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小枫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今离阳态势亦是万分紧要,纵然离阳皇帝手下还有不少军队,但却无将可用。”
“至于北莽方面,李恪麾下项羽所向披靡,饶是北莽有不少江湖之间的英年才俊出手阻挠,却是因为剑神李淳罡的出手,亦是损失惨重。”
“如今北莽女王只能收敛军队护于王城附近,也已然是无暇他顾。”
“至于大明…大明之君朱厚照计谋颇深,且一直处在当局之外旁观,瞧的仔细,却是没有来插手的意思。”
“如此,四国之三皆无援军会来,陛下…长安城恐怕只有我等自己来守了…”
瘫倒在龙椅上,李世民眼神虚晃的望向大殿穹顶:“呵,我大唐为何会落的如此境地哟。”
“难道…一切真就回天乏术否?”
而在此时
李恪正在军帐查看长安附近的军队部署。
却忽然六道人影悄然出现在大帐之中。
这六人正是李恪麾下六剑奴。
其首真刚入帐后,携着其余五人在李恪身后恭敬跪下。
“主上,我们在暗探离阳皇室时,发现了一些机密信笺。”
“这些信笺都藏于离阳皇帝赵括的寝宫床下暗格。”
“全部都是有关于当年的离阳京都白衣案的!”
李恪摆动沙盘模型的手微微一颤,而后抬起头冷眼看向真刚:“密件何在?”
真刚看向旁地的断水。
断水会意,从怀中拿出一叠密信,起身恭敬的递到李恪面前:“主上,那些密信全部皆在此处。”
“不过这些密信已然无用。”真刚不甘的说道:“这些密信中的关键因素都被抹去,似乎只是赵括留下用来制衡于当年参加过白衣案的那些人的威慑之物罢了。”
李恪皱眉:“关键因素都被赵括刻意抹去了?可有办法将其恢复原状?”
一边说着,李恪一边展开最上方的那封密信,信笺展开,却是瞧见其中极多涂抹痕迹,只是一些人名却是清晰可见。
果不其然,这是赵括那个老狐狸,用来钳制当年参加过白衣案的那些人的。
“没办法了。”听着李恪的疑问,真刚无奈的摇了摇头:“启禀主上,这些信笺时日良久,有着许多年的历史,纸墨本身便有自然磨损,何况还有赵括可以破坏,已然没办法修复了。”
“行,你们先退下吧。”李恪挥了挥手,他并没有太过在意信笺不能修复的事情。
已经闹到现在这个境地了,那赵括和李世民想藏也藏不了多久了!
母妃!
你的仇,也是要报的!
如此想着,李恪却并也在继续翻看着那些信笺。
翻找中,李恪忽然有了新发现。
他发现,这些信笺中,虽然大部分文字都被抹去了,但纸张是不会说谎的。
这些信笺所采用的宣纸,全部都是同一款式。
更重要的是,这宣纸极为珍贵,只产自离阳,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宣纸连皇室都没得用。
因为,这是上阴学宫特有的一种昂贵宣纸。
只在上阴学宫有少量产出,只会用在记录上阴学宫重要世典时,才会启用!
李恪将这些宣纸攥在手里,望向大帐之外。
也就是说,这些书信全部都是从上阴学宫中而来!
也许,白衣案的答案,就记录在上阴学宫也说不定?
想到这般,李恪便出了大帐,奔着自己营帐而去。
回到自己营帐,李恪便找到了正在帐中读书的徐渭熊。
“夫人,这上阴学宫如何,你能否给我详细讲讲?”李恪坐在徐渭熊身旁问道。
瞧着李恪的侧脸心中欢喜,徐渭熊轻笑:“夫君今日怎是有着这闲心,来问学宫之事?”
“是这样的夫人,我手下斥候在离阳皇宫发现了一些密信,这些密信和当年的白衣案有关!而我从这些密信使用的宣纸推断出,这些密信都是源自于上阴学宫!”
李恪并没有瞒着徐渭熊的意思,毕竟她不但是他的夫人,而且也是北寒王的女儿,而当年的白衣案可不止涉及到李恪母妃,也是北寒王妃身死的关键。
果不其然,听见李恪如是说,徐渭熊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墨石宣纸?夫君你是怀疑,上阴学宫中藏有记录当年白衣案的书信复刻?”
“不是怀疑,我是肯定。”李恪眼神洗礼:“赵括手里这几封书信涂抹的如此破烂,根本瞧不出什么个所以然。”
“当年参加白衣案之人,皆不是泛泛之辈。”
“敢同时动北寒王妃和大唐皇妃,这些人定然都是亡命之徒,已经做好了一些准备了。”
“赵括不可能凭着那几封涂烂的书信,来威胁他们。”
“这些书信只是伪件,或者是复件,赵括定然是藏有当年白衣案详细记录书信无疑的。”
“而赵括心细胆小,他不会放心将那些信笺藏在身旁,如此,最危险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
“如果我是赵括,我也会选择将那些信笺藏在当年白衣案起事时,商议之地!”
徐渭熊的眼神变得震惊无比,听着李恪的分析,她也想到了其中关键:“夫君的意思是,当年白衣案,他们就是在上阴学宫策划的?”
“我敢肯定,定然是如此。”李恪语气十分肯定的回答徐渭熊道:“不过,虽然我确定白衣案筹划是在上阴学宫,然,我并不觉着赵括会明目张胆的聚人学宫中议事。”
“夫君的意思是,学宫中藏有暗室?”徐渭熊皱眉思索起来。
片刻后,徐渭熊说道:“上阴学宫乃是离阳王朝最古老、也是最权威的学府。”
“几乎每年都有离阳各地的书生学子来学宫入学考核。”
“可以说,学宫聚集了大部分离阳王朝的年轻才俊。”
“赵括暗中掌控学宫不让人意外,可问题在于,学宫虽然考核严密,但每年学子仍然数万人之多。”
“然虽学宫驻地面积不小,但学院中好动之辈不少,许多人在学院中时最爱各地探索,却从未有一人发觉出学宫中有什么暗室踪迹存在过。”
“是否…赵括等人真只是在学院主殿议事而已?”
听着徐渭熊的话,李恪却是摇了摇头:“赵括为人胆小谨慎,如此重要之事,甚至都能影响到离阳国运,他不会那般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