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15章 智造版图的纵横拓疆【1 / 1】

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008年6月1日,杭城的蝉鸣裹挟着热浪涌进星宁集团80层办公室。34岁的沈知意身着烟灰色真丝套装,坐在总裁办公桌后,指尖轻点星达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屏幕上,星达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股票曲线如同巍峨山脉,稳健攀升至1256亿市值,与全自动组装厂实时监控画面交相辉映——银白色的机械臂在无尘车间内精准舞动,每03秒完成一次手机零部件的安装,误差值控制在0001毫米以内。

“沈总,郑州分厂区的选址报告已通过审批。”沈宁推门而入,手中的平板电脑投射出中原地图,红色标记如星火般点亮郑州航空港区,“当地政府承诺给予税收减免、土地补贴,还规划了专用货运铁路线直通厂区。”沈知意放大画面,黄河蜿蜒的轮廓与规划中的智能厂房重叠,“告诉设计团队,要把郑州厂区打造成‘中部智造枢纽’,承接长三角的产能辐射。”

与此同时,星达组装厂内,一场跨国视频会议正在进行。沈知意与全球五大手机厂商的高管“面对面”交流,身后大屏幕上滚动着合作方案:“星达的智能化生产线可将贵司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35,交货周期从45天缩短至18天。”她调出实时数据,“这是为三星定制的折叠屏手机生产线,良品率稳定在997。”韩国高管们频频点头,当场签署合作意向书。

消息传回郑州,当地招商局局长激动地在电话里说:“沈总,您这一步棋盘活了整个产业链!富士康已经提出申请,希望与星达共建配套产业园。”沈知意望向窗外,杭城的天际线在阳光下闪耀,“我们要做的不止是生产,”她对着电话说,“星宁将在郑州设立芯片封装中心、5g技术研究院,让中原成为真正的科技高地。”

一个月后,郑州星宁科技产业园破土动工。沈知意站在黄土飞扬的工地上,戴着白色安全帽,身后是巨大的倒计时牌——“距投产还有180天”。起重机的轰鸣声中,她对当地官员说:“这里将建成全球首个‘零碳’智能工厂,屋顶光伏板、地源热泵系统,连雨水都要循环利用。”远处,首批入驻的技术人员正在搭建临时实验室,他们手中的星达平板电脑实时传输着施工数据。

而在星达总部,沈舒带领的研发团队正在攻克新难题。“姐,我们研发出了自修复屏幕材料!”28岁的沈舒举着样品冲进办公室,“只要温度达到40c,屏幕裂痕就能自动愈合。”沈知意接过样品,看着材料在阳光下泛着珍珠光泽,“立刻申请专利,先在郑州厂区试产,做成高端机型的卖点。”

郑州厂区的建设速度堪称奇迹。三个月后,首条生产线试运行。沈知意亲自按下启动键,机械臂阵列如银色森林般苏醒,agv小车载着零部件穿梭如织。当第一台搭载自修复屏幕的手机下线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当地市长握着沈知意的手说:“星宁让郑州从‘世界工厂’迈向‘智造之都’,今年的税收预计增长40!”

产能提升的同时,星宁的公益版图也在延伸。沈知意宣布在郑州设立“星火教育基金”,为厂区周边的留守儿童提供智能学习设备。当第一批装有星达平板的“流动教室”开进乡村小学时,孩子们围着屏幕惊叹:“原来故宫离我们这么近!”

2008年的冬天,郑州星宁科技产业园灯火通明。沈知意站在监控中心,看着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日均生产手机50万台、带动就业23万人、为当地创造税收12亿元。她的手机震动,是宿华发来的消息:“火种短视频上,郑州智造话题播放量破15亿,海外网友都在问‘中国速度是怎么炼成的’。”

沈知意望向窗外,郑州的夜景与杭城遥相呼应。两座城市,两个产业高地,如同星宁版图上的双子星,闪耀着中国智造的光芒。她打开加密邮箱,开始撰写下一个五年规划——在成渝地区布局新能源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多年前湘城灾区那个写代码的少女心中,不灭的科技报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