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9012886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此李密的行为在人们心中传为佳话。人们陆续欢天喜地的散去后,李密即刻收拾行囊,一边告诉父母:“钱财乃身外之物。我己身为朝廷官员应该以职责为重任。希望我赴任后父母大人多加保重。”“我儿放心,为父的依然靠自己教文授武功为生。望我儿锦绣前程无限。”
第二天早上李密离开家乡到皇宫赴任。辗转到达隋都已经傍晩,当他骑着马看见隋朝都城沉浸在一片彩霞之中,即兴题诗:
暮色苍茫盖洛阳
日月平分天空敞
我欲因之踏千山
千山万水如赴汤
说来话长了,这李密真的才进入这隋朝都城的洛阳城己是日沉西山的时刻。又赋一诗仿佛道尽了他的一生。当然这是后话了。其实他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什么,在他心目中仕途可以说是青云直上,仿佛心情却没有那么勃勃向上的感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野之人一下就到了这皇宫里做了五品带刀侍卫。这隋朝皇帝的科举考试就是英明无。在他心里隋文帝就是个一尘不染的明君。实际上他那里知道他的这锦绣前程是晋王妃他的表妹的暗中提携。
再说萧妃大婚后,有一天早上起来,听还侧身躺在床上的晋王说,随即将张今年的科考皇榜,自己准备在武科这边自己想要选一个带刀侍卫放在身边。出行更加安全。萧妃正坐在锦彩的窗帘下面梳头发,萧妃听了,一下松开了手里握着的秀发,那秀发瀑布般的洒落在地,她转身对晋王说:“我养母家的表哥也是今年参加了科考……”说完埋下头故作沉思悲伤。那晋王见到立即从床上下来,还赤着脚蹲在王妃身后:“我那表哥家境贫寒,但是没有忘记过我们家。大家都贫困互相扶持……想到这些事情……我而今享受这种荣华富贵……”见到她垂下眼泪:“快些别说了,我让父王将他赐我即可。”听到后她沉默几秒后说:“父王他如果听说接济过我们家是不是谋私呢?”“你说怎么办呢?”“择一个梁地的武状元不也是给梁王归顺大隋的恩赐吗。”“这个在理。”“再说我那表哥放在你身边还不是侍卫吗。他能不听你的。”“我这随后便去父王那里。”晋王站起身来穿好衣服后随即出了房门。
这李密到了皇城脚下天色微明,晨鸡都尚未啼叫,万籁俱寂。见到一片长长的城墙通红沿着墙根走到宫门,知道是新科的状元,随即便被带进宫里,走着走着突然见到几个年轻公公抬着一个仿佛一看就是死了的女子,觉得很可怜,垂手站立在哪里了一会儿:“快些走吧,说不定晋王正在寝宫等你呢。看那个女的做什么,不过是一个外面青楼混到宫里来的妓女……昨晚上还穿着宫女的衣服,捉住她的时候,她说是太子殿下的相好。被皇后那边的人捉住活生生乱棍打死了。”“宫廷里有这个事?”“所以才要有带刀侍卫呀。之前就是侍卫没有带刀的,还多是无功夫的侍卫,连妓女都可以混进来”“那太子被皇上问话的时候说根本不认识她,说不定就是进来暗黑我们太子殿下的也不一定。”听着两个引路的公公的说话,这李密心里想道;这世事无常真的如那朝露一般的变幻莫测。一路到了太子府,果然见到晋王穿着朝服在那里恭候着呐。心里才倍感激动,原来晋王是如此的器重自己。急忙上前行过礼,见到晋王一表人才飘飘欲仙的样子,心里为萧彦表妹祝福。那晋王见到李密也是年少英俊,心里高兴,心想自己身边有这么个美男也不失自己的身份,听说他能文能武,于是兴口占一诗道:
此身之福前世积
何来英雄不善战
这李密即回道:
身是君王大如天
前世今生都是缘。
自此李密成了晋王杨广的密友。
