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七章岁月如流情常在第章一片鸿图牡丹红【1 / 1】

用户9012886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人品茶聊天的时候,又来了两个小宫女,抱着新的被褥:“向二位大人请安。”站在门前说道:“这是晋王妃为你选择的两个侍候你日常饮食起居的宫女,晓娥与苏棋。”莫名站起来向李密介绍说道。两个宫女去到厢房整理房间去了。这楼里总共两层,一层用着厅堂,茶室,两个宫女的寝室,二层用着李密的寝室与书房,还有一间琴房。

这李密感觉自己真的是转瞬即富贵的人了。非常惬意。

随后二人饮茶过后又往宫外那萧妃的家里去探望。这莫名自然也是全程陪同。说来也奇了,皇上赐给萧氏家人的院子正在莫名住家的一条街上。这里是大都城贵族官宦集聚的地方。间隔也住着一些隋朝之前的什么富贵人家。

新年刚过,门眉上下还贴着大红的对联:

岁月如流情常在

一片鸿图牡丹红

那李密停立门口口中念道。 讲入宅院里,一座四合院。颇觉一片生机的是那房前屋后的树木才生初芽,秀绿一片。看样子仿佛都是宾客盈门,那天井的石头台阶中还排满了主人家来不及收拾的礼盒担子。

萧妃的父母看到李密前来探望,一片喜出望外的样子迎着他们进了客堂。大家自然在一片祥和之中开始聊天。不外乎就是聊些之前的生活的苦楚,而今的富贵的愉悦。那莫名见到他们叔侄之间聊得火热,自己又少有插上话的时候,那里坐得住呢,干脆转到外面街上逛起来。

东逛西逛,看到近处的一户门外几个人推推撞撞嚷嚷着,上前一看竟是之前太子爷时常光顾的红楼,仿佛才换了门庭,朱红色的大门顶上依旧挂着大红灯笼。说起这个地方的名气那之前就是红了半个大都城,可是碍于晋王的颜面自己即是日思夜想的想想进去看看吧,都是枉然。见到一个仿佛是老鸨的肥胖妇人,叉着腰站在门边跟两个生得眉眼弯弯秀气的女子吵嘴:“你们分明看到我们这里大不如从前了,那太子府的匾额也都撤了。不就是几个小钱吗?隔三差五地来催要……”“你既然知道是小钱,要不给了就算了吗。不然的话让我们家小姐喝西北风啊!”两个女子也是伶牙俐齿。“你们家小姐之前也是那对面街上的大户人家呀……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大船烂了还有几箱钉子呢。”“你这是赖账!”“当初你一遍又一遍地来我们家催要我们小姐写诗词作曲儿让你的园子火起来了……”两个女子高声喊道。“再不走的话我让他们过来了哦……要不你让你们小姐过来伺候爷们嘛,荣华富贵指日可待,我要把她捧红上天……这个太子爷走了,不还有那个太子爷吗!”“你不要脸,我们小姐就是卖了房产住寺庙也不会干你勾当。”两个女子气得半死的样子,正要转身离开。这莫名急步上前:“你把欠人家的钱全部还给她们。”对那老鸨说道。“你是什么人?”“我便是晋王爷的侍卫莫名。”“哎呀妈呀我今天是遇到真神下凡了……快快快快,小斯算账……”吆喝着一边恭迎他们进入门内。

进来一看,一座木楼的院子,上面的楼廊里站着些衣着五彩斑斓的年轻女子。正在眼花缭乱中,又见里面的一个小斯拎着银子出来正递给两个女子,她们接过银子,上前来拉着莫名就往外走:“莫大人我们赶紧回吧,这里不是人呆的地方。”推拉着他出来:“到我们家里去坐到喝杯茶吧。”

这一路出来,心想也好,去看看她们的小姐吧。想起前几日晋王见到自己平白无故地叹息后说:“萧氏她一揽朝纲,独擅其事,我倒显得有点无聊了。”之前说这个晋王的贴身侍卫莫名仿佛可以洞察到主子的心思。听到晋王说闲得无聊,那就是自己的事儿又来了,你说这偌大的大都城要找到个让他心动的女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像我等这些凡夫俗子,找个女人玩玩儿还不容易呀。可这些个王子王孙的,干嘛非要那么挑剔。貌美如花,才华横溢。那皇宫中的老子又管得严紧……转而加快了脚步。

14章

屈指忆数旧时日

尘世浮华如朝露

在这大都城的有繁华地段的街尾住着一户姓窦的人家,说到这户人家的渊源底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皇后窦氏家族。隋朝开国之前她父亲是北周时期朝中的三品文官。博学多才,因其祖上沾上皇亲国戚,世代为官,家境富裕。她家花园庞大,长廊石桥房屋无数。因是长街尽头,背靠青山。才建这园子时,便找人挖了一座湖泊,夫妻俩只有一女儿,长得聪明美丽,从小费尽心力地培养,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是时运不济,隋朝建国期间天下大乱,夫妻俩双亡,她才十岁。这窦好自双亲去世,成日里只有与诗书为伴。阅先秦《诗经》尤其喜欢屈原作品。写诗填词作曲成为嗜好。携两个丫鬟一起共同生活,主要是变卖家产,后来坐吃山空的时候。有一天,已经是那初秋时节,艳阳高照,蓝天白云,万籁辽阔清爽,这天窦好坐在书房里写诗:

