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47章 大明的孟山都(第四更,求订阅)【1 / 1】

小鱼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864年10月,南华西南郊的旷野上来了数千名劳工,在随后的两年之中,一栋栋高楼和操场甚至还有人工湖、园林等出现在这里。这就是南华大学。

就是在那一年,为了促进南华的高等教育事业,朱先海提出要创办一所大学,尽管当时南华已经有了多所高等专科学校,但朱先海的目标是创办一所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学。

当时看起来这似乎有点拔苗助长了,毕竟,当时南华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教授。

自己没有关系,就花钱从外边请呗。反正这个时代的科学家都是互相流通的!

在校园建设的同时,驻欧美分公司的猎头们,开始他们的“围猎”之旅,他们“围猎”的目标就是各国优秀的学者,教授。在高额薪酬的回报下,在1866年3月大学开学时,全校78名教授和讲师,除了少数几名教授国学的讲师外,其它的教授大都是欧洲各国,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大学的教授或者讲师。他们的到来,让南华大学从一开始,就登上了某种学术上的高峰,毕竟他的教授大多数都是世界一流的。

不过事事也有例外,在农学部里,就有一位来自奥地利的学者,在大学里别人称他为“神父”,他确实是神父,事实上,孟德尔是驻奥匈办事处,根据朱先海开出的名单,从修道院里找来的,他曾在修道院里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这个实验从1856年至1864年共进行了8年。尽管早在1865年孟德尔将其研究的结果整理成论文《植物杂交试验》发表,但却未能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重视。

毕竟,孟德尔的试验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科学界缺乏理解孟德尔定律的思想基础。尽管他并没有在欧洲受到重视,但是朱先海却仍然把他列入了“引进专家学者”的千人名单之中——按照朱先海的计划里,为了促进工业科技的发展,将用十年的时间引进1000名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基本上等于一网打尽他所能想到1870年代,甚至80年代所有的知名学者。

这些专家学者的引进,不仅会加快大明的科学技术发展,同样也会让大明的教育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不过,在引进的专家学者之中,孟德尔就是一个例外,这个“没事找事”引进来的的怪人,在抵达南华大学后,就在农学院后面开垦出一块田地,终日进行小麦的繁育试验。

从1866年1月,这个脑袋有点儿大,体型稍胖的讲师,就一心扑在这片试验田上,当然作为大学讲师,他也在课堂上教授植物学以及数学。

“孟先生,13号田的小麦长势比之前的要好很多,我估计产量应该可以提高20以上。”

学生的话,让孟德尔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要是这样的话,今年就可以把我们的试验成果上报了。”,

出身于贫寒农家的孟德尔非常喜欢自然科学,尽管他对宗教和神学并无兴趣。但是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生活,他不得不违心进入修道院,成为一名修道士。在收到南华大学的邀请时,他立即就抛弃了一切,来到了新大陆。

进入大学,成为教授,这正是孟德尔所渴望的,在来南华的船上,他一直苦思冥想着,如何向校方证明自己的价值,靠着无人能理解的“豌豆杂交试验”?这显然不太可能。

作为一名学者,孟德尔从来不是一个迂腐的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一直渴望着自己的才学得到世界的认可。

而南华大学对他的知遇之恩,让他感激的同时,更渴望通过相应的研究去向大学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得知面粉是南华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后,他就选择了小麦作为突破口,抵达南华的当天,他就开始进行小麦杂交试验。为了获得尽可多的种子,他给印度、埃及、加拿大和美国等世界各地写信求购不同小麦的种子。

得到这些种子后,如获至宝的孟德尔把这些种子小心翼翼地种在试验田里并精心呵护。年复一年,在十几名学生的帮助下,孟德尔耐心地为几百个小麦品种进行杂交授粉,每次都保留下最好的种子以供来年继续拣选使用。他和学生们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每一个品种的详细信息:来自哪里、与哪些品种杂交过、生长周期、产量和天气等等,应有尽有。

“试验田的产量提高了20,大田种植可能只有10不到,这意味着,还有进一步改进的潜力。”

fo

孟德尔扶了下他的眼镜框,他的目光透过金边眼镜凝视这片试验田,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

5年了!

