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林枫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 15 章 花荣忧思官风腐 花勇紧筹作战需
花荣听闻慕容彦达竟将朝廷的官职视作货物肆意买卖,还大言不惭、毫无羞耻地谈什么“信誉”,心中对这腐败不堪的朝廷更是多了几分鄙夷。
一州知府在买官卖官之事上都如此肆无忌惮,那处于朝廷中枢的官员呢?
还有那高居庙堂的赵官家呢?
想到此处,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最后,为了心中的宏伟蓝图和远大抱负,花荣不得不对花勇说道:
“那届时小侄的青州团练副使一职,就只能拜托二叔您了。
二叔您可得早做安排,多去与这位‘慕容国舅’沟通交流一二。”
花荣略带无奈地向花勇打趣起来。
“荣哥儿,你就把心妥妥地放进肚子里!
咱们这位慕容国舅啊,早就将青州一众属官的价格标注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那真是童叟无欺!
大家都清楚,只要买家的心意足够到位,哪怕买家是个不折不扣的二傻子,慕容知府也定会想方设法派人把他稳稳当当地送到那个位置上。
所以啊,既然你相中了青州团练副使这个位置,二叔到时给慕容彦达准备好合适的心意就行。”
花荣听到这里,在前期短暂地对买官卖官之事感到惊讶后,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他清楚地记得,后世史学家曾介绍过宋朝买官卖官之事,只是刚刚自己还没把思维从现代社会转到这北宋末年,因而出现了短暂的惊愕。
他记得上学时,历史老师曾详细讲述,在宋朝,官职的确能够买卖,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的职位,都被朝廷拉入了这场经济交易之中。
《水浒》中那些土豪劣绅被称为大官人,的确名副其实。
就拿众人熟知的西门大官人——西门庆来说。
西门庆原本并未在朝廷担任实职,然而他凭借与官府的暗中勾结,以及大肆贿赂官员等手段,获得了朝廷的金吾卫副千户、千户之类的职位。
正因如此,在阳谷县,人们都尊称他为大官人。
也正是这通过不正当途径得来的身份,让他在阳谷县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其实在有宋一朝,特别是每逢战争这种急需巨额钱财的关键时刻,朝廷上下就愈发无所顾忌地大肆操办买官卖官之事,来凑集军费。
公元994年,“高梁河车神”宋太宗赵光义,率先开启了宋朝卖官的恶劣先例。
令人玩味的是,他卖官时还显得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所索要的并非金银财宝,而是粮食。
其卖官的价格标准清晰,捐赠1000石粮食便能赐予爵位一级;
拿出2000石粮食,就能获得一个助教的名额;
若奉献3000石粮食,就可以当上本州文学;
给予4000石粮食,便能拥有大理寺评事的头衔;
掏出5000石粮食,直接给予文字出身,算是正式干部了;
花费7000石粮食,能够换来一个州别驾的职位,不过这个职位却没有签字处理公务的权力。
要是谁家财大气粗,愿意大出血拿出石粮食,宋太宗或许也会一咬牙,狠心给予一个太祝、殿直的身份。
那么,这些官职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
就拿殿直来说,每月工资仅有5000文以及15石粮食,算下来,需要领将近60年的工资才能回本;而太祝每月的工资也不过8000文罢了。
因此,这些官员要想回本,其采用的方法,大家眯着眼睛也会猜到。
有了老祖宗开头,后世的赵家后人卖官创收的方式就多种多样。
宋仁宗规定,土豪们帮助政府在陕西六路边境上建造城池,也可以当官,如果哪个土豪可以付出数万个“工”的钱财,他就可以拥有“同学究”等官职。
此外,谁给前线运送了数万束草料,也能换官。
这种以物资换取官职的行为在当时社会屡见不鲜。
在北宋的官场,官职仿佛成了一种可随意交易的商品。
无论是富商巨贾,还是地方豪强,只要能提供朝廷所需的物资,都有可能获得官职的赏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