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实际上,被调至烛龙号的第77飞行大队一共有60架战机。
除了见到的48架截击机之外,还有12架爆轰机,也就是星际轰炸机。
截击机的主要武器为一门小型电磁速射炮。
并不是装不了小型离子炮,依旧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能量方面不允许。
当然了,如果有需要的话,也是可以挂载四枚导弹作为远程攻击手段的,但今天并没有给他们携带。
所有飞行员也没多想,毕竟只是演习。
但似乎是没人思考过,那为什么电磁速射炮携带了实弹
就在48架战机分出12架向四周散开警戒,其余36架向四艘突击舰飞去,并组成护卫队形时。
三千多公里外,一个直径10多公里的天体后方。
如果此刻有人看到这里的画面,那绝对会满脸震惊。
因为,这里竟然出现了三台机甲。
这玩意,就算在几百年前,人类便已经想象过。
但直至今日为止,从没有人真正制造过。
因为
无论如何设计,人型机甲都不如战机来得实在。
毕竟,人型机甲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这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动作的灵活度,另一个则是
操作系统!
这两个,缺一不可。
但偏偏,几百年来,这两个人类全都无法做到满意的程度。
想让一个庞然大物达到人类般的灵活程度
难!
而想让一个人类,通过十分简单的操作,就能完全控制一台机甲的所有关节活动。
这更是难上加难。
不是说没法做出来,而是做出来之后,要么就是系统太过复杂,一个人根本控制不过来。
要么呢
就是太过简单,虽然一个人足以控制,但控制程度太过粗糙,无法做出一些精细操作。
总之就是,搞这玩意
还不如多造几架战机来得实在!
这是绝大部分人类,对于机甲这种东西的认知。
所以,在长期未取得实际突破之下,久而久之,也就基本没人去研发这种东西了。
至少,在普通人的认知中,机甲已经是被证明不实用,被彻底放弃的技术路线,但他们不知道的是
这一技术路线,其实从未被放弃。
而此刻出现的三台机甲
便是联邦远东第一科学院研发的
白泽机甲原型机。
共分为abc三个型号,主要是基础功能以及装备上的差异。
实际上就是通用、远程,以及近程的区别。
通用型号最为均衡,并且无论是中远程武器,亦或是近程武器均有配备。
远程型号,则是抛弃了许多用于提高机动能力的辅助推进装置,以牺牲机动力与速度为代价,将大部分能源输出用于一把射程可达1万公里的离子光束枪上。
虽说因为能量输出十分有限,导致每一次开火后需要半分钟充能时间。
但对于机甲这种舰载单位来说,已经十分不错了。
至于近程型号,武器方面配备了一套小型电磁速射炮,就类似战机上的那种。
除此之外,便只有两把以超震动刀技术为核心,所打造的实体大剑。
这玩意,别说是战机了,就是战舰的外装甲,都能砍得进去。
同时,近程型号与远程型号完全相反,彻底增强了速度与机动,其周身所布置的大大小小的辅助推进装置,数量甚至是远程型号的一倍多,哪怕是比通用型号,也要多了不少。
再加上强大的操作系统。
即便是再高难度的动作,也同通过相对简单的方式来操作。
“白军,安德烈,你们准备好了没有?”
作战通讯频道内,传出了林宇的声音。
“早就准备好了!”
“没问题!”
两人听到询问,立刻回答。
声音中,充斥着浓浓的兴奋。
“那就开始吧!”
“按计划行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