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果果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明和晓萍及永洪一家在玉蟾山上,看见崖壁上刻着一首诗,诗云:
“我问金鏊僧,
谁名玉蟾寺。
题自黄涪翁,
苔蚀银钩字”。
永洪说:“这首名为《玉蟾寺》的诗作乃是明朝状元、大文学家杨升庵游览玉蟾山时挥毫泼墨所题,此诗为我们留下了玉蟾山能够得名的珍贵历史资料啊!”
永洪接着说道:“想当年,杨升庵因为在嘉靖三年(公元 1524 年)参与‘议大礼’事件,结果遭致贬谪,被打发到云南永昌去了。在此后他往返云南和四川的十四个来回当中,每一次都必须经过泸州这个地方。有时候他只停留几天,有时候则会住上三五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呢!杨升庵侨居泸州长达十多年之久,对泸州的山川景色可谓是情有独钟,更是将当地的父老乡亲视为自己的亲人一般。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好事,深受大家的爱戴。而泸州的父老乡亲同样十分喜爱他,想尽办法保护他,将他视作土生土长的泸州人。在玉蟾山上,至今还流传着数不胜数与杨升庵有关的传奇故事呢!”
相传,在某一年的春节期间,侨居在泸州的杨状元与他的朋友们一同前往玉蟾山游玩。当他攀登到半山腰时,不经意间回首望去,只见冱水河上帆船如云,渔船如星般点缀其中;再抬头仰望,只见到翠绿的树林中,红墙与翠竹相互映衬,古老的寺庙闪耀着金色和碧色的光芒,宛如一幅真实存在的人间仙境画卷,这美景让他心中诗意大发,不禁随口吟出了一首七言诗:
“玉蟾寺在翠微间,
薝葡林中万竹斑。
人境由来非物外,
吾乡远不是他山。
何须老衲双飞锡,
愿共诗人一扣关。
飒爽金风乘兴至,
团团宝月伴君还”。
永洪说道,杨升庵一行人登上了金鏊阁后,寺中的和尚为他指出了当年宋太史黄山谷所书写的“玉蟾”二字。那字迹苍劲有力、豪放不羁,于笨拙之中蕴含着秀丽,秀丽之中又透露出刚硬,杨状元对其赞叹不已。他站在岩石前,久久凝视着这些字,仿佛能够看到当年诗人挥毫泼墨时的风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开口询问黄涪翁书写“玉蟾”二字的缘由,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金鳌阁旁的灯杆两侧悬挂着十六只精致的灯笼,每一只都散发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在灯杆的顶端,有一盏格外醒目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与其他十六只灯笼相互辉映,共计三十三盏,寓意着三十三重天的神秘与高远。
这些灯笼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每一个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装饰。固定灯笼的绳子上点缀着斑斓绚丽的纸花、纸人和纸马,它们栩栩如生,仿佛在微风中舞动,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灯串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光影摇红,纸花映照出五彩斑斓的色彩,使得金鳌阁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美丽动人。杨升庵此刻正倚靠在游廊的座位上,凝视着灯杆直插云霄,思绪渐渐飘远。就在这时,玉蟾寺的僧人送来了精美的茶点,杨升庵这才回过神来,请寺僧一同坐下,畅谈一番。
在交谈中,杨升庵打听到了关于黄山谷醉酒书写玉蟾的有趣传说。白天,他刚刚欣赏过黄山谷的书法作品,如今又听闻了这段传闻,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泼墨挥毫的雅致兴致。他立刻让和尚撑起灯火,拿起毛笔,犹如神灵附体般地挥毫泼墨。笔锋如行云流水,落笔如有神助,一气呵成地写下了前文所见的那首《玉蟾寺》五言诗,他又在岩壁上书写了“金鳌峰”三个大字,字体清峻雅致秀美,让寺中的僧侣们感激涕零。后来,有人在石壁上雕刻了两副对联,将杨慎与北宋大诗人黄庭坚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其中一副对联写道:“陡峭的绝壁上孤立着一座山峰,仿佛在访问黄山谷前来游览一般,石头上已经留下了墨宝的痕迹。
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试问 杨状元离去之后,这深山里还有谁能够吟诗答对呢?”
