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66章【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后这会儿脑子犹如一团乱麻。

她根本没注意到萧峘渊提起手足自相残杀时,眼底几乎算得上平淡无波。

萧峘渊之所以会这样说,只是为了让太后看在她子孙后代的份上产生动摇。

为他与她的孩子铺路。

至于他自己……

如果他膝下皇子多,为了争夺他坐下的皇位你死我活,他真的会感到难过么?

也许会有那么一些,但远不足以令他到达寝食难安、痛心疾首的地步。毕竟他自己就是那个弑中灭弟登上皇位,甚至午夜梦回都不曾梦见死在他谋划之中的兄弟的人。

说他这人冷血、薄情一点儿也没错。

不然他不会冷眼旁观跟在他身边那么多年,甚至为他诞下静安的淑妃去死。淑妃一心求死不错,可他有能力阻止这一切发生。

生于皇家,长于皇家之人,天生感情淡漠,而他更是其中佼佼者。他是一个极其吝啬真心的人,骨子里唯一的炙热和情感都给了渺渺一人,再不出半分分给旁人。

太后午膳都没用上几口,眼下又被萧峘渊的话冲击了一番,她顿感头晕目眩。

太后身子一晃,竹青瞳孔骤然缩了下,她规矩极好,面对突发情况也没有慌乱。

只不过她一人扶不住太后。

萧峘渊这边眼疾手快得搭了把手,搀扶住太后另一只胳膊,低声道:

“母后当心身子,是儿臣不孝。”

太后这会儿压根没心情听他在说什么,她侧过头偏向竹青这边,阖上了眸子:

“事到如今,皇帝还跟哀家说这些做什么?难道哀家还能拦住你想做的事不成?”

从小他就有自己的主见。

在别的皇子忙着拉拢朝堂势力之时,她的渊儿反其道而行,选择前往边塞驻扎。

她也曾担心他,不愿让他去。

最后他是怎么说的,太后至今都不曾忘记当年的场景。他说:朝堂之上已有其他几位母家家世浑厚的皇子,唯有从军,捏住军队这个命脉,才能让他有抗争之力。

结果这条路子也真让他选对了。

其他皇子拉拢的文官、谏官再多有什么用呢?大军过境,片甲不留。至于弑杀手足的骂名,又有何怕?

史书往往都是胜利者记载的罢了。

“皇上走吧,哀家想歇息了。”

太后话音落下,萧峘渊应了声“是”,他与竹青一同将太后扶到了软榻上。

等太后躺下,萧峘渊看向一旁的竹青:

“还劳烦竹青姑姑照顾好太后。若太后身子有哪里不舒服,即刻派人去通知朕,并传太医,不容有丝毫延误。”

竹青虽也觉得皇上今日对太后说的话过了火,但她始终记着自己的身份,没有丝毫逾矩,垂下眼福了福身子道:“皇上放心,老奴定会照顾好太后娘娘。”

萧峘渊略一颔首,临走前又看了一眼背对着他的太后方才转身离去。

殿门落上的动静传来,太后悠悠睁开眼帘从软榻上坐了起来。竹青见状要扶她,被太后抬手制止住了:

“不用扶了,哀家没多大事儿。”

她方才只是一瞬间头晕,在他们搀着她往软榻这走时就缓了过来。

只剩下主仆二人,竹青身上的拘谨和规矩也放下了些。她一边拿起靠枕垫在太后身后,一边担忧道:“太后快吓死奴婢了。”

太后靠了上去,抬眼看着她,岁月攀爬过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浅笑:

“让你为哀家担心了。”

观察了片刻,确认太后没有事儿,竹青这才放下心,“这些话本不该奴婢来说,可奴婢跟在太后娘娘身边这么多年,说句越矩的话,在奴婢心里早将娘娘当成了亲人。”

“您和皇上走到今日不易,前半生您活于后宫明争暗斗里,片刻不得松散,如今您成了太后也该好好放松,至于小辈们儿的事儿,娘娘就别跟着劳神费力了。”

竹青说的,太后都懂。

眼下的日子养尊处优,不用再为阴谋诡计伤神,她何尝不想清闲,只是……

太后眉眼流露出一抹沉重之色,缓缓开口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哀家反对皇上独宠沅昭仪还有另一层原因啊。”

竹青面露不解:“什么原因?”

“哀家是怕沅昭仪她对皇儿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太后嗓音很轻,眸色却深远。

竹青跟在她身边了半辈子,虽然见惯了先帝那些男女之事,但她从未亲身经历过,所以她看不明白也实属正常。

可她经历过。

先帝昏庸不错,可他生了一张好皮囊。

初初见先帝时,她也不过和沅昭仪一样大的年纪。在面对相貌俊朗,性子温良的先帝也曾有芳心暗许的时候。只不过心在后来一日复一日的独守空房之中冷了下来。

而她回宫第一次见沅昭仪那日就曾留意过沅昭仪看皇上的眼神。

里面似乎有真情实意在流动,但又像隔着一层薄纱,令人看不真切。总之沅昭仪对皇上的情,远没有皇上对她的深厚。

这是她与她一同为女人的直觉。

竹青想了好几种可能,万万没想到太后是因为沅昭仪对皇上心不诚这种可能。

“那…”竹青语气变得迟疑起来,“娘娘,咱们要告诉皇上么?”

“告诉他有什么用?”太后望着慈宁宫内的一砖一瓦,自嘲地笑了声,“哀家能看出的东西,你以为皇上看不出来么?”

没有给竹青回话的余地,太后自问自答一般说道:“他能看出来,可他就是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甚至为这样一个不对他全心全意的女子不惜跪在哀家眼皮子底下。”

殿内静悄悄的,过了许久,太后捏了捏鼻骨,无能为力地叹了声:

“罢了。”

“左右他是皇上,如渊儿所言,沅昭仪即使心不诚,又能怎样?这辈子都要留在这深宫之中陪着他,拒绝不得。”

眼不见为净,太后做下决定:“竹青,待哀家过完寿辰,随哀家回护国寺吧。”

竹青握住太后胳膊,点了点头:

“娘娘无需难过,皇上已是成年男子,有他的选择,但奴婢始终会陪在您身边。”

斜阳下,竹青说完这句话后,太后两人互相对视,默契一笑。深宫的日子虽寂寥、残酷,却也不乏有温情和真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