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章 包工程【1 / 2】

知向谁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生没有目标是很乏味的,尤其是在青柠还未长成大姑娘的现在。

修完新宅后的凌晨突然发现自己没事干了,打仗太危险、种地太辛苦,很难想象他在大周居然也会产生就业迷茫。

除了隔三差五的和刘文越…嗷就是那个来抓自己的刘捕快,除了和他还有县衙里的捕快衙役们在城里喝喝酒、吹吹牛逼之外,凌晨每天就是待在家里喝喝茶、钓钓鱼、遛遛马。

自从回来以后,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太平日子过的其实还挺安闲。可也不能一直安闲啊,这都快淡出个鸟来了!

临颍县城也不是没有娱乐项目,青楼是正经生意,赌坊也挺火爆,个个都是人满为患的场所。可凌晨既不好赌,又怕染上花柳病,只能望门兴叹。以前还能当个宅男,抽着利群在王者峡谷问候傻鸟队友的双亲,现在……

唉!着实是没有一点意思。

最重要的是,他带回来的退伍费已经花掉了一大半,再不干点啥,就要带着青柠双双返贫了。

“唉!”

一念及此,凌晨就有些惆怅,不禁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端着酒杯站在二楼雕窗前,望着楼下街上的熙攘人群,感慨万千。

这让同在雅间喝酒的刘文越和几个捕快齐齐懵逼。

“凌兄如今从军回来,家中资产殷实,尊夫人贤惠体贴,己身又名满乡里,衙中、绿林俱深敬服、多有往来。还有何事值得凌兄长吁短叹?”

凌晨望着起身来到自己旁边的刘文越,摇着头说道:“人生在世,岂有一直顺心从意的时候?想当初我在寿春府和唐军厮杀之时,雨丝映刀光,泥滩陷铁蹄。那时我脑子里只想回家过太平日子。可如今真过上了清闲生活,却又有些怀念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了。”

刘文越疑惑的喝了一口杯中酒:“身上……什么?”

“嗐!不说这些烦心事了,喝酒喝酒。”

二人碰杯对饮,又双双坐回了座位上。雅间四角的曲架上放着兰菊盆栽,粉紫珠帘遮着月门,胭脂味飘荡在空气中,帘子里面是一位女子,正在素手拨弦。琵琶轻响,檀烟袅袅~

在这里吃饭不便宜,但是刘文越他们几个吃饭喝酒、听姑娘弹曲儿是不要钱的。至于凌晨……又不是他请客,关他什么事?

“莫说是凌兄,知县老爷身份够尊贵了吧?那可是咱们临颖县的天!不也是烦心事一桩接一桩。”另一名姓宋的捕快捞了一筷子竹笋地衣拌的凉菜,丢进嘴里后一边嚼着一边继续说道:

“昨个我去正堂回话,老爷和张县丞、还有典史、税课、户官都围着桌子上的一张纸愁眉不展,老爷还气的摔了茶杯,唉!百姓们都觉着老爷威风,可这背后的难处,谁又能看的到呢?”

众人闻言都是默默点头赞同,哪怕是他们这些吃霸王餐的捕快,也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

有些愚民明明犯了王法,却骂他们是官府的走狗;要是碰上拳脚功夫好的练家子、亦或是凶悍残忍的流寇,一个伤残下来,那不就炸了吗?一家子没了生计来源,平时又得罪过不少人,日子能好过?对上要小心侍奉,对下还要顾及人情,难着呢!

刘文越也不禁叹了一口气,他就深有体会。前些日子,县尉大人让他去抓凌晨,他敢不去?发现凌晨惹不起后又拿他来顶包,他敢说一个不字?

“来,喝酒喝酒!”

“来来来~”

放下酒杯后,凌晨看向那名姓宋的捕快随口问道:“宋大哥,可知老爷为何愁苦?”

“好像是知府大人叫咱们县在北边里阳村那儿修一座桥,就在祥符河边。我听税课的老于说,县里的库银撑死只够修一座单洞石拱桥。可祥符河是运河,自汝南到开封、乃至黄河沿岸的客商船只都要行走,所以必须要修成高拱大桥,桥上能跑驿马,桥下还要过双层船。这……这不是让老爷没米煮饭,凭空变花嘛!”

这帮县衙里的小吏,私下也常常讨论职场里的人和事,十分八卦,同时也消息灵通。

另一名捕快也接上话茬:“哎,我可是听说,上一任秦知县走的时候,不仅没留下什么,还卷走了两千两呢~这库银紧张,怕是和他脱不了干系。”

刘文越轻蔑的说道:“谁说不是呢?咱们老爷也是倒霉,这活还是工部指派下来的,说是拨了五千两银子,可县丞大人实际收到的……啧啧~”

众人见他摇着头止住了话语,纷纷催促道:“说呀!”

“实际多少呀?”

刘文越见众人催促,转头看了一眼珠帘后还在拨弄琴弦的姑娘后,神秘兮兮的朝着众人伸出三根手指。

凌晨皱起了眉头:“只剩三千两了?”

刘文越呸了一声,露出了十分鄙夷的表情:“屁!只收到了三百两!上面那帮人是真敢拿啊!”

众人听后无不震惊,就连凌晨也张大了嘴巴。

以前常听人说,哪里出了灾情,朝廷发粮几十万石,自以为做的很好,可实际上到老百姓手里就只剩个谷壳了。他还以为是夸张,现在看来,真是这样啊!

刘文越叹着气,夹了一块肉片放进自己碗里,却并没有吃,而是握着筷子继续说道:“这差事是一定要做的,躲不过去。可银子从哪来呢?老爷纵使内心不想盘剥百姓,怕也不得不……”

“哎!”

桌上众人包括凌晨都齐齐伸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刘文越也自知酒多失言,叹息一声,便低头干饭了。

凌晨思索着他们刚才的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钱不够修桥,而桥又必须得修。这种情况下除了想办法把钱凑够之外,就只有在桥上下功夫了。

于是第二天,凌晨就骑着马从家里出发,来到了距离望云镇三十多里外的里阳村附近。

因为地处中原,所以整个颍川府都是一马平川,里阳村也不例外。祥符河像一条丝带,泛着粼粼波光将整齐的麦田桑林一分为二,水面上时不时的有大小船只经过,看起来还是比较繁忙的。

但是里阳村的人却并没有什么商业头脑,如此繁忙的河段,哪怕在岸边摆个炊饼摊也能有不少兼职收入。

或许这就是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吧。

言归正传。要修桥,当然是在最窄处修才能节省成本,可这条河上这么大的船流量,修的窄了又可能会造成堵塞。

底下要过两层船,桥洞就必须得高起来,这是绕不开的。可无论是修的高还是把两岸垒高,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和银子。工部拨款和县衙库银如果够的话,冯延也就不会发脾气摔杯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