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34章 故地寻踪【1 / 1】

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012年6月18日正午,炽烈的阳光洒在杭城老街斑驳的砖墙上。沈知意带着沈宁、沈舒姐妹,站在一栋略显陈旧的四层小楼前。褪色的“星宁工作室”牌匾在风中微微摇晃,这里是一切开始的地方——1985年,年少的沈知意攥着攒下的零花钱,在这里租下一间房,开启了创业之路。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潮湿的霉味混着熟悉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墙面的海报早已泛黄,角落堆着当年用过的旧电脑和设计图纸。“记得吗?我们暑假在这里叠宣传单,手指都磨出了泡。”沈知意轻抚过布满划痕的工作台,目光落在墙上一张皱巴巴的排班表上,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她稚嫩的字迹。

“怎么不记得!那时候苏睛总把最难缠的客户推给我。”沈舒撇撇嘴,却掩不住眼中笑意。提到苏睛,三姐妹默契地沉默片刻。这位曾和她们挤在这间小屋里吃泡面、熬夜改方案的儿时同学,如今已是京城坐拥4569亿身家的女富豪,却始终坚守不婚主义,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创业园区的项目上。

“上个月她还说,要把园区打造成创业者的‘乌托邦’。”沈宁翻看着手机里和苏睛的聊天记录,“她现在比我们还拼。”话音未落,沈知意的手机突然震动,是苏睛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画面里,苏睛顶着一头利落的短发,身后是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听说你们回老窝了?等着,我明天飞杭城!”

正笑着挂断电话,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二十多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簇拥而入,为首的林强红着眼眶:“沈总,我们可算找到这里了!”原来,这些人都是当年在星宁工作室做过暑假工的年轻人,如今各自成为商界精英,资产最低的也有数十亿。“要不是当年沈姐教我们跑业务、学管理,哪有今天!”有人哽咽着说。

沈知意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忽然想起1998年的暴雨夜。那时工作室濒临倒闭,是这群年轻人自发留下来,陪着她挨家挨户推销产品。“走,今天我请客!”她红着眼眶拍板,“就去咱们当年常吃的大排档!”

夜幕降临,杭城大排档的烟火气里,众人举杯畅聊。苏睛也如期赶到,带着她创业园区的新项目计划书。觥筹交错间,沈知意看着身边热闹的场景,忽然觉得财富与地位都成了虚影。真正珍贵的,是这间破旧工作室里孕育的梦想,是那群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的伙伴,更是三十年来从未改变的初心与热爱。

酒过三巡,大家围坐在一起商讨合作。沈知意提议整合资源,打造商业联盟,助力更多创业者。苏睛率先响应,愿开放京城园区共享资源。众人一拍即合,决定以星宁工作室为纽带,搭建跨地域合作平台。在杭城的夜色中,新的商业蓝图正徐徐展开,续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