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将军,先前我与枣先生通过信件。他招徕到一批游民,以为可在东阿附近进行开垦,欲得曹将军之同意。”
荀彧又从怀内取出一份竹简,是枣祗亲笔所写,并附有东阿地图,告知耕地位置。
东阿附近都是农田,还有充沛的水利可供耕作,然而人口大量流失,缺乏劳力开垦,最适合作为第一站。
“真有你的!既然如此,还不速速实行。”
曹操浏览一次后,发出豪爽的笑容,如吹来一阵清爽之风,尽扫内心的忧虑。
“曹将军不再评估吗?”
荀彧低下头,不解曹操的用意。
“吾得随时备战,之前不也将内政琐事委交于你了?你决定就好。”
曹操摇了头,将竹简还给荀彧。
“此非司马之职责,请曹将军……”
荀彧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
司马协助曹操行事,没有决定权。曹操将内政全权委托给荀彧,让荀彧倍感压力。
“吾任你为司马,就是信任你,而且你比吾更了解内政琐事。”
曹操往正厅前进,制止荀彧再提。
“如是,易启他人以为我有夺权之嫌……”
荀彧坦白道出疑虑,提醒曹操严重性。
“仲康,当时元让任司马,有没有这么啰嗦?”
曹操看看壮汉,皱起眉头询问往事。
“……夏侯将军只有越帮越忙。”
壮汉抬起头,思索了几秒后,一本正经回答曹操。
“没错!吾都不介意元让了,你就不用担心了。”
曹操轻拍肩膀,根本不担心荀彧忧虑之事。
“(……曹将军是真不知危险性,还是?)”
荀彧面色凝重,随曹操的脚步而行。
“(我得说明才行……)”
荀彧在心内模拟情境,寻找适合的词汇。
“……说到这里,吾忘记介绍仲康了。”
曹操感受到异常漫长的沉默,开了一个新话题,介绍身旁的巨汉。
“您就是许都卫吧?”
荀彧透过曹操的只字片组,从脑内搜出了许褚。
许褚,字仲康,与曹操同乡,他长八尺有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曹操一向重武,听闻许褚之名,自是诚心邀请,他便成为曹操的都尉,负责宿卫工作。
经过数次共事,曹操认定许褚有成为良将的资质,将他派到前线,直到最近才又招回身旁护卫。
“褚正是。久仰荀司马大名已久。”
许褚拱手持敬,表达对荀彧的尊敬。
荀彧与许褚是首次相见,不过两人早已听闻对方名号许久,不至于陌生。
“吾本欲放仲康发展,但元让喃喃要吾换个守卫,只好让仲康回来了。”
曹操佯叹一口气,向荀彧抱怨有如老婆婆唠叨上身的夏侯惇。
“曹将军身旁确实需要护卫。”
荀彧毫不犹豫认同夏侯惇的理论。
曹操是堂堂的东郡太守,身旁必须有武功高强的护卫,许褚毋庸置疑是最佳人选。
“……吾以为文若也需要。”
曹操没得到荀彧的支持,发起孩子般的脾气,找起荀彧的麻烦。
“不如先为夏侯将军物色一位吧。”
荀彧微笑应对,轻易抛回了问题。
“他哪需护卫?先治好他暴躁的脾气再说。”
曹操大笑一声,踏入了太守府内。
“孟德,你终于回来了!”
曹操前脚才踏入府内,就听到夏侯惇犹如钟响的嗓音。
夏侯惇双手叉腰,得意洋洋的姿态,心情异常地好。
“(……他们是?)”
夏侯惇的身后站着两名人物,对荀彧而言都是生面孔。
左后方的大汉与夏侯惇身高接近,形貌魁梧,头顶发亮,双臂肌肉比许褚还要纠结;右后方的文士蓄着胡须,一脸冷静,眼睛有神且忠实,让人心生好感。
“……都卫?之前不是去前线了?”
夏侯惇一见许褚,立刻展露讶异之情。
“不是说吾身边要有名护卫?吾就将仲康调回来了。”
曹操没好气回答,责怪夏侯惇是贵人多忘事。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