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鼓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行,就把那三只公鸡都卖掉,母鸡留着。”李奶奶点点头,对家音道:“你在这等一会,我去把鸡逮了。”
四十岁的李奶奶走路很利落,看着精神也很足。
李奶奶儿媳姓王,叫王玲玲,她有些不确定地看着家音,问:“你是不是王家村的?”
“对。”家音点点头。
“我说你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你不认识我吗,我是村西边的,以前我们见过的。”王玲玲笑着看着她。
“哦,好像有点印象。”家音想起这个人确实是自己村的,只是他们一个是村东边一个是村西边。
“你怎么在做这个啊?”王玲玲问。
她也就比家音大几岁,去年结婚后就怀孕一直待在家里,平日里除了带娃也没事情做,听到家音在替饭店采购,有些心动。
而且她还有三轮车,上街做什么事情也很方便。
“也没什么,就赚点小钱。”家音笑了笑转移话题,“宝宝多大了?”
“3个月了。”王玲玲将身子放低一些,婴儿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不停的舔着嘴唇。
“真可爱。”
李奶奶将鸡引到鸡圈里,不一会就把三只大公鸡抓到。
三只鸡25斤,家音按照5块钱一斤收,一共是125块。
李奶奶收了钱,笑呵呵地招呼家音去屋里坐一坐。
家音没有拒绝,屋子里的地面是用水泥修过,可以看出来地面上的水泥还很新,墙壁上贴着毛爷爷的画。
李奶奶热络地说:“坐,我给你倒杯水。”
“不用这么麻烦。”家音拒绝。
“一杯水的事,你跟玲玲一个村的,也算是娘家那边的客人了。”
“那好吧,这个天还是有点冷,我暖暖手。”说到这里,家音有意将话题往天气上引,“已经立春了,还这么冷什么时候才能暖和。”
“怎么也要到五月份才能真正暖和。”
家音转头看了看王玲玲怀里的孩子,“我们大还好,小孩这么小,换尿布的时候该冷了。”
“他爷说过两天上街买个炉子回来,给屋子里面弄暖和一点。”王玲玲笑着说。
见话题终于引到这上面,家音惊呼一声:“炉子?”
王玲玲见家音这样不禁问:“炉子怎么了?”
家音连忙摇摇头,“炉子没什么,不过用炉子得小心,我上次去镇上,听到一个人说她娘家人,冬天在屋子里生炉子,一家四口都发现晕在屋子里,还好邻居发现的早,不然一家四口都……”
“怎么回事,用炉子怎么还晕了?”李奶奶将茶放在家音面前,满脸疑惑。
“听说是因为她们家房子的窗户缝隙太大,暖气总是漏出去,她丈夫就用塑料膜把窗户封得严严实实,还把门关得死死的。结果一氧化碳却排不出去,越积越多,人就一氧化碳中毒了。”
“你这么一说,我好像也听我妈讲过。”王玲玲跟着附和,“妈,咱们要是生炉子,可不能封太严实。”
“那是,不能封那么严。”
想说的话说完,家音站起身,“李奶奶,玲玲姐,我回去了。”
“好,你去忙吧。”王玲玲站起来,“有时间过来玩。”
“好。”她应下,开着三轮车离开。
“这孩子怎么叫人的,叫你姐姐,叫我李奶奶怎么叫的。”李平清纳闷地看着远去的三轮车,对儿媳说。
“不知道,妈你看着也不老啊。”王玲玲摇摇头。
“不过这孩子我看她挺讨喜的。”
“那是因为她买了你养的鸡,我前天问过立军妈,街上的鸡卖才卖4块5钱一斤,她5块钱一斤收,哪里还有什么利润。”
儿媳说完,李平清抬头看着远去的三轮车,露出不解的神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