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兴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现代工业社会就像传销,生产东西不断卖给最不发达国家。
那人才也一样,产生人才不断卖给工厂。
所以,人才要有限制。
方振邦下达了招贤令,小学与中学还有高中的上学人数没有限制,但是,大学的入学必须要万里挑一,不少于一千。也就是说,每一万名高中人才,只有一名可以进入大学。这就意味着,即使未来每年一千万人高考,也只有一千名可以进入大学。
要从源头避免现代社会上层人数变多,下层人数变少。大学做官,而高中的学识,就已经可以应付吏的问题。
做到平衡增长,不像现代社会,进行无节制的繁殖。
招贤令下达以后,各个士绅门阀觉得是个好机会,于是赶紧让自己的子弟前往学习。
王必也是其中的一个,自从上次被方振邦打击后,他就立志要做官。做门阀欺负百姓没什么用,还是做官好,谁都能欺负。
他来到山西城外,这里报名的人,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边。
方振邦站在城墙上一脸懵逼,这个新玩意儿出来不是应该有怀疑观望期吗?怎么报名的这么多人!而且,竟然连外省,甚至南方的都来了。
既然如此,那之前的计划就要变一变了,他一边命令手底下重新规划学校,一边开始重新想招。
既然这么多人,那之前的优育计划就不要了,开始散养。自己把小学的数学和语文甩给他们,能不能看懂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反正到时候考试,不合格的认个字就可以离开了。
小学课程半年,学杂费五两,暂时没学校,待在帐篷里吧!
中学学杂费十两,没钱滚去搬砖。
高中学杂费一百两,学三年,没钱继续去搬砖,没有年龄限制。
方振邦想的这招,把上层权力,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让有钱人可以安心学习,少了很多需要关心的奖学金等问题。而且,这上层的人升迁以后,也不会说有什么别的心思,比如说要均贫富什么的,为国家减少许多隐患。
一般人只能上的起小学,能上的起小学就不错了,识字就行,底层人懂得多了,反而就聪明了,聪明人就会不满,不满就会找事。
再说说王必这边,报了名交了钱来到分配的课堂。嗯……是一个帐篷。
里面五个人,其中一个是班长,见他过来,班长坐在位置上喊了一句:“王必是吧,来,坐下,每人一张桌子,有什么不懂的要互相探讨。”
王必施礼坐下,自己的五号桌子上放着几本书,旁边放着圆珠笔。
“这怎么写字?”
王必从小用的就是毛笔,这圆珠笔还是头一次用。
他拿起圆珠笔,歪歪扭扭在书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不过,这书上的字怎么这么这样,自己好像认识,又不认识,好像全都是简化过的。
翻开书一看,里面都是字母,他皱起了眉头,站起来拿着书走到班长身边问道:“班长,这上面的这些看不懂的文字念什么?”
班长的桌子比较宽,就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他看了看说:“你先回去,等会我会在黑板上教。”
学校也是军事化管理和教育,如同五班为一排一样,方振邦教师长,师长教团长,团长教营长,营长教连长,连长教排长,排长教班长,班长教几个学员。
这样最节省教育时间和资源,传达也最为准确有效。
过了一会儿,班长自己研究的差不多了,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字母“a”,大家随我念:“啊……”
底下学员:“啊……”
过了一个小时以后,班长又说到:“现在开始,学习数学,开始背诵乘法表。”
……
每个帐篷里都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方振邦与小学的两个师长接触时间最久,除了读书就是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