终于见到成果了!

有志者事竟成,前后历时五年,孟德里终于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培育出了小麦新品种,他育成的小麦比其他品种的小麦产量更多、质量更高。

“杂交小麦!”

在得知孟德尔培育的小麦产量提高了215之后,朱先海足足愣了好一会,原本他把孟德尔请过来,是准备让南华大学成为“遗传学”创始院校,可不曾想,孟德尔居然培育出了新型杂交小麦。

其实,杂交小麦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小麦杂交育种始于十九世纪中期,到20 世纪初孟德尔定律重新发现之后,小麦的杂交育种终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现在……嗯,是祖师爷出马。

果然不同凡响啊!

不过提高22不到,看似很多,但这个时代小麦的基础产量很低,大明这边的小麦平均亩产量只有120公斤,提高20,仍然没有超过140公斤。

“提高了215,即便是改为大田种植后,产量有所减少,但是放在整个大明来看,这也是一个极其可观的数字,嗯……”

想了想,朱先海对李维民,这位大明的教育大臣说道。

“这就是一鸣惊人吧!今年的教育界表彰,可以把他的名字列上,对于学者,我们绝不会吝啬给予他们声誉和金钱!”

对于很多学者而言,他们所在乎的从来不是金钱,而是名誉,既然大明金钱都不吝啬,况且仅仅只是虚名呢?

不过大明这边给的奖励可不仅仅只是名誉,还有相应的奖金。

甚至朱先海都已经有了相应的计划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就会推出大明的“炸药奖”,当然到那个时候肯定就不可能再叫“炸药奖”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奖项在未来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肯定会超过所谓的“炸药奖”。

毕竟即便是现在大明颁发给那些学者的奖金也是极其丰厚的。

“归根结底,还是陛下能够慧眼识人,当初刚引进他时,他可是一点名气都没有,有些人觉得引进那些人,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和资金,不过从这几年来看,陛下列出来的人选,即便是一时没有什么成果,但很快也会在不少方面取得颇为惊人的成就。说到底,他们还是应该感谢陛下,毕竟是陛下让他们不至于明珠蒙尘。”

这不是废话嘛!

朱先海在心里的暗自想到,但凡是他能想起名字,写到名单上的人,那绝对是在科学史上鼎鼎有名的学者,他们原本在历史上就发了光,到了这里,有了更好的环境,能不发光吗?

他们一个个的不仅会发光,而且会发出比历史上更为耀眼的光芒!

相比于政客,这些学者才是真正的人类之光啊!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朱先海谦虚的说道,想了想,他又补充道。

“既然是良种,总要推广出去,嗯,成立一家良种培育公司吧,就叫……嗯,就叫孟山都吧!”

孟山都,嗯,这名字挺那啥的,在另一个世界这个名字可谓是臭名昭着,不过在这个世界嘛!

这个名字完全可以重新解释一下。

“孟德尔培育的种子连大山上都可以生长!”

朱先海直接了当的解释道。

几年后,得益于孟山都公司的推广,孟德尔育成的杂交小麦因其稳定的产量、极高的品质让大明的小麦在国际市场上声名鹊起,世界各地的粮商对澳洲小麦趋之若鹜。

当然,这都是后话,无论是孟德尔的杂交小麦培育,还是孟山都公司的成立,都意味着大明的农业科学迈上了新的台阶,在“遗传学”的学术以及孟山都公司的资金支持下,大明的良种培育工作也走上了正轨,而这同样也意味着农业的新纪元。

当然了,作为学者的孟德尔也因此功成名就,成为世界知名的学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还成为了大明的“马骨”,孟德尔在大明所取得的成就,不知道引起多少欧洲学者的羡慕。

毕竟在孟德尔来大明之前,他不过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已,但是,在这里他不仅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而且还获得了在欧洲难以想象的研究资源。

于是再接一下来的数十年间,不知道多少欧洲的青年学者,来到了这个国家,来到这片科学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