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雨丝裹着褪色的丝线头,在绣坊天井的青石板上洇出深浅不一的斑痕。
沈知意的指尖抚过东厢房第七架织机,缠梭的靛蓝丝线里突然迸出星点火光。
竟是掺了硫磺的捻金线。
\"云娘惯用左手缠梭。\"
陆云袖的刀鞘挑开织机暗格,半枚玳瑁顶针卡在榫卯缝隙里,内侧阴刻的\"丙申年霜降\"字样正泛着暗红。
檐角铁马叮当乱响,十二盏褪色的绛纱灯突然在穿堂风里摇晃。
老绣娘韩四姑佝偻着背从耳房转出,手中金剪寒光掠过沈知意袖口:\"姑娘可知双面绣最忌断头针?\"
陆云袖的绣春刀横在两人之间,刀面映出韩四姑领口褪色的黻纹:\"司礼监六品女官的旧制绣样,二十年前就该随景王府大火烧尽了。\"
老妇人枯枝般的手指突然发力,金剪绞断织机上的硫磺捻金线。
丝线崩断的刹那,西墙整排绣绷的素绢同时绽开裂缝,四百九十枚翡翠耳钉叮叮当当滚落满地。
\"这才是活人引针的正经用法。\"
韩四姑的鞋底碾碎一枚耳钉,翡翠碎屑里渗出靛蓝液体。
\"云娘那丫头偏要在经脉里绣密信,白白糟蹋了十五的好月色。\"
沈知意俯身拾起半枚顶针,硫银砂粉末洒在刻痕处,暗红纹路竟与新任织造太监官船泄漏的毒液同源:\"云娘出师那夜,绣坊丢了三把金剪。\"
暗室突然传来织梭坠地的闷响。
陆云袖劈开第七架绣绷的楠木底座,腐烂的桑蚕茧里蜷缩着具女尸,右手小指残留的针眼正与寒山寺浮尸掌纹同源。
\"韩嬷嬷的黻纹该绣七道回字纹。\"
沈知意突然扯开老妇人后襟,溃烂的背肌上赫然是九道盘金绣。
\"景泰元年被赐死的司礼监掌印,最爱在贴身女官身上绣这暗记。\"
暴雨击穿窗纸的刹那,韩四姑的金剪突然刺向织女尸体的喉管。
陆云袖的刀风扫落凶器时,老妇人左臂衣袖已然撕裂,暗红丝线在溃烂的皮肉下拼出半幅漕运暗桩名录。
\"二十年前东…”
雨线穿透褪色的茜纱,在青砖地上洇出蜿蜒水痕。
沈知意拾起韩四姑跌落的白玉顶针,内圈阴刻的\"壬午\"年号被硫磺熏得焦黄,恰与司礼监掌印私印边沿缺损处吻合。
\"这枚顶针\"
她将玉环按在倭寇船结构图的桅杆标记处,\"是二十年前东宫赐给绣坊的节礼。\"
暗渠深处传来铁链拖曳声,十二具描金棺椁突然在硫磺雾中自行调转方位。
陆云袖劈开第三具棺椁的底板,腐烂的锦缎里裹着半卷《双面绣谱》,泛黄的纸页上留着云娘娟秀的批注:\"七月初七戌时三刻,司礼监借走金剪十二把。\"
沈知意忽然扯开第七具尸体的左衽,溃烂的锁骨下方,暗红丝线勾勒的辽东潮汐图正随血脉搏动起伏。
\"活人绣绷的引针不止翡翠耳钉。\"
她的陶刀挑开丝线末端,\"还有绣娘们随身的饰物。\"
晨钟穿透雨幕时,两人立在寒山寺染坊废墟前。
四百九十口染缸残骸在暴雨中泛着靛蓝泡沫,第三十七号缸底的裂缝里,蜷缩着韩四姑的玳瑁发簪。
陆云袖将发簪浸入毒液,鎏金纹路里竟浮起工部密道机关图。
\"这簪子本该随韩四姑入土。\"沈知意将簪尖按在倭寇船吃水线
\"除非\"
染坊梁柱突然迸裂,十二架缠满金线的绣绷从天而降。
每架绣绷的楠木边框都刻着《永乐大典》卷数,丝线走势与景王府暗道图完全重叠。
陆云袖的刀风扫落积灰,露出绷面上用血丝绣着的四十九名宫娥生辰八字。
\"丙三渠的四百九十块骨灰砖。\"
沈知意划开第七架绣绷的衬布,\"对应着这些八字方位。\"
惊雷劈开西墙时,新任织造太监的猩红官袍在染缸残骸间忽隐忽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