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玖凌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朝那个时候战乱四起,身在西边的秀才,自然是遭了想趁火打劫的燕蛮子的灾。
秀才走过古朝的大半疆域,领域过上个时代的大好风光。
他是个文人,不懂江湖豪侠意气,不知兵器拳脚功夫,他只识得诗对风花雪雨,词曲寸断肝肠。
他进过京。
京城的鸟鸣声倒是确实清脆一些,但除此以外倒是京城的百姓过的更苦一些。
他并非怀才不遇,他也没有落魄失意,他写那些东西,就是写给百姓看的。
一流诗人满胸情怀,或是家国情仇,或是良辰美景,或是雄韬武略,或是世外桃源。
二流诗人满腹经纶,或是饮酒作曲,或是意气风发,或是畅舒快意,或是杏眼桃花。
三流诗人争奇斗艳,或是千金一笑,或是提笔点睛,或是泼洒笔墨,或是毫厘推敲。
他是个十八流的诗人。
可他却自恃清高,若是古朝有“孔乙己”这么一号人物,他便是了。
诗人游山玩水,却不会用脚丈量中原土地。
诗人官场豪情,却不肯亲自深入平民百姓。
他却做着这诗人不该做的事,管着诗人不该管的东西。
人微言轻?错!
是多管闲事。
自恃清高,可到头来成了江湖浑人,骗的自己也以为自己是真的清高了。
秀才就这样回了西边生他的地方。
口中嚷嚷着乡民听不懂的话,晚上做着乡民想不到的梦。
好在大家都在这么一个村子,抬头不见低头见。
大家也不至于叫他一声“树哥”。
这秀才,是个文化人,是个体面人。
笑什么?尔等凡夫俗子尚未瞧见京城半分繁华,无知!真无知!
乡民们说,我们笑是因为你写的字好看,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字,想让你给俺们家也题一副。
秀才就点着旱烟,磨了墨。
“我本是封了笔的,”秀才说,“但是我是在京城封的,家里边,没有这个规矩。”
于是他就提上字:
家和万事信。
瑞雪照丰年。
十里飘象,万里客来。
……
村长看过不少书,但是现在这一把年纪也忘得差不多,要说字,他却也认得不少。
这老头瞅着秀才一家一家提字,蹲在一个草垛旁,朝地下敲了敲烟锅。
“大秀才欸!”
秀才转过身来,看着几缕青烟飘过村长满是皱纹的面庞。
“什么事?”
“我凑(瞅)着,那个‘家和万事兴’的‘兴’不是你泽(这)么写的欸!”
“您记错了,就是这么写的!”
“是么,咋觉着有些别扭……还有这个‘照’字,‘香’……”
“是您忘了,这些字,都对着。”
“哦哦哦,好嘞。”村长不再多说,只是嘬了一口烟,咳嗽了几声。
题字的这个季节是夏季,村民们大多穿的是一件丝衫,一条麻裤。
裤子卷起裤脚,额上不断有汗珠落下。
秀才还是一身白衣布服,倒是头上的帽子摘了下来,能看到和乡民一样的汗珠。
就这般生活着多少年,秀才的白衣早就成了黄衣,却不见破洞挂丝。秀才的墨磨的越来越少,却不见毛笔换过一支。
秀才这人没什么坏处,是个大善人,他最见不得别人吃苦,也见不得别人难堪。
于是秀才就这样娶了一个十六岁右腿先天残疾的姑娘。
这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像是京城里边达官贵人家的千金,奈何右腿是瘸的,乡民只当她是个不祥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