却说这晋王的胸怀也很宽广,他随即便将李密带入自己与萧妃的寝宫,萧妃见到表哥也不惊讶,以礼相待地大家端庄一起坐下先是聊了几句家常,不外乎就是问候了李密的父母,听说还在梁地偏远的小镇上住着,即刻便说:“我随即让人去将二位老人接到大都,与我父母他们挨着住吧,平时你回家也方便,还有就是我那两个兄弟可以跟着姨父学习武功。保不准将来也是有武之地的了。”听到萧妃这么说哪里敢推脱,那是巴不得的事情。立即心里感谢,没有想到表妹是如此对待我的家人。再一看那晋王也是一味地听从萧妃的意思。心里想到,我这个表妹看来是有睿智的人了。心里安稳下来。
再说晋王他已经离不开自己的王妃了,仅凭她出的主意让父王轻易收复梁地,还有就是让那太子宫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然也离不开母后对自己的偏爱。等等。更让他不离不弃的是她多么像自己深爱的初恋的姫桃啊。每每想起姫桃心里无限怜惜。几乎对王妃的意思都没有议异。也许这个女人这就是上天赐我成功的人吧。再看这李密知书达理,还有功夫。想那莫名就是一介粗鲁的武夫。
三人说话之后,晋王安排李密暂住宫中,房子就在王府旁边的一片湖泊对面不远处。这晋王府是一栋独立于一片树林之中房子,仿佛就是这些摇曳的树枝成就了主人家的浪漫情怀。可是当冬季来临的时候,这片树林又在寒冷的冰雪之中显得苍白而凋零,又如同主人寒酷的心。因为有了王妃的助力,也许这个助力就是她聪颖智慧的头脑,迅速地把自己推向成功的巅峰吧。这又有了英武神勇的李密,他希望他是自己身边得心应手的人。自从王妃的到来,眼看太子之位唾手可得了,仿佛自己心智也渐渐地变得成熟。二人缓走到哪里:“这里原来是从前的藏书楼,你暂且住下来,过两天我让人把这里重新装饰出来。那外面的坝子正好可以练习功夫。一会儿我让莫名将你私用的马车牵过来。”临别又说:“此番让你到大都是要与你共谋一番大事业。”“晋王的提携我当以用性命回报。”
太子杨勇,在他五岁的时候便已被隋文帝立为太子,隋朝的立太子的规矩是立长子。所以他从小便在一种高高在上的环境中生活。感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十二岁的时他便私自使用了一名宫女。后来十四岁宫中给他选配了一个大臣的女儿做太子妃。初试云雨不久的他嫌那太子妃相貌平平还略带丑陋,于是沉迷酒色之中,过着夜夜笙歌婉转的生活,但是又苦于父王母后的节俭制度的压抑,于是他时常悄悄的潜入宫外去那青楼里寻欢作乐。
当年在隋朝大都城中有一红楼,位于那皇城脚下最是繁华的一条大街上。街的对面便是住着宫里宫外的与那皇朝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达贵官人。自从太子光顾这里之后,这地方声名鹊噪。那老鸨竟然将这楼宇之内装饰得富丽堂皇的,用丝绸包裹墙面,楼内亭台水榭花台环绕。吸引了无数权贵及商贾云集,每天门庭市。又专门为太子提供一专属的房屋,建筑设计堪比皇宫。地面嵌着青一色的巨石,几根高耸的圆柱直杵屋顶,门口各一个巨石垒起的方正铜阙,室内空中斗拱上,五彩斑斓的帷帐如云般轻柔飘逸。直到这隋文帝提倡节俭,许多王公贵族便是在民间另寻地块寻找奢侈生活。这红楼便是其中之一。这人世中哪有不漏风的墙。
茫茫白雪春掩去
自知何须诉别意
遥望天幕已成灰
寒霜之下喜半忧
这天太子自知这个位子坐不住了,于是叫人清早起来就将自己宫外门梁上的太子府三个字匾撤了下来。此时的他心思沉重地拂出宫去,边走边吟着自己的诗。虽说是不理政事,可他也是胸有文墨的人,即使玩那风月场所,也是风流儒雅的了。再说自己任这太子觊觎皇帝之位,不也是为这样的享乐生活吗,如今没了这劳神费力不讨好的太子之位,自己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无论怎样的去寻花眠草,自己过风花雪月的生活与他朝庭何干系!