一片叶子,三两珠儿滴,数秋雨。秋雨鸟无栖,夜半花落衣。秋雨鸟无栖,夜半花落衣。荷塘清秋月,长夜伴雨眠。帘前菲菲雨,掀帘滴落声。踏雪清欲翠,明月独自盈。山深无人语,一潭碧水清。莫嫌二月早,柳枝己鹅黄。南山去采菊,身披梨花絮。汉家宫阙冷,梨花带雪飞……

眼看到家里值钱的东西不多了,丫鬟可儿便趁小姐去园子里散步,将她写的诗收拾妥当,第二日拿到街上的青楼茶坊去寻找买主,人家告诉她只要普上曲儿可以用作弹唱,有多少都会要。可儿回到家后,将此事告知了小姐:“如果不是为了生计我也不会这么想的,这些年隔三叉五地去变卖家当,尚或还有值钱的东西我们也将就地熬过……”

听了,从此窦好便用文笔承担着这个家的生活。聪明的丫头开始将她所写诗词歌赋拿到青楼变卖。

这一日两个丫鬟去青楼催要银子,这不就是碰到了莫名。

再说这莫名侍卫,一路上顺便转弯抹角地问那两个女子这户人家的事情:“我们小姐姓窦叫窦好。前这窦家也是前朝的官宦世家,老爷是个三品的文官儿,与夫人就只有我们小姐一个独生的女儿。我们小姐才十岁的时候,后来老爷患了一场大病去世。夫人不久也跟着去世了。老爷生前廉洁,家底儿不多,不到几年便坐吃山空。可是我们小姐从小在老爷的调教下,饱读诗书,还精通曲儿,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我们拿些曲子诗词去那青楼的。才刚那两年,那老鸨隔三叉五地亲自登门索要。我们是一直在这个家里生活的,小姐把我们当亲姐妹一样对待。”

听了,这莫名有些伤感起来,没有想到这么繁华的街上还有这种人家。自己的家就在前面的路段。仿佛是这条宽阔的大街的尽头的一个院子,门庭显得格外陈旧,台阶上也是几分冷清的感觉,围墙也是斑驳的甚至有断裂的痕迹。墙头上生出的蓬蓬勃勃的野草在风中摇曳着。不是与两个女子在一起走,以为自己仿佛入了深山野岭之中的什么人家。心里空落落的感觉。跟在两个女子后面走着,心里又很好奇,那屋里的小姐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再说这窦好从前的家也是富裕阶层。而今破败不堪的样子。但是院子里面依然宽阔。从前的什么湖泊早已枯干,空旷一片。

走进中庭,树木稀疏,斜阳移影,见到灰白的屋檐,下面是一方框窗,淡雅的帘子后面一个年轻女子正在抚琴,口中唱道:

屈指忆数旧时日

不尽今日穷未路

尘世浮华如朝露

除却浮华万事休。

那声音低沉缠绵悱恻。这莫名当即不辞反转身跑出去了。

两个丫鬟连忙飞奔往屋子里跑:“你们赶紧把这宅子也卖了吧,我们住那后山的庙里去。”听到脚步声,帘子里面的窦好说道。“小姐,我们有钱了。”见到两个丫鬟进屋来,问明原委,长叹一口气道:“无论怎样我们暂且这么过吧。”“那莫大人呢?”“刚才不是还跟在我们身后吗。”“你是说那晋王身边的什么大人还跟你们一起到家里来了吗?”“是啊。可这会儿又不见了?”“那也许他就是离开了吧。”

窦好说完,坐下继续弹琴。

再说这莫名径直的返回皇宫,见到晋王正往李密的住处走着,身体上披着一件金黄色的斗蓬,天气渐渐开始暖和的原故,结冰的湖面上留下静静的两行脚印。哦,原来晋王他安排李密的住处是大有意义的。从这里出宫。莫名想到,笑了笑跑下去,也直接到了李密的住处,等待晋王到来,有些迫不及待地:“赶快的……”“你这不是又让我上什么山里去吧。”“好地方。就那皇宫外面的大街中,隐藏着有一户人家……”于是将自己寻找到的窦府毫无保留地告知了晋王。“李密不在家里吗”“到宫外萧妃娘娘家里的哩。王爷你等着,我这就去套辆马车过来。”

不大一会儿,主仆二人赶着马车到了窦家门口。那门半掩着,二人往里走去,那晋王见到里面些许荒芜的感觉,又想到里面的女子的身世,不觉触景生情:

斜阳余晖落寞寂

辗转三秋寻常雨

初升月华人若梦

万物幽幽人若迷

愿得一心无伤悲

莫让美人空别离

念叨着到了那框窗外,果然见到如莫名说的一样,半开的帘子后面一女子斓雅扶琴,那莲花小口微启,仿佛口吐珠玉:

拨开夜雾月迷离

足下荷塘初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