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10章 烧窑师傅【2 / 2】

华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姐夫李连宇内心里始终放不下自己的姐姐,还是因为姐夫索性对自己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为了应酬。谈不上有什么情感方面的说道,在冬梅心目中永远是个解不开的结。当然,冬梅也不回避因为他们姐妹俩都没给姐夫留下一个后代,而扪心自问。

说来也怪,姐姐为姐夫留下一个姑娘,便是撒手人寰;而她作为小姨子,嫁给姐夫之后,也不知道为了啥,生出一个姑娘便是再也没有怀上姐夫的孩子。思前想后,冬梅内心里何曾不是像打掉五味瓶一般,五味杂陈。

她不相信自己只会给姐夫生出一个姑娘,就再也不能怀上孩子。

所以,每每和姐夫李连宇两个人在一起,冬梅总是甜言蜜语,挑逗姐夫对自己有一种欲望的冲动。或者,来一次激情四射。只可惜,每一次冬梅的积极主动,换来的总是姐夫的应酬式的敷衍、草草了结。

冬梅不知道她为什么不能唤起姐夫,对自己那种爱得死去活来氛围。

她哪里知道,五十多岁的姐夫,全身心的放在赚钱的思路上,哪有经历谈情说爱。

加之现在的两口子,一个住在大木船上,一个住在遗腹岛上,分的时间多,聚的时间少。冬梅内心里和自己家两个姑娘想法一样,仿佛那姐夫李连宇,心里根本就没有她和两个姑娘。三个聋哑人,倒成了他们家的座上宾,房中客。

小茴香一边走着,一边看着李连宇他们家。

遗腹岛,自从来了李连宇和赵伟塞等人,上面便有了家猪、家猫、家狗、家鸡、家鸭、家鹅。天上飞跃的大雁,在遗腹岛落脚,见到饲养的家鹅,误以为是同类,便驻足停留在价额的鹅圈里,吃着主人喂食的五谷杂粮。

它们从来没有享受过,人类带给它们如此这般的上等待遇。

来自山上的野猪也是一样,它们见到家猪,也不嫌弃,不声不响拱进人类饲养的家猪猪圈里,与家猪同吃同睡。我滴个去,吃了睡,睡了吃,野猪认为,那可是上帝的待遇呀?人类待他们这些野猪可真好。

待到年底,见着主人提刀前来捆绑它们,野猪们这才感到末日来临。

野鸭、野鸡也是不例外。

他们见着家鸡、家鸭,误以为和自己是同类。于是,也不当自己是外畜,大摇大摆的和家鸡、家鸭们在一起生活,一起下蛋孵化。待它们孵化出一窝小野鸭时,才发觉自己的小野鸭有点不太对劲了。

主人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现它们。

你比如何晓氏他们家老婆杨梅,根本就认不出野鸡、野鸭和家鸡、家鸭的区别。

因为,她不但是色盲眼,还是高度近视眼。那年头,哪有什么近视眼镜,或者叫什么老花眼镜。大明时期,什么眼镜都没有。不过,在遗腹岛上,也有一家陶瓷匠。欲说这个陶瓷匠的来历,还真的要感谢李连宇。

从内地运往遗腹岛的缸坛瓦罐,不但笨重,且容易破碎。

不想赚这样的银子,可这些生活日用品,又是岛上必须品。倒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我们都知道有需求才有市场。后来,李连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想起来赵伟塞铁算盘改行的经历,豁然开朗,我何不找个烧窑匠,专门在岛上烧制缸坛瓦罐呀?

心有所向,便有了行动。

李连宇利用自己江南江北不断往返的经历,到处打听哪里有烧窑匠。一日,在一家专门买缸坛瓦罐的门市,李连宇无意中问一问店家:“我说老伙计啊,我每次都在你们家进货,你咋没告诉我,你们家缸坛瓦罐到底来源于哪里的呀?”

店家知道李连宇是个老生意精,不能对他实话实说。

把自己的进货渠道告诉买家,绝对是商家之大忌。但作为老生意精,既然人家问了,你不说,岂不是让人家认为你这人小气没肚量么。处理不好,把自己老生意气走,岂不是挑别人家发财么。

想到这里,老店主眨巴眨巴着一对老鼠眼,不屑一顾的指着店家的大门正东方向说:“哦,我这些货色啊,不瞒你说,都是来自亲家的土坯窑上。近得很,沿河向东,不到一节田远,便是他的窑坯场地。怎么啦,你不会是探路来着,让我自毁生意买卖,来个过河拆桥吧?”

李连宇何等之人,店家一言,他迅速做出反应:“呵呵,老伙计,你想多了,我没那份闲心去土窑自己拿货。一座山头一只虎,一座土窑一个师傅下的山。同样的土坯窑制品,区别大得去了。从你这里进货已经习惯了,不想给自己增替麻烦,做个现成事,哪怕少赚点银子,落得个清闲有多不好。”

老店家呵呵一笑,嘴里叼着大烟袋,略有所思:“呵呵,我怎么看你伙计也不像似那种卸磨杀驴的人啦!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大家都是从好来的,千言万语共识个人;三言两语得罪一个人。你我相识一场,实乃缘分所致。所谓的生意场上的伙伴,说明白了,我你不过彼此各是生命中的贵人,我们得互相珍惜才是啊!”

老店家一语双关,直指李连宇心中要害。

所谓进门三相,和李连宇打交道多了,老店家一眼就能看出李连宇的花花肠子。不过,老店家有什么心事,李连宇也能一语道破。他只是假装沉着,不露声色的点点头:“是啊!生意人,不单单是为了赚银子,做人才是根本啦!”

两个人彼此都在敷衍对方,但生意还得做下去不是。

临走之前,李连宇真的背着老店家,直奔老店家所说的所谓亲家的土窑场。到了那里,李连宇才知道,这里哪是什么陶瓷土坯场地,而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烧制土坯砖瓦砌房子的用的土窑场,根本就不是什么生产缸坛瓦罐的地方。

李连宇到了这个节骨眼下,方才明白老店家比起自己的生意经,要略高一筹。

为了使老店家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他主动邀请土坯烧砖师傅跟他来到遗腹岛。以遗腹岛上独家经营,独门生意为主,诱惑烧窑师傅随自己同行。有了财路的诱惑,烧窑师傅便是一口答应,随李连宇来遗腹岛上走走看看。

这一来呀,烧窑师傅便是再也不想走了。

询问一番,才得知那烧窑师傅,和老店家根本素不相识。

老店家之所以说是烧窑师傅是他们家亲家,意在忽悠李连宇就此钻进他的口袋。果不其然,那李连宇还真的如法炮制。可也有令老店家失算的地方即是:那李连宇将烧窑师傅请上遗腹岛,烧砖在遗腹岛也是一大生意买卖呀!

如果没有烧窑师傅的存在,哪里还有今天的桃花坞大街的景象。

青砖青瓦,石头基础,木材做支架。桃花坞大街上的每一户人家,都是清一色石头基础,青砖砌墙。青瓦覆盖屋顶,下面是一根根木头椽子,纵横交错。所有这些,来自江南千灯镇的老店家,功不可没。

那么,后来的遗腹岛上,缸坛瓦罐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