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铁柱。”
一个颤颤巍巍的身影出现在了村长家中,村长一看,慌忙上前搀扶。
“大爷爷,您怎么来了?”
“我听说,你能和红军那边沟通?”
“是啊,怎么了?”
“帮我联系他们。”
毛孩左手压着右手,右手用力地压着拐杖,沉声道:
“帮我联系他们长官,说,老朽我能帮他们渡河。”
……
夜间的红军营地,点着几堆篝火,一部分士兵已经抓紧时间休息,另一部分正在抓紧时间找船渡河。
大渡河畔,红军长官站在河岸边,面对滔滔大渡河水陷入沉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石达开没有走通的路,就让我们来走通吧。”
他忽然对着身旁的几位将领笑着说道。
饱读史书的他自然知道,七十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和他们处境十分类似的场景。
“长官!莫要发愁咧,我可给你找来了一位土地公公!”
红军长官回头望向来者。
望着浑身散发着亲和气息的红军长官,毛孩安心地走上前一步,缓缓开口道:
“长官您好,老朽是前清的老秀才,我有一条要事禀报。”
“唉,老先生,您不必如此恭敬,快快,给老先生拿个板凳来。”
众人在篝火旁坐下。
“长官,他说他亲眼目睹了当年翼王石达开兵败被杀的全过程,和我们谈了当年石达开兵败安顺场的原因。”
身旁的人急忙提醒道。
这句话激起了红军长官的兴趣,急忙询问起毛孩。
毛孩略微沉吟,叹息道:
“当年翼王石达开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在安顺场渡口耽搁太长时间,整整二十九天,大军没有渡完,却等来了清兵。”
红军长官点了点头:
“老先生高见,如今我是不愿做石达开第二的,老先生可有渡河的良策?”
毛孩道:
“如今河水已经涨起,大军从安顺场渡口过河是绝无可能的。”
“我们这儿有句谚语:大渡河里想行船,一只脚踩鬼门关。”
“长官若想不重蹈石达开的覆辙,可以北上300里,那里有一座泸定桥,唯有走此桥大军才有一线生机。”
“唯有走此桥大军才有一线生机……”
红军长官眉头微皱,轻吟道。
“对,急行军,去泸定。”
毛孩斩铁截铁地说道。
红军长官眉头渐渐舒展,露出了微笑,只见他站起身,握住毛孩的手:“老先生,您这番话可真是雪中送炭!我们红军不怕困难,只要有一线生机,就定能闯出一条路来。”
毛孩感受到那有力的手掌传递来的决心,心中也涌起一丝希望。
众人继续交谈了一会儿,有个年轻的小战士给众人送来了吃食。
“今天运气好,在山上采到些蘑菇,这天冷,喝点暖暖吧。”
“嗯,给长者也来一碗。”
毛孩一愣,感激了一声,递了过来。
听取了毛孩的建议,红军迅速召开会议,制定战略。
众人考虑到他们如今遇到的局面之困难,远甚于翼王石达开。
他们决定,并分两路,一路要佯装渡河,吸引敌军注意力;一路向着泸定桥急速进发。
他们日夜兼程,不顾山路崎岖、风雨交加,向着目标狂奔。
毛孩望着红军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担忧与期待。
之后的日子里,他时常在村里踱步,牵挂着红军的安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