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8章 龟甲与算珠·在风里雨里【1 / 3】

强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晨雾裹着苦楝花的涩香漫过河堤时,沈知意正在残闸边的老柳树下碾盐。

石臼里的粗盐泛着青灰,随杵棒起落发出细碎的呜咽。

像极了盐工们深夜压低的咳声。

\"这株柳该有百年了。\"

陆云袖的刀鞘轻叩树干,惊落几片凝着盐霜的枯叶。

\"树皮上的沟壑比工部的河防图还曲折些。\"

沈知意簪尾挑起盐末:\"阿姐你仔细看这纹路。\"

盐粒在晨光下显出新痕,竟与老妪布满冻疮的手纹相似。

\"当年她们跪求官府开闸放粮时,指甲缝里嵌的也是这般盐晶。\"

河心忽然传来木桨破冰的脆响。

多艘小舟首尾相衔,船头苦楝枝浸在晨雾里,嫩芽上悬着隔夜的盐露。

领头的老盐工摘下斗笠,露出被盐风吹皱的脸:\"姑娘尝尝新滤的晨露盐。\"

他掌心托着的陶碗里,盐粒正随波纹舒展成莲瓣状。

新任漕运使的皂靴踏碎薄冰时,正撞见这幕。

他腰间玉带扣着的金蟾突然坠地,蟾口含着的珍珠滚入盐堆,转眼裹上层灰白盐衣。\"这这是御赐的南海珠!\"

\"南海水暖养不出好盐。\"

老盐工拾起珍珠,在粗麻衣襟上蹭了蹭。

\"倒是云州的苦泪盐,能裹着珍珠讲三天三夜的故事。\"

他将珍珠按进陶碗,盐粒攀附的纹路竟显出工部银库的地砖纹样。

沈知意忽然轻笑:\"大人可知盐工辨时辰从不看日晷?\"

她指尖轻弹陶碗,盐粒跃起又坠落。

\"听盐粒砸碗的声响,西街赵婆婆能辨出半刻的误差。\"

河岸柳林无风自动,七八个总角小儿背着竹篓钻出雾霭。

他们鞋底绑着苦楝树皮,踩在冰面发出沙沙的响动。

领头女童的羊角辫上系着褪色红绳,绳结样式与沈知意簪尾的银纹如出一辙。

\"阿爷说新闸是吃人的兽。\"

女童将盐篓搁在残闸边,篓底漏下的盐粒正巧填满牡丹纹的裂痕。

\"要我们用晨露盐喂饱它,它才不啃河堤。\"

陆云袖的刀鞘突然插入冰缝,惊起滩涂上觅食的白鹭。

振翅声里,女童腕间的银铃荡出清响,竟与二十年前沈府侍女佩的铃铛同调。

\"这铃铛\"

\"是碧荷姑姑埋在盐场的嫁妆匣里得的。\"

沈知意抚过铃铛表面的盐渍。

\"她临终前夜跟我说,要留给云州第一个学会辨盐的女娃。\"

新任漕运使突然踉跄跪地,官帽滚落处露出早生的华发。

他颤抖的手伸向女童的盐篓,指尖触及盐粒时突然缩回:\"这盐这盐里掺了祠堂香灰?\"

\"是四百九十户门前的灶灰。\"

老盐工将烟管在鞋底磕了磕。

\"谁家灶台冷了,就往盐场送把灰——盐工说这是"留火种"。\"

河心忽然卷起漩涡,很多的小舟的苦楝枝齐齐指向东南。

沈知意簪尾挑起篓中盐粒撒向水面,盐晶坠落的轨迹竟勾勒出端淑长公主的星象阵。

\"诸位大人看这盐路。\"

她突然拽过漕运使的玉带。

\"可像你们当年克扣的漕粮银两走向?\"

陆云袖的刀风扫过柳枝,惊落的盐霜在晨光中凝成幕帘。

霜幕上映出的不是人脸,而是盐工们用木炭在闸底描的涂鸦。

歪扭的粮仓旁围着跳舞的小人,每个小人腰间都坠着硕大的铜钱。

\"这是我阿弟画的!\"

女童突然指着某个持矛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