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宜春院,呈半弧形的建筑,依山傍水。
前面,面向东南方向,站在二楼听江水白哗哗流淌,一浪高似一浪。看海鸥搏击波涛,迎风展翅,忽高忽低,翱翔于天水之间。从宜春院向前走五十丈许,便是一望无际的海滩和滔滔不绝的江水。
小茴香被李连宇赶到这里,误打误撞选了一处风水宝地。
背靠天罡山脚下,身后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即使是冰天雪地,来自于天罡山深处的常青树、雪松、寒梅依然傲雪绽放,给人以耳目一新感觉。说起天罡山,北起司马昭君和苻乾苕居住的山脚下。不过,那司马昭君和苻乾苕选择在自己被冲上岸的地方居住,是因为天罡山在遗腹岛的西北角这个地方,孕生出有一座姊妹山。
司马昭君和苻乾苕居住的地方,正是在姊妹山环抱的地方。
所以,当你来到司马昭君他们家的时候,同样是一面环水,三面环山。和小茴香居住的环境一样,四周青枝绿,空气潮湿中,略带树木花草的清香同时,里面挟杂着从海面吹过来鱼腥草的馨香怡人味道。
闻及此味,绝对使你焕然一新。
弧形建筑下面的基础,和桃花坞大街的所有人家一样,大青石为基础。
有人会问,大明时期的人家,为什么都是以石头作为建房屋的基础呢?那得看在什么地方,不是作者找不到词汇,而左范三次强调以大青石为基础。那都是因为就地取材,本地资源充足。
在安居,司马涂暾用大青石作为司马家族大院的基础,那是因为安居本地,大青石资源丰富,耗材物廉价廉。
无需长途搬运,触手可得的事,当然以大青石为基础。一为节约成本;二为以大青石为基础雷打不动,风吹不摇,水冲不垮。屹立暴风骤雨中,尽管外边雷电交加,人在屋里,依旧巍然不动!
由此可见,生活在遗腹岛的人,大青石无本得利。
只要花点人工巧匠时间,将大青石开凿成你需要的模样,找几辆大马车,肩挑人扛,运回家,按照泥瓦匠的摆布,不但可以成为你脚下的铺路石,也可以成为你家门前的石狮、赑屃一样的神兽,驱邪避恶,吉祥如意。
因此,在遗腹岛上,又一种职业,应运而生,那就是以凿石成型的,靠一把小铁锤,一根小钢钎走天下的石匠,在遗腹岛成为香饽饽。赵伟塞只顾他的铁匠生意,李连宇则将岛上需要的任何物,源源不断的的从内地运送过来,从中获利。他能将二成子的烧窑匠,请到遗腹岛;也能不远万里将远在景德山庄的祝家贵和秦富贵请回遗腹岛,请个石匠来遗腹岛,那更是得心应手的是事。
小茴香他们家的宜春院建筑,和其他在遗腹岛建房的人家一样,石头为基础,木料作支撑。
不外乎,那木料只要你有力气,上山拼命去砍便是。遗腹岛从露出水面,到现在,不低于百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按理说遗腹岛上的树木,都已经成年。有的树龄,甚至已经到了成精的年纪。
小茴香和何晓氏他们家建筑的房屋,都是以石头,砖瓦,树木为结构。
随着遗腹岛上人的生活需要,来自与内地的铁匠、木匠、泥瓦匠、石匠、小裁缝、纳鞋匠、补锅、补碗匠、编制礼簋合、簸箕、笆斗、大扁,竹席的竹篾匠等等在遗腹岛上各尽其能,各尽其责。
两层的木楼,被环形山包围着,使得小茴香的宜春院冬暖夏凉。
后山鸟鸣,翠竹长青。
前面浩瀚无边,白花花的江水,一望无际。集酒楼、澡堂子、小旅馆、赌场、戏子、风尘女子为一体的宜春院,不能不说是小茴香根据自己在安居怡春院学到的经营理念,死搬硬套的搬进遗腹岛上,重操旧业作为自己的一种营生手段,无可厚非。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姑娘,你找谁呀?”
一个打扮得花花绿绿的女子,和司马昭君在木楼梯上不期而遇。
一个上,一个下,擦肩而过时那女子没有注意。直到司马昭君走上二楼,径直朝何晓氏告诉她的小茴香房间走过去,那姑娘才反应过来。心里想:唉,这个人,我怎么没见过啊?难道,是老鸨刚招进来的么?
一个急转身,那姑娘急忙尾随司马昭君身后,蹭蹭蹭一阵小跑,从后面追上司马昭君,气喘吁吁的张口就问。司马昭君也没想到和自己擦肩而过的人,又返回来问自己,心里突然“噗通”一下。
她掉过头,望一望那个姑娘,毫不隐晦的告诉她说:“我,我是来找我母亲的呀?”
姑娘听得司马昭君说是找她母亲,哭笑不得的反问司马昭君:“姑娘,你是刚来遗腹岛吧?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青楼,这里是青楼知道吗?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我就给你普及一下,青楼是做那种,那种生意的,你到这里找母亲,是不是记错地方了啊!呵呵。”
姑娘用一双手比划着,掩面捂嘴偷偷地在发笑。
同时,不忘一双眼紧盯着司马昭君的穿戴,感觉司马昭君的打扮和穿着,俨然像个粗野莽妇。说司马昭君像个野人,从她黑黝黝的脸蛋上,以及身上背后的斗篷、披着的蓑衣,就不难判断,她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风尘女子,多半以貌取人。
她哪里知道,眼面前的司马昭君,对她所言只字不差。不带任何虚假,坦言相告的同时,她是因为找母心切,才忍气吞声。要不然,像姑娘刚才那种,对司马昭君发出的嗤之以鼻的笑意,司马昭君便会拔剑相加,打得她满地找牙。
司马昭君不想与她有过激,更不想自己来母亲的地盘,第一次就与人结下梁子。
看一眼姑娘那鄙视她的神态,司马昭君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耐着性子,附和那姑娘,微微眠嘴笑到:“呵呵,我来青楼找我母亲,难道,难道有什么大忌?不会是连母女也不让相见吧,青楼什么时候,立下这样的规矩了啊?”
姑娘摇摇头,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那倒没听说过有这么个规矩。只是青楼之地,是非曲直,六亲不认是青楼女子绝情断义的第一道门槛。听说有人来青楼找母亲,至少,我听到的还是第一次。好奇,是理所当然。我只是想问一问,你口口声声说来找你母亲,能否告诉我,你母亲叫什么名字呀?哪怕是外号,她总归有吧!”
司马昭君不想和姑娘纠缠,她抬腿就要转身即走。
姑娘见状,一个侧身挡在司马昭君面前。
她不知道司马昭君即是小茴香的女儿,作为宜春院的头牌,小南香给小茴香独当一面,那是叫个对小茴香的忠贞不二。小南香哪里知道,就为了她这么个不起眼的动作,气得司马昭君怒火中烧。
原本,在何晓氏他们家,受了何桃、何梨两个小丫头的气,储存在肚子里还没消。
因为自己是出来找母亲,司马昭君不想因为其他事,而影响自己寻找亲生母亲的决心。孤苦伶仃的日子,没有亲人在身边问寒问暖,司马昭君极度不习惯。从她记世时候起,自己就一直被人宠着、簇拥着长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