另一幅对联则是:“抖落衣服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岗之上,看着石头犹如蛟龙般矫健,山峦像是蟾蜍一样耸立,悠然地追忆起从前游历过的海滨、高耸的山峰和湍急的水流,大概就是当年游玩过的地方吧。”
“立马于三泸古老的寺庙之前,抚摸着黄庭坚的题诗,以及杨慎旧日的遗迹,凭吊着残破的边关古堡,感伤时事,为先人也为后人抒发同样的乐观与忧虑之情。”
两幅对联满怀深情地表达出了泸州人民对于两位伟大诗人兼书法家的深深怀念与由衷赞美之情。
永洪伸手指向“金鏊峰”,说道:“‘金鏊峰’这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亦是由明朝状元、文学大家杨升庵亲笔所书。据传,当年杨升庵挥毫写下这几个字,乃是源于听闻了乡亲们口口相传的一则古老神话传说,深受触动后,才提笔直书于石崖之上。”
永洪继续讲述道:“传说在许多年前,此地曾遭遇过一场汹涌澎湃的巨大洪水。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将百姓们尽数逼迫至玉蟾山上。乡亲们仰天长啸,呼天抢地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泪水早已流干。在这绝境之中,有位名为金鏊的年轻壮士挺身而出。此人智勇双全,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他。他得知龙宫中藏有一颗神秘的金针,若能得此宝物,便可将滔滔洪水导引至大海之中。于是,他毅然辞别相亲,登上木筏,踏上寻找那颗神奇金针的艰险征程……”。金鏊已经在水上漂泊了许久,具体多少天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划着木筏,突然间发现水面上波涛汹涌,烟雾弥漫,同时还隐约听到从不远处传来阵阵呼救声:“救命啊!救命啊!”
金鏊闻声望去,只见一个人影在水中沉沉浮浮,眼看着就要沉入水底了。他来不及多想,迅速将木筏划向那个人影所在之处,并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水中,向着落水者游去。
当金鏊靠近落水者并将其救上岸后,才发现对方竟然是一名年轻女子。经过询问得知,这位女子正是龙王的女儿。原来,金鏊为了解救遭受苦难的乡亲们,独自一人冒险进入大海寻找宝藏的英勇行为深深打动了她的心,于是决定前来帮助他。
然而,为了进一步试探金鏊的品德和为人,龙女故意装作不慎落水的样子,向他求救。没想到,金鏊不顾自身安危,拼尽全力挽救了她的生命,这让龙女深受感动。
金鏊得知自己所救之人竟是龙女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喜之情。他立刻向龙女请求帮助,希望能找到传说中的金针。龙女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轻声说道:“闭上眼睛吧,跟随着我。”金鏊毫不犹豫地闭上双眼,只觉得身体轻飘飘的,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向前走去。
不知过了多久,金鏊感觉到脚下踏实了一些,他缓缓睁开眼睛,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前。眼前的景象让他瞠目结舌,这座宫殿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宛如仙境一般。而龙女则站在他身旁,微笑着示意他跟上。
进入宫殿后,龙女轻抬玉手,胸前的宝石闪烁出璀璨的光芒,宫门应声而开。金鏊紧跟其后,穿过重重回廊和华丽的厅堂,最终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传说中的金针。
然而,当金鏊定睛一看时,却发现那并不是什么普通的金针,而是一根巨大无比的撑海柱子!它高耸入云,直插天际,庞大得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散发出令人炫目的金色光芒。金针周围,还有一群威武雄壮的鱼兵虾将严密把守,显然任何人都无法轻易接近。
金鏊望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要想得到这样一件宝物,谈何容易?就在这时,善解人意的龙女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轻声安慰道:“别担心,我有办法。”只见她轻盈地舞动身姿,腰间的罗帕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般飘飞而出。刹那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根巨大的金针竟然开始缩小,变得只有一尺长短,宛如一根小巧玲珑的木棒。
金鏊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切。他感激地望向龙女,心中暗叹她的神通广大。有了龙女的帮助,接下来的计划似乎变得可行起来……,只见那宝物被包裹在一方精致的罗帕之中,散发着神秘的光芒。金鏊小心翼翼地接过罗帕,心中满是感激之情。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龙宫之际,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龙王发现了他的行踪!金鏊被迅速带到了大殿之上,接受龙王的严厉审问。
