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澜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缺钱了,吕雁的银钱全屯药材了。”十二娘附耳说道。她朝来往马匹指了指:“去京城的马车都雇不上了。”
吕雁,吕雁,怎么这么不靠谱。这事彻底给姜姚整抑郁了。
“七夕节去补尸体?换一天好不好。”姜姚烦躁跺脚。今日是七夕,每个少女祈巧的好日子。
“小娘子,尸体等不及,恐尸变。”那壮汉慌乱说道,不住挠头。
尸变,这么吓人。这如何是好。
“我们吃了巧果圆子再去。”十二娘朝路边卖汤圆的大婶招手。
“这是巧果?”姜姚看着汤锅里沉沉浮浮的圆子,馋哭了。这分明是汤圆。
“这巧果有什么说法吗?”姜姚好奇问道。这好好汤圆说成巧果,这肯定有说法的。
“小娘子,巧果内包着祈巧的物件。”那妇人朝她微微一笑,她搅动着锅里的黄糖水,甜腻的香味扑鼻而来。
“大婶,巧果内包着什么?”锦书站在锅前,擦着口水,久久不愿离开。
“4碗。”十二娘低声说道。她抚着锦书头道:“锦书,去喊你娘下楼。”
两个铜板一碗,三个巧果,吕雁对此痛心疾首,这种应景的食品价高,她不吃也罢。
吕雁这种想法被此起彼伏的惊喜声打断。
“铜板,十二娘,你看。”姜姚第一口就咬到铜板。她捧在手上炫耀。
“恭喜小娘子,今年定会发大财。”那卖巧果妇人低沉的恭贺声让人心生愉悦。
“红绳?”吕雁从破皮巧果里扯出一条红头绳。
“恭喜娘子,月老牵了红绳。”那妇人笑眯眯说道。
吕雁羞赧,甩着红绳转了两圈。
十二娘碗里的三个巧果愣是没出一件乞巧的物件。
“大婶,退钱,退钱。”吕雁愤愤不平说道。她知晓这其中猫腻,巧果是一种意头。一碗汤圆中至少该有一个乞巧的物件。
“小娘子,快走吧。城门要关了。”那壮汉急得满头大汗。
十二娘放下碗筷,催促姜姚上了那壮汉的牛车。
牛车吱吱呀呀走在山间小道上。姜姚无事,翘着二郎腿,轻声哼着歌。
“夏荷,你在唱什么?”十二娘回头望了她一眼。这曲调轻快,不似一般的古曲。
“《好春光》”姜姚望着蓝蓝天空,心情愉悦。
“你通音律,下次教你古琴。”十二娘尽情感受着那节奏。
济州的义庄在李家庄,周遭杂草丛生,一间破败的屋子,四面漏风。
义庄门口,一妇人痛哭流涕的烧着纸钱。正午的阳光都不能驱散此处阴森。
那壮汉拿起线香,虔诚拜了下去。
“夏荷,拜拜。”十二娘接过壮汉递过来线香,虔诚的拜了拜。
屋子内昏暗不堪,天气炎热,蝇虫环绕。蛆虫在尸身上蠕动,尸身惨不忍睹。
“十二娘,有蝇虫。我怕。”姜姚闭气,捂嘴。
“用酒洗。”十二娘低声提示道。
“什么声音?”姜姚屏住呼吸,竖着耳朵。大白天的,该不会尸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