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3章 二次求和【1 / 1】

曹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范蠡、文种两人穿着便衣,带随从抬着礼品,来到吴军军营,以同乡身份求见伯嚭,并献上黄金千两、白璧二十双、锦缎一千匹。

伯嚭心中暗喜,只是不露形于色,仍然冷若冰霜地冲着范蠡、文种说:“你们带这么大的诚意前来,我没有拒绝的道理,只是,勾践只剩下数千残兵,会稽山已陷入吴军重重包围之中,吴王能答应勾践投降吗?再说,灭越之后,越国的土地、金银珠宝、女人,都是吴国的,还用得着你们送吗?”

“太宰,话不能这样说。”范蠡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前来,不仅是为了越国,也是为太宰着想呀!”

“笑话。”伯嚭冷笑一声,“怎么又为我着想起来了?”

“太宰,你想想。”范蠡说,“吴国灭越后,越国的财富,必将全部归吴王所有,太宰能得到多少呢?如果太宰在吴王面前美言,使吴王答应越王称臣纳贡,越国君臣一定不会忘记太宰的大恩大德,春秋奉献,没有送进吴王宫,就先入了太宰府,太宰独享全越之利。再说,如果吴王不同意议和,越军必作困兽之斗,全体将士同仇敌忾,据险而守,或选择太宰的防地作为突破口,

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去,太宰还能安然坐在大帐中吗?”

伯嚭听了,半天作声不得,因为范蠡说的是实话。他如果能够促成吴、越议和,数不尽的财富将会滚滚而来,当官不就是为了财吗?伯嚭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太宰,你意下如何?”文种知道有戏了,催了一句。

“我可以帮助你们,也可以劝说吴王议和,只是……”

范蠡抢着说:“其他的事,请太宰放心,一定会让你满意。”

“好!”伯嚭说,“我安排你们晋见吴王,成与不成,看你的本事。”

“大王!”范蠡对夫差说,“亡臣勾践命陪臣范蠡、文种前来告求,恳请大王赦免勾践之罪,让勾践有机会将越国的金玉、宝物、珍奇美女,呈献给大王。君为大王贱臣,臣为大王贱民,民为大王奴仆,任凭大王驱使。勾践本人将率越国士兵,追随大王左右,听从大王的调遣,从此,越国就成为吴国的一部分。”

“越王勾践为臣,能随寡人去吴国吗?”夫差傲慢地问。

“既为贱臣,生死在君,当然要侍奉在大王左右!”范蠡说得非常诚恳。

伯嚭立即说道:“如此一来,大王没动用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越国。”

“如果我不答应你们投降呢?”夫差看了范蠡一眼,冷冷地问,“你们又能怎么样?”

伯嚭听罢,大吃一惊,瞪眼看着夫差。

范蠡不卑不亢地说:“越国虽然不敌吴国,但还有万余兵将,大王如果不允许投降,越军将士势必破釜沉舟,作困兽之斗。俗话说,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玩横的,玩横的怕不要命的。大王还记得,越国三百奴隶以死许国的壮举吗?越国万余兵将,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同吴军决一死战,比那三百奴隶又如何?大王有必胜把握,但必须付出惨重代价。贱臣听说大王爱兵如子,您能忍心看着将士横尸疆场吗?而他们的死亡,本来可以避免,只是大王的一念之差,才使他们成了孤魂野鬼,以大王的仁慈,您能心安吗?”

“这……”夫差冷哼一声。

“越军即使失败了,必将烧尽国中宝藏,逃亡异国,图谋东山再起,大王又当如何?”范蠡看了夫差一眼说,“如此结局,大王不但什么也得不到,反而还落得个刻薄之名,于吴无益,于民无益,大王可要三思啊!”

夫差听了范蠡的分析,心中难免产生怜悯之意。为了表现自己一代君王的风范,恻隐之心顿起,脸上的表情随之温和起来。范蠡、文种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伯嚭也看出了夫差的变化,不失时机地说:“看起来,越国的臣民已经完全臣服了。大王可以赦免越国,让勾践夫妻入吴为奴,这样一来,对吴国也是百利而无一害呀!”夫差心中一动,正要开口说话,突然,帐外传来叫声:“不可以,绝对不可以!”人未到,声先到。

范蠡、文种大吃一惊,他们知道,伍子胥又来坏事了。

伍子胥在外面巡营,听说伯嚭带着越使进了夫差的中军帐,知道又是来求和,他担心夫差答应议和,急匆匆地赶往中军帐,刚走到门口,听到伯嚭的话,担心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答应同越国议和,立即出言阻止。

伍子胥进来后,狠狠瞪了伯嚭一眼说:“大王请不要忘了,吴、越两国是世仇,两国为吴淞、钱塘、浦阳三江环绕,百姓无处迁徙,吴、越两国不可共存。”

夫差冷眼看着伍子胥,一言不发。

“大王!”伍子胥继续大声说,“上天将越国赐给吴国,如果不趁这次机会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夫差正沉浸于一代明君的成就感中,突然被伍子胥的大喊大叫打醒了,看到伍子胥以教训的口气对自己说话,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

伍子胥正处在亢奋之中,没有注意到夫差的脸色变化。

伯嚭是旁观者,他看到夫差脸上的细微变化,并从这些细微变化中,读出了其中的内容。他本来就与伍子胥有嫌隙,更恼火伍子胥坏了他的好事,趁机说:“我听说伐人之国的明君,只要对方臣服了,目的就算达到。越国君臣既然已经完全臣服,我们还要求什么呢?”接着质问伍子胥,“当年,楚国害死你的父兄,你不是也没有灭掉楚国,反而答应了楚国的求和吗?难道你自己做忠厚君子,却要让大王做刻薄小人吗?”

一句话,问得伍子胥哑口无言。

夫差顺势说:“本王将有志于讨伐齐国,不想在越国耗费太多的兵力,故而决定答应越王的求和。”

“大王!千万不能答应啊!”伍子胥不顾一切地疾呼,“越王绝不会真心臣服,他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才来乞降。越国上大夫文种谋略过人,范蠡素有狂士之称,以他们的志向,绝不会甘心居人之下,一旦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今后必成大患啊!”

“真不明白,吴国是大王说了算,还是大将军说了算。”文种像是对夫差说,也像是对伍子胥说,更像是自言自语。

伍子胥心中一惊,不敢再说了。

夫差怒火中烧,只是不好发作,冷冷地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大王英明!”范蠡、文种上前谢过。

“你们回去告诉勾践,约定时间,让勾践随寡人入吴,具体事宜,由太宰处理。”

“遵命!”伯嚭心中狂喜。

“你们去吧!”

范蠡、文种谢过之后,退出夫差的中军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