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5章 百里淑琴【1 / 2】

曹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伍子胥押送勾践回京后,并没有进城,而是住在城外的中军大帐,但却没有禁止士兵们进城,也没有对进城的士兵发布行为禁令。没有禁令,等于是对行动没有约束。如此一来,吴军进城之后,耀武扬威,横冲直撞,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京城被搞得乌烟瘴气。

这一天,范蠡的侄子范鸣带着范蠡的师妹百里淑琴,从遥远的南阳到了越国。

阿辛到城外接他们进城,在大街上被一群吴军截住了。为了行动方便,百里淑琴换了一身男装,拦截的吴军发现了这个秘密,说她是奸细,硬要将她带走。

阿辛只得谎称她是越国上大夫范蠡的夫人。

“什么越国上大夫?”一个吴兵小头目说,“越国完了,越国的财物尽归强吴,女人也不例外。”“谁说越国没了?”阿辛反驳说,“现在是议和,不是剿灭。”

“好小子,活得不耐烦了。”小头目怒喝道,“乖乖地将这个女人交出来。”

“听见没有?”阿辛寸步不让,“这是越国上大夫范蠡的夫人,等我上报范大夫后,再找你算账。”

“小子哟!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小头目对士兵说,“抓起来,带回去。”

士兵们一拥而上,将阿辛、范鸣、百里淑琴围起来。

阿辛可不吃这一套,吩咐范鸣保护好百里淑琴,自己奋力反抗,将围上来的士兵打得东倒西歪。

吴兵见阿辛身手了得,吹响了号角。顿时,骑兵、步兵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将阿辛、范鸣和百里淑琴团团围住。

“住手!”范蠡闻讯赶来了,“军爷息怒,军爷息怒。”

“谁在闹事?”一个将军模样的人过来了。

“大将军!”范蠡双手一揖说,“在下范蠡。”

“范蠡?”来将反问道,“滋事生非,引起骚乱,该如何处置?”

“军爷息怒。”范蠡耐着性子,指着阿辛、范鸣和百里淑琴分别解释说:“他是小民的侄子,他是小民的书童,她是小民的贱内。”范蠡同百里淑琴,其实并没有正式订婚,范蠡之所以这样说,只是权宜之计。正是他这一权宜,将一件原本不存在的事情,变成了真的。

“带回去!”来将命令身边的吴兵,“交给伍相国发落!”

“走!”士兵们拥着百里淑琴去见伍子胥,范蠡也跟着一起去了。

范蠡走进中军帐,抢前一步说:“伍相国在上,小民范蠡拜见伍相国。”

“是你?”伍子胥惊问。

“伍相国见谅,小民的侄子和贱内,千里迢迢从楚国来探望小民,一时心急,冲撞了军爷,望伍相国宽宏大量,饶恕他们。”

伍子胥问道:“你既然是楚人,为何到了越国?”

“相国明察!”范蠡说,“小民原是楚国人,本应该为楚国效力,然而,楚国王室任人唯亲,朝政荒废,民不聊生,饿殍遍地……”

“不要说这些了。”伍子胥说,“老夫比你更清楚楚国王室的底细。”

“相国盖世英雄,名贯古今,且性情刚烈,恩怨分明,堪称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相国的大名,如雷贯耳,慕名已久。”

“好一个巧舌如簧之辈,既然你称颂老夫,然而,文种小儿,老夫曾几次派人相约,请他到吴国来建功立业,为何却和你来了越国呢?”

“启禀相国,恕小民直言,文种来越,全是小民的主意。”

“啊!”伍子胥没有想到范蠡说得如此直率,两眼紧盯着范蠡的脸,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当时,小民和文种,确实准备去吴国投奔相国,然而,听人说,相国在吴国与太宰伯嚭不和,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先王征伐越国,却将相国打发去督导河工。小民和文种担心,如果我们去吴国,恐怕会遭吴国朝野的非议,说相国同乡情重,营私结党,如此一来,反而害了相国。故此,小民和文种犹豫再三,还是到越国来谋生,准备日后再寻找机会,为相国效力,为吴国效力,为楚人争气。”

伍子胥不置可否,看了一眼百里淑琴说:“我看这位女子,年纪尚轻,你到底是谁?”

百里淑琴听伍子胥问到自己,立即说:“小女子叩拜相国!”

“你有何话要说?”

“回禀相国,小女子百里淑琴。”百里淑琴瞥了范蠡一眼,满脸含羞地说,“范蠡是民女已订终身的夫君。听说越国有难,放心不下,特地前来探望。”

“百里淑琴?”伍子胥问道,“百里潭是你的什么人?”

“那是家父。”百里淑琴有些胆怯,不知伍子胥为何要问这个。“名门之后,果然秀外慧中。”伍子胥赞叹一声,对范蠡说:“你口口声声说百里淑琴是你的内人,以老夫看,此女子亭亭玉立,窈窕淑女,不像是个已婚的妇人,你为何要信口称为贱内呢?”

范蠡一惊,双手一揖道:“启禀相国,小民……”

“我不听你说。”伍子胥打断范蠡的话,指着百里淑琴说,“我要听她说。”

“禀相国,民女和范相公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订秦晋之约,小女子此次来越,就是要和范相公完婚。”

“是吗?”伍子胥不相信地问,“越国要亡了,你却前来完婚,是喜,还是悲?是不是你的父亲让你来越国献什么锦囊妙计呀?”

“相国明察。”百里淑琴慌忙解释说,“民女受家父之命,来越国完婚。”

“你父亲是当代大儒,难道不知道倾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现在,正是越国遍地哀恸之际,你还有心思红灯高挂,洞房花烛吗?”

范蠡见话说到这个地步,只得说道:“启禀相国,楚国的风俗,一喜冲百忧,泰岳大人此时让小民完婚,实在是想给小民带来好运。”

“百里潭视吴、越之争,越国之败为忧?”

范蠡回答说:“食人之禄,忠人之事,泰岳以为,小民既然来越国为臣,就当为越国分忧。”

“好!老夫成全你,老夫倒要看看,你怎样操办这桩婚事。”“这……”范蠡为难了。

范蠡为难,一是事出突然,百里淑琴来越,他事先根本就不知道,为了让她摆脱吴兵的纠缠,才顺着阿辛的话,说百里淑琴是他的内人;二是他虽对百里淑琴有好感,但他的心已属苎萝山里的西施姑娘,如果与百里淑琴成亲,那西施怎么办?

“怎么!”伍子胥见范蠡有些为难,知道其中有猫儿腻,故意逼问道,“你不愿意?”

事情到了这一步,范蠡不答应也得答应,只得谢过伍子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