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91年7月16日清晨,三辆宝马轿车组成的车队驶出清华园,黑色车身在朝阳下泛着冷峻的光泽。沈知意握着方向盘,副驾上堆着厚厚的调研资料,最上面的《现代工业40前瞻》德文版书籍边角已经卷起——这是她熬夜翻译的核心参考。后视镜里,陈昊、苏睛等人的车紧紧跟随,车载对讲机不时传来沙沙的讨论声。
“知意姐,前面就是通州纺织厂!”对讲机里响起赵小满的声音。车队拐进一条布满煤灰的小路,老旧的厂房外墙斑驳,褪色的标语“团结生产”旁,晾晒的布料在风中无力地飘动。厂长张建国早就在门口等候,布满老茧的手搓了又搓:“闺女,厂里快撑不下去了,库存的布料都快堆到房梁了……”
沈知意带着团队径直走向车间。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纺织女工们在飞旋的纱锭间穿梭,汗水浸透了粗布工作服。“张厂长,您看这个。”她掏出笔记本电脑,调出一组数据,“市场调研显示,现在年轻人偏爱花色新颖的纯棉布料,而咱们80的产能还在生产老粗布。”
陈昊接上话茬,将便携式投影仪对准白墙:“我们可以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根据流行趋势快速调整花型。就像这样——”屏幕上,原本单调的条纹布料瞬间变幻出数百种几何图案,张建国瞪大了眼睛,喉结上下滚动:“这……这得多少钱?”
“前期投入由星宁垫付。”沈知意翻开合作协议,“但作为回报,工厂要拿出15的股份,并开放生产线让我们的学生实践。”她的目光扫过车间里疲惫的工人,“而且必须承诺,技改后新增300个就业岗位。”
在隔壁的机械加工厂,情况同样严峻。生锈的机床旁,工人们正在手工打磨零件,效率不足自动化设备的三分之一。“李厂长,您知道日本的数控机床吗?”苏睛指着图纸上的精密部件,“我们可以帮您改造生产线,误差能从01毫米缩小到001毫米。”她掏出一个小巧的计算器,快速敲击:“这样一来,您就能承接汽车制造的订单,利润至少翻三倍。”
夜幕降临时,车队又赶往大兴的食品厂。沈知意戴着防尘帽走进车间,看着工人用竹筐搬运腌制的咸菜,眉头紧锁:“传统工艺是优势,但卫生标准不达标就会失去市场。”她从包里取出一份欧盟食品生产规范,“我们可以帮您设计无菌生产线,同时保留手工腌制的风味。”
接下来的三个月,星宁团队扎根在这些工厂。陈昊带着计算机系学生编写生产管理程序,苏睛联系海外供应商引进二手数控设备,林悦则带着设计团队重新打造品牌包装。最忙碌时,沈知意连续三天只睡三小时,在纺织厂调试印染设备时,甚至累得晕倒在车间。
“知意姐,您歇会儿吧!”周小燕红着眼眶递来葡萄糖水。沈知意抹了把脸,指着正在安装的智能仓储系统:“这些机器早一天运转,工人们就能早一天拿奖金。”她的声音沙哑却坚定,目光掠过窗外——纺织厂新盖的宿舍楼已经封顶,那是用技改后的利润建造的。
1991年12月,奇迹悄然发生。通州纺织厂的“青春布语”系列在广交会上被抢购一空,订单排到了次年6月;机械加工厂成功拿下北京汽车制造厂的长期合作协议,月产值突破500万;食品厂的腌制菜不仅进入了北京各大超市,还出口到了东南亚。
“沈总,我们做到了!”张建国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净利润2300万!厂里给每个工人发了三个月奖金,还给您立了块功德碑!”沈知意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眼眶微微发热。她想起三个月前那个破旧的纺织厂,如今厂区里新建的职工子弟学校已经传来朗朗读书声。
更深远的影响正在发酵。这些成功案例像火种般点燃了周边企业的热情,保定、唐山的工厂纷纷发来合作邀约。沈知意顺势推出“星火智造计划”,联合清北教授编写《中小企业技改手册》,免费发放给全国的工厂。
1992年初,当第一辆满载出口商品的货车驶出通州港时,沈知意站在寒风中,看着车身上醒目的星宁标志。宝马车的引擎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它们将载着新的使命,驶向更广阔的天地。而那些曾经濒临倒闭的工厂,正以全新的姿态,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着属于中国制造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