再说那天莫名接到晋王的指示去安顿好李密的住所,虽然这个地方归属于晋王府的地盘,但是隔着一片湖泊,进入楼内还得小船划水过去。那湖面四周葱葱郁郁都是竹林。湖中长满莲荷,冬天结冰又是一番银白的世界。莫名赶着马车,虽说是立春的季节,春寒料峭的时候,这湖面里还是一片银白。马车在上面行驶划过深深的痕迹。到了李密府上,知道他是金科武状元,又是晋王妃的表哥,一般的大臣贵冑们巴结还来不及呢,晋王让自己去与他相处,这不就是让我教他如何在晋王身边做人吗。现在的晋王应付朝庭中的大事有萧妃,自己腾出时间来不就是人们常说的那个及时行乐吗。依他的个性,风花雪月还要诗情画意才行得通。我先去看看这个将才的李密吧,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马车还没到他府上,老远就看到一个素颜白衣飘飘的男子在那雪地里舞剑,呼呼北风中溅起凌乱的雪花四周飘落下来甚是好看。没想到他竟然是个如晋王一般的美男子呵。都说那皇家的血缘高贵,这个到有几分实在。会武功这个是大好事儿,只要不是个来不来说话口吐莲花似的什么诗诗词词的就与我有一傍。
刚下马车:
荻叶寒冰中
春风拂面来
触景无伤悲
痴心再重逢
听到他口中念念有词地停下舞剑,我这沒有听错吧,转身转了一圈,以为是晋王在身边。这家伙又是个口吐莲花的种。我的耳朵早己生了茧子了。这些个王子王孙儿的成日都吃饱喝足的什么东西不好学呢,念出这些个东西来糊弄我们耳朵。烦不烦呀。正朝着车上准备搬那几件贵重的物件,一双粉色的高脚花瓶,又一想:痴心再重逢。不对呀,他这个是指与谁重逢?晋王、还是萧妃?难不成他之前就认识晋王,我屁颠屁颠儿打小就跟在晋王身后,没有听他念叨过啊。虽说那些诗呀词的咬文嚼字的东西我讨厌,但是他们叨叨出来的东西我多多少少还是晓得什么意思。今天既是来了还要把这痴心的事儿弄得明白才好。想着抱着一双花瓶站在李府门口等着。那李密早己经见到他了,晋王也告诉他会给自己送出行的马车来,见到眼下这个长得五大三粗的男人长着憨憨的样子,可那双小眼睛忽闪忽闪的仿佛直接透过了人的心底。不知不觉地走到他面前:“李大人,晋王让我给你送马车过来,这对花瓶是晋王妃娘娘给你的。”“谢谢莫大人”。见到李密如此谦逊低调,莫名顿时觉得自己追问那什么痴心不痴心的字眼,就是无聊。
两人一起进到楼内:“这里是从前的藏书楼。后来太子府里人将那些藏书搬到他重建的一座藏书楼里了。所以空置着。我己吩咐人过两天前来修饰,这藏书楼一直都有住宿的厢房,过会她们会抱着新缝制的被褥过来。”“原来的已经很好了。”李密说道。“因为平时无人居住,宫女们只是时常过来打扫房间,器物已经陈旧。”“那兄弟我这里先道谢了。”听见他这么说,顿时彼此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
残冬只一分
煮茶浅闹春
昼长夜更短
一枕飞花暖
又听着他的念叨,二人走进李密的房间:“我昨日刚来便见到这里有一青铜火炉,还有煮茶的壶及饮茶的器皿,所以生了炉,用那外面的雪熬煮了一壶茶,正好兄弟与莫大人可以一起品茶。”“李大人你是太客气了,按理说你是金科状元又是五品带刀侍卫,我只是一个晋王身边的贴身的侍卫,也是我老子从小叫我来这宫里陪伴晋王读书,可是他读书的时候我却在外面爬树。我这个人没有学问,更不会出口成章。你我若不见外,我叫你兄弟,你叫我声哥哥。”“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