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霸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哑叔写道:“我当年小看了武后,虽然内卫调查到杨思俭那一脉曾经收留了武氏母女一段时日,未出阁的杨大娘子也和同样未入宫的武二娘子是旧识,但根本没有在意。”
&13;
“这种世家间的来往再正常不过,直到后来事发,我才恍然,那个时候的杨思俭恐怕就被武后说动,故意来唆使我在内卫中创立监察群臣的部门。”
&13;
“这彻底将我推向了无底的深渊。”
&13;
李彦沉声道:“是啊,有多少人由于小觑了武后而大败亏输呢……”&13;
后世有一部电视剧,拍出了十三四岁还没入宫时的武则天,就放言要登上天下最高宝座的荒谬桥段。&13;
因为武则天后面当上皇帝了,她从小就野心勃勃,成为皇后也是以她为主导,所有人要对她忌惮非常,电视剧里还要习惯性和无关之人谈谈恋爱……&13;
这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贴标签,实际上纵使如武则天这种千古独一份的女帝,在前期她也与其他后宫女子没多大区别,就是政治斗争的棋子罢了。&13;
废后是李治与权臣长孙无忌的政治博弈,在这个过程中,长孙无忌根本就没有将武后这出身寒门,更是有污点的先帝女人放在眼里,主角始终是李治。&13;
偏偏这个女人能力,不受重视后的威胁性其实更高,说动杨思俭更是绝妙的一手。&13;
李彦道:“杨思俭以《臣轨》说动了师父,成立了梅花内卫?当时是叫这个名字么?”
&13;
哑叔摇头:“舍妹喜欢梅花,我不会起这样的名字,当时叫暗卫。”
&13;
李彦:“……”&13;
这不是与吐蕃噶尔家族的那个撞了么?&13;
不过那个也是蔑称,实际名字叫雍仲神卫,暗中监视百官的内卫,取名暗卫其实是很合适的。&13;
哑叔继续回忆着写道:“杨思俭最初是提出建议,我看了《臣轨》,心中有了轻视,堂堂大儒居然奉承到如此地步,就笑问他愿否担任暗卫阁领,他回去考虑后答应下来,很快展现出出众的能力,我转为欣赏,逐渐引为心腹。”
&13;
李彦叹道:“他们父女都很有能力,杨大娘子扮成‘佐命’时,穿宽袍大衣,脸上戴面具,这也同样是我打听的梅花阁领的装扮,只是没想到他们俩人是父女,杨思俭的身份是不是只有师父知道?”
&13;
哑叔写道:“我起初不屑其作为,后来考虑到他的士林声誉,从未声张,暗卫中连尚宫都不知他的真实身份。”
&13;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杨思俭监察着百官,抓住他们的把柄,迫使百官不敢说长孙无忌半句坏话,看似一手遮天的背后,也引发了恶感,最后以李绩为代表的军方势力站出来,旗帜鲜明地站在李治一边,朝局很快逆转。&13;
等到王皇后被废,武后上台,长孙无忌的权势由盛转衰,威望大降,后来更是被扣上谋反的大帽子,险些满门抄斩。&13;
李彦问:“那师父觉得,杨思俭为什么要为长孙氏奔走呢?”
&13;
哑叔写道:“我那时被逼自尽,得三藏法师搭救,假以僧人之貌,担心族人安危,后来才发现杨思俭号召关内士族,诸多奔走,心中感动,后来也确实按他所为,先帝改满门抄斩为流放岭南。”
&13;
李彦微微点头:“师父当时想来毫无怀疑,毕竟杨大娘子也在发配之中,杨思俭搭救女儿也是理所应当。”
&13;
“而此人当时到底是抱着怎样的想法,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13;
“或许是背叛了师父的信任于心有愧,不忍心长孙氏全族被诛,或许就是单纯的想要救一救大女儿……”&13;
“无论如何,他确实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只是从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杨思俭恐怕十分后悔。”
&13;
哑叔的身躯轻轻颤了颤。&13;
终于到了那个连他也不愿回首的一段。&13;
长孙氏千人血案。&13;
他深悟佛性,确实选择放下,但不代表心中就毫无痛苦,对于全族的身亡冷漠到无动于衷,只是将这视作磨难,不愿意再苦追凶手,冤冤相报何时了……&13;
但此时可怕的真相揭露,为保自己族人冒险奔走的,和后来谋划将自己族人上下千口全部毒杀,居然会是同一个人?&13;
“根据目前的情报推测,真正动手屠杀的人不是杨思俭,很可能是新罗来的一个前隋内卫的后人,叫做朴正恩……”&13;
李彦将朴正恩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遍,包括他灭了新罗后,派人去倭国寻找朴氏族人,最后发现朴正恩的父亲是曾经的内卫,此人有着一半前隋皇族的血统,为了血脉荣誉感,给吴王李恪复仇的动机。&13;
哑叔听得先是怔了怔,这徒弟查案是真的拼啊,后来听到吴王冤魂,又不禁沉默下去,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悲伤,准备再行佛礼。&1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