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8章 国本已固【1 / 1】

乱了四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开皇十七年的腊月,狂风卷着大雪席卷整座皇城,文武大臣坐着官轿来到了大兴宫上早朝。

文武大臣身穿绯色朝服,身披同色的皮毛大氅下了官轿,他们一同行至承天门,竟瞧见大兴殿宫门前有一位官员手持一道奏疏跪在雪地里。

文臣之首,尚书左仆射高颎走近一瞧,竟是兵部尚书柳述。

“业隆,你这是干什么?”高颎伸手去拽柳述的胳膊,想要将他拉起。

“别管我昭玄。”柳述扭身挣开,目光紧盯着大兴殿的殿门,他似乎是在等什么人出来。

高熲见殿门还未打开,稍微冷静下来,可是前来上朝的杨素已经向这边走来了。

高熲被气的咬牙切齿,严厉质问道:“你到底要干什么?”

柳述冷冷道:“藩王就应该离京就藩,滞留京城意欲何为?”

“你……圣上早有旨意,河南王殿下明年迎娶韦氏女,所以才让晋王待在京城的。”高颎神情透露着无奈与气愤,这个柳述还是太过年轻气盛了,明明昨日早已告诉他安分点,谁知他今日竟公然在殿门前劝谏皇帝。

此时,尚书右仆射杨素带着一些武官已经来到了二人身边。

“柳尚书这是在干什么?”杨素拖着怪腔望向跪在地上的柳述。

柳述和高熲都没有理会他,但杨素在瞧见柳述手中的奏疏后便已猜出了大概。柳述曾任太子府千牛备身,素来与太子交好,如今跪在殿外上奏,自然是劝谏皇帝让在京月余的晋王返回封地。

“业隆啊,你这般任性妄为,必定惹得圣上不悦,即便你是大隋的驸马,也免不了被治罪啊!”

面对杨素的讥讽,柳述斜眼望去,厉声喝道:“滚开!你这个趋炎附势,贪赃枉法的乱国奸臣,你有何颜面在本官面前饶舌。”

“你……”杨素被怼的哑口无言,眼神之中透露出浓浓杀意。

高颎一瞧情形不对,赶紧召集群臣准备觐见。

早朝之时,杨素怒气冲冲地走出,拱手道:“启奏陛下,臣要弹劾兵部尚书柳述无端辱骂上官,结党营私,诽谤朝廷,并且还非议晋王殿下。臣请求陛下罢黜柳述兵部尚书一职,还臣与晋王之清白。”

“哼,杨大人真会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柳尚书何时非议晋王了。”见杨素又要暗中使坏,高颎连忙走出。

杨素瞟了他一眼,道:“柳述手捧奏疏跪于殿外,是要干什么啊?”

高颎没有接话,而是面向皇帝拜道:“臣也要弹劾尚书右仆射杨素,杨仆射结党营私,徇私枉法,密会亲王,臣请陛下罢其相,押入刑部调查。”

杨素突然被反将一军,措不及防,慌忙说道:“高熲之言,纯属诬陷,请陛下明察,还臣清白。”

二人终于安静了下来,一直没有机会开口的皇帝无奈地捏了捏额头,语气铿锵有力道:“何人结党营私,又有何人诬陷朝中大臣,无非是围着太子之位。那么今日,朕便正告众卿,太子已正位东宫多年,国本已固,谁若是还敢在背后议论朕要废太子而立晋王,那就不要怪朕不念旧情了。”

