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80章 许大茂面临新问题【1 / 1】

江湖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送走王副区长和张局长一行,许大茂借口要去上厕所,跟街道办的几人也分开。等王主任带道办的人离开之后,许大茂又回到了胡同口。

几分钟后,一辆嘎斯吉普又开了回来,车上坐着的,自然是张局长。

“小许同志,上车。我们到别处去说。”,张局长招呼许大茂。

“好嘞!”,许大茂痛快的答应,拉开车门跳了上去。

吉普没在胡同口停留,接着向前开去。

第二天一大早,许大茂骑着驴粪蛋子、带着何雨柱,走在去轧钢厂的路上。

“兄弟,昨儿晚上送完人你干嘛去了?”,何雨柱在后边问。

“干嘛去了?没干嘛啊!上了趟厕所,就回来睡觉了。”,许大茂答道。

“得了吧你!跟我还不说实话。雨水过去找你几趟,你都没回来。你还好意思说就上了趟厕所?你掉进去了?” 何雨柱对许大茂拙劣的谎话嗤之以鼻。

“你才掉粪坑了呢!”,许大茂立即反击。

“你说实话,昨晚后来是不是跟领导汇报易中海他们的罪行去了。”何雨柱正色道。

“算是吧。我就是跟张局长汇报了一下后院那位的不寻常。”许大茂道。

“张局长怎么说?”

“张局长说现在没有任何证据,只能说是很可疑。”

“那是,要是有证据,咱们不早就去报案了。”何雨柱感到有些遗憾。

“不过,对于院里传她是烈属,还有给红军送过草鞋这事,张局长说他会安排人去查。他也不相信后院那位。”

“查她就好好查他。对了,我爸怀疑易中海手上有过人命这事你说没。”

“当然说了。我也说了只是怀疑,没证据。就是提醒他们,易中海这老银币不简单。提醒他们要注意,不要被他蒙混过去了。”

“那是,易中海太狡猾了,还很会装样骗人。

兄弟,你说。这次能把易中海他们查个底儿掉不。”

“贾家没问题。易中海和后院那位怕是难。毕竟他们没有露出关键的破绽。”

“唉,便宜他们了。”

“别丧气,狐狸尾巴快藏不住了。等着瞧好吧!

嗯。对了,今天还给二大妈他们送饭去吗?”。

“去!当然要去。做事哪有做一半的。光福这小子出院以前,我天天都去。”

“要钱不?”

“你寒碜谁呢?管易中海要钱那是怎么回事,你不知道吗?人家二大妈他们是真有难事。”

“柱哥,你是这个!”,许大茂向后给何雨柱伸出了大拇指。

俩人到了轧钢厂,分开各自去自己的部门上班。

十点钟左右,李怀德的通信员过来找许大茂,说李怀德叫他过去一趟他办公室。

许大茂赶紧跟着去找李怀德。

一进李怀德办公室,李怀德就激动的跟他说,“大茂,厂党委刚开完会。决定由我担任老大哥来的专家组接待、联络负责人。全权负责专家组在咱们厂的一切对接工作。”

许大茂一听,知道李怀德这是成功拿到了想要的权限。连忙高兴的附和道,“恭喜厂长,这是心想事成了啊!”

“呵呵,大茂。哥哥我可是在党委会上把你给拉出来了,建议你来当接待联络组的副组长。咱们哥俩可要通力合作,把这工作干漂亮了!”

许大茂立即做出一副惊讶的样子,“厂长,这不太合适吧。我还太年轻,没跟老大哥打交道的经验啊!”

“没经验?这经验谁有?我有吗?我也没有啊!你说说,咱轧钢厂,现在哪个有?还不都是两眼一抹黑。”

那倒是,现在轧钢厂真的是没有一个跟老大哥打过交道的人。

“那,厂长。翻译咱厂里有吗?”许大茂问道。

“翻译?翻译不是专家组那边给配吗。咱厂里还要什么翻译,多余了不是。”

“哎呦!我的大厂长,我的哥哥诶!这翻译可是个大问题啊!

咱北京有句老话,叫:我说前门楼子,你说胯骨轴子。这意思不就是说交流,沟通出误会了嘛。

那专家组来咱们厂可是来搞技术支持的。要是带来的翻译,翻译的不准确。那不就成了前门楼子和胯骨轴子了嘛。”

许大茂说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他穿过来之前不是也查看过很多资料吗。

他就在资料中看到过很多关于由于翻译不准确,造成的误会和理解错误的案例。这些案例绝大多数,就是发生在技术资料和工艺翻译过程中的。

这种专业翻译可不好找,不是一般的哪个会两句俄语就能成的。到时候要是弄岔劈了,闹笑话事小,要是耽误了事、造成了损失,那事就大了。

许大茂这么一提醒,李怀德也觉着这事不能掉以轻心。“大茂,你看还说没经验。没经验都能提出这么关键的问题。

哥哥没看走眼,把你拉出来帮忙就对啦!呵呵。

得了,这事我算是正式通知你了。你回去给我好好想想,还有什么咱们必须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想好了跟哥哥说,哥哥去找办法。

哥哥就不留你了,我得去找翻译去!”

许大茂被李怀德“轰”出了办公室,一路晃晃悠悠的往自己办公室走。

一路走着,一路在想。专业翻译这事可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就算是李怀德去想办法找人,但咱们国家的现状在那摆着呢。会俄语的才有多少,会俄语又懂技术的,绝对是凤毛麟角了。

这样的人,李怀德要是能找回来一个,都算是撞了大运了。没办法,现在咱们国家落后、穷啊!

回到办公室,许大茂越想越觉得有些烦躁。

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翻译,还有工人的问题。轧钢厂现在的工人主要组成是由原先的娄氏轧钢厂的工人、开始公私合营后接收的复转军人,以及今年年初新招的工人组成。

其中生产上的主要力量还是以老的工人为主。这些老工人普遍的文化素质很低,大多数人还是文盲。如果让他们跟着老大哥学习、接收新设备、上马新项目,当然会困难重重,事倍功半。

复转军人这一块,虽然文化水平高了一点,对仅仅是一点,文盲基本没有了,但水平大多数也就是初小,一小部分高小。还有,就是大多不是在生产一线岗位工作。但这部分工人的纪律性、服从性和主动性是最好的。

再有就是今年新招进来的工人,文化水平又高了一些,但由于现在全社会的文化水平,也是以小学文化为主,初中的都没几个,更别说高中了。

这么看,四合院里现在这些年轻人,除了傻柱,基本都上了、或是上完了初中,还有他这样高中生和刘光齐这个中专生。

别说在南锣鼓巷,就是在整个京城,都算是文化素质不错的一个大院了。可惜就是院里有坏人呐!把一个好好的大院整的乌烟瘴气,一院子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