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末话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嘛,他们要不了权,可以赚钱呀,有钱在,将来发生什么事,也好给自己买条命。
当时的丝绸之路开通,确实挺多人都想去试一试,卖丝绸瓷器等都是大商贾做的买卖,有些人呢,非常直接,就卖人。
封建政权下必然会发生性别压迫,人伢子本来是个卖人的活计,后来大多只卖小孩儿跟女性。
况且,女性地位低下的朝代,随便在路上拉个女的,说对方不检点,对方父母可能就不要了,卖人完全是个无本买卖。
尤其丝绸之路刚开,很多规矩吧,并不完善,人伢子混在其中,带上汉族女卖过去,再从丝绸之路上找很多漂亮的外族女回来卖给权贵,一条路赚两家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第三个白家做的是代运生意,毕竟丝绸之路远,路上不算安全,很多商贾本身就是做生意的,钱多,武力值不行,不一定能活着带自己家的商品过去再回来,委托给信得过的人押送是一个很好的路子,相当于是最早的马队跟镖局。
送东西总有送到各种奇奇怪怪的商品,比如说笼子里关的可能是活人、箱子里放的可能是违禁品,总之,在没有特别律法约束的时代,送什么东西都可以。
偶尔除了女人跟小孩儿,可能还会送一些成年男性,他们都是躲避律法逃跑,或者想去关外做点事情但自己走怕不安全的,等于花钱请保镖。
在某一年,白家送货到敦煌,遇见了一个平时常走动的汉族商户,对方不知道怎么来到敦煌这边,平时明明都请人帮忙运货的,没想到一阵子没见,竟然自己跑起货了。
不管什么时代,做生意最怕合作对象忽然就开始抢你原来做的生意,还占你的线。
白家就找人去打听,想着如果对方是看油水多想抢生意的,就干脆联系一些劫匪,让他们狠狠出一次血,被打疼就能有自知之明了。
可是打听出来的情况却不是如此,对方一整个商队对老板要做的事情讳莫如深,并不像来这边做生意的样子。
遮遮掩掩的事情别人往往更好奇,白家也是,他们算是最早开始做运输的商队,就这么一条丝绸之路,还有什么是他们不知道的
很快,白家就试着跟那个商户套近乎,看看对方遮掩着什么。
对方大概是看白家挺自信的,喝了几顿酒,算是彼此加深了解了,就让白家跟着他们的商队去往敦煌外的沙漠深处,那边是白家从未走过的地方。
沙漠会吃人,没有人自信能每一次都从沙漠中活着回来,再兵强马壮,都得按照时间门、路线走,不然遇见一次意外,就可能永远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白家不傻,对方领着自己往沙漠深处走,自然不会闷头跟着走,于是停在了自己熟悉的地方边界,无论如何都不再往前一步。
他们停下来的位置方圆好几里都不见人烟,商户大概是觉得不用担心隔墙有耳,这才将实话说了出来。
半年前,商户在一个矿区里收玉石他本是做金器玉石生意的,跟汉朝当时几个比较大的矿区都有合作,不挖矿,只低价买原料做成品,比如首饰配饰什么的。
矿区当时说出了个大料,非常完整,石皮也很好剥落,矿区的老师傅怀疑那是被人埋下去的玉,并不是矿区里土生土长的。
玉石带灵,可以养人,也可以玉养玉,所以矿区的人猜测,那块玉是很多年前有人找到了那个矿区,把自己的大块玉石放进去,试图养得更大块、水头更好。
养玉需要很多很多年,一些祖传的玉器要养的话或许要传好几代人才能把玉养出翠来。
矿区早年经历过战乱跟灾害洗礼,说不定放玉的后人忘记这里还有一大块玉石了,现在矿区已经被承包,从他们矿区挖出来的玉就是他们自己的了。
只是这么大一块玉,普通的商户肯定吃不下,矿区有意联系商户,想商量看看到底是拆分后制作玉器买卖还是上贡。
这年头,能做矿的基本背后都有官家背景,矿区的人犹豫,是因为这玉石不算原石,是一块被人使用过后才放进矿区的,当时的矿区老板担心进贡二手货反而被降罪,这才找了商户来问问看,到底能不能送到宫里去。
古时候讲究地位等级,工农士商,商贾排在最后,地位本身不高,能赚大钱的,背后多少有管家支持,是最早的官商勾结,只是这算给国家盈利,加上好东西多少会送到皇家手里,就默认了一部分商贾“皇家特供”的身份,后来更有皇商一类的商人与普通商人区分开来。
商户听说玉特别好,水头足、块头还大,想着如果好的话,就直接送进宫,到时候他说不定能给自己儿子谋个好差事,以后就不是地位最低等的商贾了。
那块玉确实很大,商户本以为就是那种可以雕刻人形的玉,有些皇族爱雕玉身,也有用玉给神仙雕的,当个供奉的雕像,这种尺寸不算少见。
是以,如果真的就是这个尺寸,商户想着在送进宫去前,不如先问过皇帝,看看雕什么东西,回头只要找个老师傅雕得栩栩如生,封赏肯定少不了。
矿区联系商户的老师傅说那玉石太大了,不好运出来,得让商户自己去一趟,不然的话,路上怕有所损坏,商户就跑了趟南方。
华夏国土辽阔,哪里有可以挖出矿来,商户本身也有各个矿区有合作,这一次挖出大型玉石的是南边的一个矿区。
到了地方,商户真见到玉石才发现那东西有多大高就有一丈,三四人合抱都绕不过来。
碧绿且毫无杂色的巨大玉石几乎挡住了矿区的仓库入口,商户看得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老师傅估摸着时间门开口跟商户这个玉石应该怎么办,真的太大了,如果要运往京都,路上不免要出意外,再加上这么大的玉石,想要雕刻什么东西,其实不太容易的,说不定得出动很多师傅,没个一两年下不来。
商户看着玉石,上手摸了下,再用灯缓缓照过,忽然觉得,这玉石中似乎有什么纹路玉石讲究光滑圆润,要是有纹路,价钱要下降的。
换句话说,带杂色的玉,要么慢慢养掉这些杂色,让整个玉都被填满翠色,要么切割避开这些杂色,做小件。
大块玉石有杂色是最难受的,切了吧舍不得,不切吧价钱肯定达不到心理预期,进退两难。
见商户发现了,老师傅也不隐瞒,直接告诉商户,这块玉中大量的杂色应该就是前人把它埋进矿区的原因。
矿区地下还有很多玉石,以玉养玉,现在看着玉石有纹路,说不准几百年后这一块区域的玉石全部都是帝王绿。
其实现在这块玉已经很绿了,只要没有下面的纹路,它就值得一个小国家。
商户在矿区待了半个月,每天跟老师傅商量那块玉要怎么办,后来他慢慢发现不对那些纹路,似乎是一个完整的图案。
纹路杂色在玉上不值钱,可这些纹路要是个完整的天然图案,那就值钱了。
这一发现让商户兴奋起来,要是有什么吉祥的寓意,皇帝可不得直接赏他个小官做做
于是,商户开始让师傅直接绘制每一面的纹路样式,不再是原来一点点商量什么地方大可以做雕像、什么地方小可以做耳环。
等到老师傅们花了三天把图纸绘制出来,拼合到一起,商户发现,玉石八个面,画的是八个不同的图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