此话一出,群臣不敢再言,被抓住把柄的杨素也只能低沉着脸黯淡退下。

散朝之后,柳述被皇帝叫到了内宫。到了内宫,柳述脱下沾满雪花的大氅后便被太监带到了殿内。

此时皇帝正在心烦意燥地翻阅奏折,柳述隐隐约约感觉到了皇帝心中的怒火,不由得心头一颤,后背发凉。

柳述慢步向皇帝走来,杨坚看见他来后,轻轻将手中正在批阅的奏疏放在御案上。柳述见状,伸手将自己昨晚便写好的奏折放于皇帝刚才批阅的奏折上。

杨坚用冷淡的目光看向柳述,柳述连忙低头后退。

“业隆来了……早饭吃了吗?”杨坚收起冷淡转而关切。

“还没……烦请圣上阅览臣的奏疏,下令让晋王离京。”柳述低头轻声道。

杨坚没有说话,有意无意地略过柳述的奏折,安静批阅剩余的奏疏。

大殿之内静寂有半晌,当皇帝看完最后一道奏疏后,终于瞟了一眼柳述递来的奏疏,仅仅是瞟了一眼,然后杨坚沉默许久,最后抬手示意太监进膳。

“正好朕也没有吃,你便留下与朕一起用早膳吧。”杨坚轻轻地说道。

皇帝话音刚落,几位太监以及内侍监赵慎便忙碌了起来。

杨坚轻声道:“坐吧。”

柳述在身后的绣墩上坐了下来,沉默不语,静静注视着皇帝。

“阿五最近怎么样了?”杨坚挪动下身子,在龙榻旁翘起了二郎腿。

“公主一切安好,陛下不必担心。”柳述回道。

“朕从不担心阿五,她虽有时顽皮,但在大事面前还是能看清的。”杨坚语气平淡,即使今日柳述所做之事格外过分,但他仍然没有怪罪之意,“你上奏之前,是不是没有和阿五商量。”

柳述低头不语,另一边,宫女将饭食送进了大殿,太监从袖子里拿出银针准备试毒。

“当年相士韦鼎说你面相虽然显贵,但守不住富贵。今日你在文武百官面前折辱杨素,是否想过自己以后如何?”皇帝盯着柳述,满是担心,“你应该想过了。朕虽然恩宠你,但总有一天会有新君继位。你素来与太子交好,与晋王交恶,你肯定是要全力支持太子继位,打压晋王势力。”

柳述正要开口,一群宫女便在太监的带领下将早饭端了过来,皇帝看出了柳述想要辩解,但皇帝并不想与柳述有过多的争辩,于是掐断了对话:“先吃饭。”

柳述缓缓端起一碗粥,拿起碗里的勺子来回搅拌碗底。

杨坚见他毫无胃口,便递给了他一碟小菜,自己也品了一口糕点,然后说道:“你今日骂了杨素,以他的性格,必定怀恨在心,日后你可要小心了。”

“不管什么好话坏话都让圣上说了,臣倒被逼的无话可说了。”柳述低着头嘀咕道。

“朕说什么了?不就是日后让你小心点吗?到头来还是朕错了。”皇帝满脸不悦地放下咬了一口的糕点,似乎觉得有些疲惫,侧着身子,倚在龙枕上捏额养神,“今日你如此鲁莽,就是仗着平日里的恩宠,若不是高颎在朝堂之上极力为你脱罪,不惜得罪杨素,你此刻早进了大理寺。”

“陛下既然知道杨素的罪行,为何还要留着他?”柳述不解皇帝之意,既然皇帝知道杨素有徇私舞弊之罪行,那么为何对他委以重任,并且还让他继续高居右仆射之位。

话音一落,杨坚脸色大变,他没有想到柳述竟这般无脑。

“朝堂之上需要的是平衡,杨素若被罢了官,你是不是特别高兴啊!”

柳述恍然大悟,原来皇帝知道杨素是晋王党,留着杨素也说明在皇帝的心里确实有改立储君的想法。

“臣知错,但臣确实是一心为大隋着想。”柳述缓缓放下手中的碗,望着皇帝说道,“藩王离开封地,滞留京城,不仅会令文武大臣心生猜想,使得朝堂不安,而且封地也会因久无藩王治理,而变得混乱。”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想让晋王离开京城罢了。”杨坚颇为无奈,眉头紧锁,“朕说了,留下晋王是为了昭儿来年娶妻一事,你总不能看着昭儿成婚之时,无父母在侧吧。”

柳述突然嘴角上扬,道:“陛下还不知道被废了的河南王妃崔氏已在前月离世了。”

“什么!”皇帝展现惊容,不可置信,“她还那么年轻……河南王知不知道?”

“河南王应该不知,因为发丧的时候非常简朴,犹如普通人家,所以知道的人很少。”

杨坚陷入了沉思,缓缓说道:“以昭儿的性子,他若知晓是断然不会答应成亲的,看来成亲之事要缓一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