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羲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这话,杜如晦开口问道:“燕王,这青苗债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有了杜如晦这个好捧哏,李佑自然便开始了介绍。
这一次的青苗债,是户部和司农寺共同发行的,顾名思义筹集起来的资金是用于购买水稻秧苗的。
在李佑的号召下,户部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了水稻秧苗的集中育种。
相对于之前的各家各户自行育种,集中育种可以挑选出更好的种子和更为健壮的秧苗。
一个好的开始,便是一年丰收的保证。
这一次的钱便是资助给那些没有钱购买秧苗的农户以及皇庄栽种的秧苗的。
而这些土地本年收获的三成将用于偿还债券和利息。
末了,李佑又开口道:“父皇,我想在青苗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也会有封赏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世民哪里还会不懂李佑的意思。
他立刻点头道:“那是当然了,为我大唐作出贡献的人封赏自然不会少!”
“燕王,你也别藏着掖着了,还有哪些债券发行计划,都说出来吧。”
被李世民这样一说,李佑也不藏着掖着,索性将他们和工部、都水监正在商议的水利债也说了起来。
有了前面两项债券,这个水利债自然也很好理解了。
钱是用来兴修水利的。
而和之前两个债券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水利债的周期比较长,有着五年的固定期限。
除了周期更长之外,水利债的收益也不同,采用的是固定利率,每年支付。
最后李佑也坦言道;“各位大人,如今水利债的利息本王和工部,还有都水监那边正在商讨,想必在青苗债销售结束之后,很快就可以有最后的结果了。”
“水利乃是国之基础,各位大人别看收益虽然是低了点,但是父皇在封赏上却也是更为大方。”
“您说是么,父皇?”
面对李佑画的大饼,李世民自然的全盘承认了下来。
经过李佑的三个大债券,李世民的眼界也一下子拓宽了。
出征外族可以发债、补贴民生可以发债、兴修水利同样可以发债,而让这些大人争相购买的理由,除了高额的回报,更有封爵的诱惑。
一时间,李世民已经开始设想,以后凡是朝廷需要用钱的地方是不是都能发债了。
反正爵位这东西,公侯伯子男,可分封的不要太多。
此刻朝堂之上和李世民有着相同想法的人还有不少。
一瞬间,他们就觉得自己的身上的爵位便不香了。
尤其是那些被封为县子、县男的寒门官员,以前他还在为自己被封赏而沾沾自喜,他们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一族。
而到了现在,他们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东西,那些有钱的世家用一点钱就能换到。
于是立刻便有人质疑道:“如燕王所说,以后朝廷大大小小需要用到钱的地方,都能发现债券。”
“这大唐岂不是要爵位泛滥了!”
“燕王你说得好听,其实还不就是买官卖官!”
话题绕了一圈,居然又回到了原点。
面对质疑,李佑却是丝毫不慌,他正色道:“这位大人,你错了!”
“这些债券都不是随便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