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其中含义。许多研究者称《星辰谶》灵验非凡,但其缺点在于无法确切推断未来究竟会发生何事,往往要等事情发生后才能反证其准确性。有人认为它最大的不足,便是未能预测出作者自身的结局。
看来,圣人眼中从来只有这个我们共同生存的世界,而无我。
圣人不为个人安危考量,一心只系天下未来。所以,他们从不躲避灾祸,始终坚持按自己的信念行事。
耶稣基督如此,因而被钉在十字架上;
佛祖如此,当年甘愿承受一刀刀割肉剔骨之痛;
孔子亦如此,才有了沦落为丧家之犬的坎坷经历。
唯有老子不同,他无心做圣人,也不愿与愚昧世人在真理上过多纠缠。
于是,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任由世人自己去参悟,他则骑着青牛逍遥于天际,做那快活神仙。
引得无数世人羡慕,几千年来纷纷效仿他做隐士、炼丹修仙,此风至今未绝。
叶修写下两千余字的《星辰谶》,却没有像祖师爷老子那般洒脱离去,而是准备如圣人般勇担责任。
这,便是圣人和神仙的区别。
期望江山永固的楚皇,大概是看到了《星辰谶》,内心仿佛被叶修狠狠刺了一刀。
所谓“万岁”,根本活不了一万岁,连一百岁都难以企及。
“万岁”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可就是不能有人当面直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