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人一听,面有惊异之色,八贤王领着四人出门一看,原来是太监总管王公公,他说明来意,有请八贤王和祖英武进宫。
八贤王还以为太史弓东窗事发,听是请自己与祖英武进宫,心头上的石头总算落下了。
二人也不多说,上了轿便随王公公入宫。
皇帝赵光义坐在殿里闷闷不乐,旁边还有太子赵德昭、秦王赵廷美、还有一个道长。
赵光义听太子说八贤王住处,有不少江湖豪杰,他想从他们口中探到一些消息,于是吩咐太监王总管去请。
最近接二连三有人擅闯皇宫,而且是谁都不知道,更可恨的是这次居然盗走龙袍,换谁都会生气。
赵光义询问道长,在他进宫之前,有没有谁的轻功可以做到在皇宫里来去自如,特别像昨晚之人。
道长摆弄一下手中的拂尘,摸了摸胡须说道:“在江湖上能做到在皇宫来去自如的比比皆是,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就有许多,可是我断定他们不会这么做,现在最主要的是谁的嫌疑最大,也有可能是刚出道的后生,为了好玩,才闹出这一出。”
皇帝听到为了好玩,脸上露出不悦之色,勃然大怒道:“为了一时兴起,就可以没了王法,不顾礼节。”
太子见赵光义怒气冲冲,怕他迁怒于人、伤害无辜、小心翼翼道:“皇上息怒,切勿伤了龙体,依臣侄之见,不妨把此事先放一放,加强宫中巡逻便可,接下来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到太兴同商会庆典仪式上。”
顿了顿,望着皇帝道:“话又说回来,倘若是江湖中人所干,抓捕相当难。”
赵光义看着一言不发的赵廷美,脸一沉问道:“皇弟有何高见?”
“弟天资愚钝,不敢妄下定论,皇上若有妙招,弟愿鞍前马后。”秦王拱手道。
赵光义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冷冰冰地说:“叫你出主意、提意见,你倒好,推得一干二净。”
赵廷美并不言语,面无表情,双手下垂,立在一旁。
赵光义望着他,苦着个脸,很是无奈,叹了口气,不知说什么。
气氛越来越尴尬,还好太监王总管进来报道,说祖英武和八贤王已到,正在外头候着。
赵光义一听,立马宣二人进来。
赵光义见到祖英武,开门见山就说道:“祖少侠,今天请你来有两样事,一是谢谢你前些日子救我侄子,二是最近宫里连续发生两次盗窃事件,你乃江湖中人,可否知道是谁?”
祖英武一听,先是一愣,随后暗道:“此事应该叫太史兄来,他对江湖了解更多,而且他能说会道,应付起来自然容易。我切不可提出任何一个江湖朋友,以防给武林带来不便。”
赵光义看祖英武好像在沉思,接着说道:“第一次虽然是偷了些御食,但是有失皇家脸面,最可恨是昨日之人,胆敢取走龙袍。”
祖英武抱拳道:“皇上,我乃一介武夫,刚踏入江湖,对江湖上的事并不怎么了解。”
默然片刻,缓缓说道:“既然此事发生在宫中,我建议还是交给大理寺或者刑剖查办吧。”
祖英武心中忖道:“偷龙袍之事,从现目前来看,应该是个无头案,至于太史兄和闻习兄弟偷御食,只要八贤王不说,量他们永远查不到。”
八贤王本来担心祖英武不会答辩,听他搪塞了过去,松了一口气,心道:“看来我担心是多余的,祖少侠平时虽然话少,但是在关键时刻、大是大非面前,他依旧泰然自若。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推荐祖少侠来的,应该是大哥,他为什么不把太史弓也推荐来,毕竟太史弓能言善辩。”八贤王在一旁寻思着。
其实赵德昭不是没考虑太史弓,他曾想让太史弓和祖英武一起来。
首先祖英武必须要引见,毕竟是自己救命恩人,皇帝也念着要见他,即便没有宫中盗窃之事,赵光义都打算会一会祖英武。
后来之所以放弃太史弓,是因为太子曾经听八贤王说过太史弓虽然伶牙俐齿,但是有时候嘴巴没得把门的,关键时刻容易出错。
太子怕太史弓说的兴起,到时候乱说话,所以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