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村长惊讶,一脸疑惑:“啥时候有这些政策了?”
当然有。
南向晚之前在沪市顾家待过,而顾校长身份特殊,书房内总会摆着国内一些重大决策的第一手消息资料。
但这个时期,这些内容若要上传下达,上行下效,却没有这么快,尤其是消息封闭的这些贫困地区,也不知道还要多久才会知晓。
“村长不信可以去县里查,问上级,这些政策目前都是国家大力推广的,因此咱们邓家坳想要摆脱这世代贫困的名头,这或许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若是些懂行的人,或许已经被南向晚说触动了,可周围这些村民只听得云里雾里,他们哪懂这些,只认钱。
邓三全恶声恶气撵着南向晚:“你个女娃子懂个啥?村长都没听过的事,就听你在这瞎编,快快走开,别在这捣乱影响我们说事。”
他们都不耐烦听她在这“政策”来“政策”去。
“谁说我外孙女瞎编了?”邓承先立马出来维护她。
邓承先原先是地主家庭,成份不好,再加上他性子傲又镪,这些年搬到这邓家坳也没少受人白眼与排斥。
可以往他能忍也就忍了,可现在污蔑他家外孙女他可不干了。
杨桂菊赶紧拉住他,自己上前说:“我家晚晚是读过书的,也认识字,还在城里头见过世面,她平时在家里写的那些文章都有一摞那么厚!你说她懂什么?”
见外公外婆为自己据理力争,南向晚很感激他们一如既往的相信。
王婶大嗓门喊道:“好了,别吵了,今天咱们来是为了让村里给个说法,别的事都先别掺和了。”
“要我说,如果实在不行,就砍竹林吧!总之得有条活路才行。” 前排的赵二娃又将话题重新回到原处。
“就是啊,就这么干吧,都走投无路了,哪还管得了其它。"
“我赞成砍!”
“我也是。”
村民们这下活络了砍竹林的主意,可赵村长却被南向晚刚才那一番话勾起了心思。
他比别人多读了几年书,再加上大小还是个村干部,自然知道老百姓的一切民生发展都与国家政策休戚相关。
谁要有本事能拿到这第一手的国家消息,那谁就最最占便宜的了!
是以,他态度一下转变了。
“这事还得开村委会商议一下,好了,你们的意见我都知道了,今天你们都先回去吧,我得走一趟县里,放心,这件事情我肯定会为村里想办法的,你们再给我些时日。”
赵村长直接板起脸来,当他将官架子一抬起,村民自不然就会下意识忌惮几分。
平日里赵村长帮乡里乡亲甚多,他们再急,也不能不卖他这面子,于是一个个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了,决定过几天再来讨要说法。
南向晚见赵村长改变了主意,就知道自己初步的“鱼钩”下准了位置。
愿者上钩。
果不其然,赵村长最后喊住了南向晚。
他看了看左右没人,一脸严肃,小声问她:“你说的都是真的?”
南向晚笑了下,肯定点头:“是。”
“那行。”赵村长沉吟了一下,有了决定。
——
赵村长戴上他的解放帽,提了个小包,就风风火火出门了。
他先是在镇上去打听,那边的也不清楚,含糊其词,直到他不死心,干脆又跑了一趟县里,这才清清楚楚地问明白,的确有这么一份文件存在。
他央求要了一份,拿来仔仔细细读了一遍,可小学文化的他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太懂,这文字没简化通用,条款字数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