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08章 养竹熊这种大事【1 / 1】

山的那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猪圈搭得很简陋,用木板和泥土垒实,顶上盖着茅草。分成了四栏,两个猪崽一栏。

不仅简陋,茅草顶还低矮。

赵四郎身材瘦高,握着刀进猪栏就得弓着背,他瑟瑟缩缩的,一脸猥琐。

罗先生在猪圈外指导,乡亲们起哄着鼓励,可赵四郎都凑到猪屁股后面了,还是下不了手,正要狠一狠心,一刀下去

胡英子喊道:住手!别把猪崽割坏了!

媳妇?我不行,我不可赵四郎泫然欲泣,沮丧而无助。

胡英子跨进猪圈,接过赵四郎手中的利刃,依着罗先生的指导,干脆利落地下手一刀一个,挤一挤把蛋蛋挤出来,再抹上一把灰

一个个猪栏走过,就是一颗颗蛋蛋放进碗里。

猪圈里外,所有看热闹的人都屏气,竟不敢发出声音。

最后从猪圈出来,她身上沾了血,提着利刃,目光看到谁,谁就觉得下半身一凉赵四郎端着碗,腿抖得发软。

村里人看赵四郎的目光很复杂,既羡慕又同情没想到胡英子这样的小媳妇,真的能下这个狠手。藲夿尛裞網

媳妇太能干,做丈夫的就不敢干啊!

胡英子的脚步停在罗先生面前,大声说:先生,我按您说的劁完了!这个物件听说挺补的,你要吗?

罗先生顺着她的目光,看到赵四郎手里的蛋蛋,摇头:老夫年纪大了,用不着了,留给你们家吧!

他是见过陈郎君劁猪,可也没有胡英子这小娘子那么有冲击力。

唉,那些猪还是哼哼唧唧的叫唤的,也挺可怜的。

小竹熊紧紧地搂着七郎,把他的衣裳都挂了丝七郎看小竹熊瑟瑟发抖的样子,扒开它的爪子安慰:熊大不怕,你莫得蛋蛋

其他人也陆续从震惊中回过神,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样不会把猪割伤吗?

罗先生都说了,长安也有大户人家劁猪的,想来不会割伤。

唉,读书人就是懂得多,养猪都比别人有讲究。

这个事,还是七郎提出的,他小娃娃就知道割蛋蛋了,了不得嘞~~

当然,最令人震惊的还是胡英子经历了这么一回,连赵青山这样有嫌隙的,都远远避着她走。

赵四郎缓过神后,竟生出一种奇异的自豪感。

这么能干的女郎,是他的媳妇!别人说闲话的,都是嫉妒他!

至于那一碗蛋蛋,最终是被赵大郎兄弟几个分了好不好吃,七郎也没问。

过了几天,那几头猪还活得好好的。村里人见状,也动了心思,捉了猪崽回来的,也请胡英子去劁猪,报酬是一碗豆子或糜子。

赵老汉和周氏看儿媳妇忙进忙出,只能叹气老四这软饭吃得,硬是要得!

赵仁、赵义几个每天轮流去喂猪,趴在猪栏上笑得眼睛都眯起来。

这些小猪养大了,他们就有香喷喷的杀猪菜和拆骨头肉吃,要是卖了,也是好多好多钱。

赵仁甚至表示,春耕结束后他也不要去上学了,他就在家里放牛、打猪草养猪,罗先生都说了,养猪养得好,也是能当官的。

但七郎坚决表示,自家的侄子侄女都要上学,养猪的官,也是得识字的!

七郎这两天有些担忧熊大似乎受了惊吓,连嫩笋子都爱吃不吃的样子。

熊大赖在七郎的屋子,要和他一起住。时不时还低头寻自己的蛋蛋,寻不到就更抑郁了

它有理由怀疑,在它还没有记忆的时候,残忍的两脚兽把它的蛋蛋割了。

七郎看熊大情绪低落,觉得这圆滚滚的团子太可怜,是自己没照顾好,于是约着小伙伴们带着熊大上山掰春笋。

小娃娃们簇拥着一头黑白相间的胖团子走在乡间小路上,每个人还背着一个竹篓。

春日里,入目所见皆是满满的绿色。

田埂上、小道边、石缝里,全都长出了青青的草,散发着蓬勃的生机;菜园里的韭菜刚割了几茬,又茂盛地抽了芽

田间地头,农人忙碌着,偶尔看到一头牛哞哞地叫唤着;小河里,一群鸭子游过,嘎嘎地叫个不停

这,是春天的色彩,是春天的声音。

我们上山,要寻的是春天的味道。七郎兴致勃勃地说。

董月明也很感兴趣:梅姨用冬笋炒烟熏肉,挺鲜嫩的。这春笋比冬笋好吃吗?

七郎昂着头:春笋细细脆脆的,可以用来腌酸笋,炒肉吃最开胃,春耕活重,用来下饭最好。不过,我们今天是去给熊大找食物,最好的嫩笋要给熊大吃!

熊大似乎也听懂了七郎的话,在他的腿边蹭了蹭。

这头竹熊,聪明得都要成精了。

在路上,他们又遇到了村里其他的孩子,也都是上山掰笋子的。小孩子们清早上山掰笋子,给家里添一道菜,是不算偷懒的。

靠近村子的竹林,掰竹笋的人多,七郎他们就往远的地方走,一直走到棉花田附近。

连绵一片的棉花苗,小山坡上也种了胡椒,田野间莺飞蝶舞,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赵四郎和董家请来的长工一起在地里干活,看到几个小娃娃,远远喊道:你们别跑太远!

知道了!七郎遥遥应着。

小娃娃们在竹林里比赛一般地找着刚从土里冒出来的细竹笋,掰竹笋时那啵啵的声音,甚是爽快。

来到这竹林里,熊大的情绪总算恢复了正常,它也掰了嫩竹笋,歪着脑袋啃了起来。

你喜欢竹林吧?等你长大一点,我就带你去更远的山里,让你回到山上生活。七郎摸了摸熊大毛茸茸的脑袋。

熊大蹭了蹭七郎的手,它觉得跟七郎在一起挺好的,不想再回山里啦~~再说它一头没了蛋蛋的熊,回了山里,会被其他竹熊嫌弃的~~

董月明从小在陇西长大,也曾在越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却从未上山掰过竹笋。她是个好胜的,就算是掰竹笋,她也要赢过师弟!

小娃娃们在竹林里转悠着,哔啵哔啵的声音响个不停。小竹熊不远不近地跟着,以王者的姿态逡巡着这块领地

一切都是宁静祥和的样子。

而益州城中,却有人为了竹熊再次大发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