面对龙王的质问,金鏊毫不退缩,将家乡遭受灾难的惨状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龙王。他言辞恳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恳求龙王能够将金针借给他,以拯救那些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乡亲们。龙女在一旁听闻,亦不禁为之动容,她轻声请求父亲能够借出金针。
龙王看着眼前真诚的金鏊和善良的女儿,心中有所触动。他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说道:“借宝给你并非不可,但你需应允我一事。”金鏊闻言,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若能借得此宝用上一月,即便是十件事,我也必定答应您。”于是,他坚定地对龙王表示:“请龙王明示,我定当全力以赴。”
龙王微微点头,缓缓说道:“你须在天亮之前,为我织出一张拦住河流的大网,否则,这宝贝断不会借给你。”金鏊深知任务艰巨,但为了拯救乡亲们,他毅然决然地应下了龙王的要求。可是,时间紧迫,转眼已至半夜,他却仍未想出任何织网的方法。在这偌大的龙宫中,究竟该用何种线材来编织这张巨网呢?若是无法在天亮前完成任务,不仅金针无法借走,洪水更是无法回流归海,那他又该如何解救那些受苦受难的乡亲们呢?想到此处,金鏊心急如焚,不禁泪如雨下。哭声渐渐变成了一首悲伤而悠扬的歌曲,在夜空中回荡着。这歌声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破了寂静的夜空,将沉浸在睡梦中的龙女惊醒。她匆匆赶到金鏊身边,关切地询问为何哭泣。金鏊泪流满面地讲述了自己织网的遭遇,龙女听闻后,方才明白这一切都是龙王故意刁难所致。
龙女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若要在天亮前织好一张网,唯有一个方法,便是用我的长发来织。”金鏊一听,心中不禁犯难。女儿家的头发何其珍贵,岂能轻易割舍?然而,眼下似乎别无他法。龙女并未与金鏊争辩,毅然决然地拔下一根根秀发,开始编织起那张救命之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渐露鱼肚白。终于,在天亮之际,龙女完成了这张网。金鏊来不及多想,急忙向龙王交还了网,并拿起金针迅速返回玉蟾山。抵达目的地后,他毫不犹豫地在汹涌的洪水中捅出几个大洞。顿时,漫天的洪水如脱缰野马般奔腾而回,涌入大海之中。乡亲们终于得救了!
龙王接过网后,反复翻看检查,很快便发现这网竟是由龙女的头发所织成。他勃然大怒,立刻召唤龙女前来质问,得到的答案果不其然。盛怒之下,龙王不再倾听龙女的任何辩解,径直冲上玉蟾山,欲夺回金针。金鏊深知洪水可能会再次袭来,紧紧抱住金针不肯放手。龙王施展法术,转眼间,金鏊化作一座巍峨的山峰,永远屹立于此。龙女得知消息之后匆忙赶来,却只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完全不见金鳌人的身影。她伤心欲绝,一屁股坐在山前就不肯离开了。龙王苦口婆心地劝说着,然而龙女根本听不进去;龙王又是恼怒又是心疼,最终一怒之下竟然将龙女也变成了一块坚硬冰冷的石头。自此以后,为了纪念这对深情的年轻人,人们将金鳌幻化成的山峰命名为“金鳌峰”,而那块龙女化身的石头,则被称作“飞来石”。
五明和他的同伴们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穿山峡石的石壁之上。这里矗立着一片壮观的塔林,杨升庵状元曾经赞誉道:“山似岷峨派,峰如峋嵝尖。”永洪感慨地说道,在杨升庵的眼中,玉蟾宛如川南地区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而隐藏在茂密松林之中的那些和尚的石墓塔林,更是吸引着游客们前来探寻古迹。这些石塔形态各异,大小不一,高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呈六角形状,有的则像菱花一般,还有仿照圆锥形状的、圆柱形状的以及三角形状的等等。每一座石塔都造型优美独特,风格迥异,雕刻工艺精湛细腻。从远方眺望过去,那里像是一片茂密的树林;走近一看,才发现那竟然是一座塔林。塔上生长着树木,而树木的旁边又耸立着一座座高塔,这样的景象就如同仙鹤停歇在松林之间一般,而那一座座塔群,则宛如一只只玉色的蟾蜍在碧绿色的波浪之中嬉戏玩耍,给原本秀美的山景更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永洪说道:“关于这片塔群,其实还有着一个非常美好的传说故事呢。据说,当年圆通宝寺的开山祖师义兴,为了能够在玉蟾山上进一步扩建寺庙,广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弟子,并将佛经教义传播到天下各地,他不畏艰辛劳累,四处奔波化缘,最终成功地重建了这座宝刹,并且还为菩萨们重塑了金身。在开山门的那一天,场面异常热闹,甚至还有人专门写了一首诗赠送给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老。”
诗中写道:
玉蟾山石绿浮空,
春日莺啼关口风,
松楠十里竹连营,
金鏊峰上梵王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