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梦书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我就让‘感受’本身成为数据。”
空间内开始自下而上地浮现出成千上万条微弱数据波,每一道波动都对应一个用户——他们与秩序节点的交互频次、历史稳定率、反馈响应、是否主动参与提案、对系统的信任评价打分……
一切被建模为“信任感知波”。
【共鸣核心加载完毕】
【数据源:全球节点用户3762万份信任行为日志】
【系统判断:可初步绘制“全球金融信任热力图”】
下一秒,系统自动生成一张震撼的数据图谱。
从东亚到北欧,从拉美到撒哈拉以南非洲,整张世界地图被划分成无数“脉搏单元”,每一个跳动的区域,都在以真实用户的行为为基础,给“信任”一个可量化、可分析、可预测的形态。
“纪亦舟,你的系统再高效,也只代表了一种冷硬的理性。”
“但我这一次,要让所有人看到——信任,也能被听见。”
与此同时,顾铭和赵瑜迅速响应。
他们将“共鸣系统”命名为《全球信任感知公投平台》,并正式在各大中立国家的金融科技大会上提出运行草案:
所有接入“秩序节点30”的用户,将自动拥有“信任感知权”;
投票无须实名,完全以系统行为数据决定权重;
不再只让高层决定监管系统使用与否——普通投资者与中小金融机构,将首次拥有“制度可见权”。
当这份草案发布后,全球第三方金融平台首先响应。
来自瑞典、爱尔兰、马来西亚、乌拉圭等九个中立国家的监管委员会率先发声:
“我们愿意参与此项系统试点,并呼吁全球同步支持‘金融制度的感知民主化’。”
在社交媒体上,共鸣系统上线、我为信任投票、金融制度去精英化等标签一夜爆红。各大财经博主、投资论坛开始自发推动“信任打卡挑战”:每天使用秩序节点完成一次交易并给予反馈,累积可进入全球透明排行榜。
平台用户热评如潮:
【第一次感觉,我不是数据里的无名之人,而是规则的一部分】
【她不是要掌控这个系统,而是让我们一起来养它】
【纪亦舟你再强,也控制不了我的感受】
这一场“无形的投票海啸”,悄然击穿了澜井系统以“效率为主”的逻辑壁垒。
而纪亦舟,很快察觉到了异动。
“他们在用‘感觉’建制度?”他盯着顾铭发出的白皮书,脸色前所未有地冷。
澜井系统的核心,是绝对执行与最小误差——它不考虑“人的不稳定性”,也不会允许“情绪”干扰判断。
“可现在……他们竟然让信任可以‘被表达’。”
他不由地冷笑出声,眼神却逐渐沉下。
“那我也得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决定权’。”
他启动澜井系统的第二阶段部署计划:
【算法监管试点国机制】
【核心内容:以澜井系统作为该国金融自动审计、信贷风险评估、交易透明性检测的标准系统】
而首批签约国,已经悄然敲定:
沙特:作为中东金融科技枢纽,愿试点高净值账户ai安全模型
匈牙利:接受ai生成监管建议方案,辅佐央行货币政策
新加坡:愿接入澜井系统的“交易前预测模块”,优化资本调度
智利、以色列、立陶宛……名单仍在扩大
与之对应的,是“接入澜井系统”即可获得的资本流动便利、贷款算法通道、国际基金评级加权优势。
纪亦舟不再追逐道义上的“被认可”,他开始用现实世界最底层的力量:
资本与效率
来撬动制度的决策权。
助手看着数据说:“纪总,您设定的‘目标完成率线’为全球40的金融交易系统默认兼容澜井,目前已完成23。”
“只要超过一半。”纪亦舟眼神冰冷,“到那时,就算苏婉再高尚,也只能是‘配角’。”
“因为——她的系统将会被动兼容于我的逻辑下。”
这话语落下的同时,澜井系统的“先发兼容机制”开始激活:任何未明确选择系统的交易平台,默认加载澜井底层建议算法,作为风险评估参考。
等于是说——哪怕你没投票选他,他也已经悄然在你身边运行。
这场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较量,已不再只是舆论或信任博弈,而是运转层级的潜入式战争。
顾铭看着浮现出来的兼容数据图,深吸一口气:“他已经开始绕过投票,从执行底层先动手了。”
“如果再晚48小时,全球50以上资金流将不可避免进入澜井的评估节点。”
赵瑜喃喃:“我们得让世界……主动拒绝它。”
顾铭抬起头,看向那张由“信任感知波”构成的世界图。
“现在,只能靠她了。”
而在空间中,苏婉面前出现了一组倒计时:
【全球共鸣高频节点同步更新中】
【信任感知反馈周期:72小时】
【当前阶段:临界点演算阶段】
【预测结果波动阈值:±3】
她知道——接下来的72小时,将是她和纪亦舟系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存活之战”。
她轻轻抚过那条名为“全球感知线”的流光数据,喃喃道:
“我给了他们选择。”
“现在,换他们……决定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