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47章 子贡论吴【1 / 1】

曹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齐国屯兵汶上,对鲁国虎视眈眈,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鲁国都城曲阜被一股浓烈的战争气氛所笼罩。鲁君本想向吴国借兵,但觉得对人家有所歉疚,不敢开口;又想向晋国求援,却又有些举棋不定。大战在即,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鲁国逃过这场劫难。

一个神秘的人物到了曲阜,这个神秘的人物并没有去造访朝廷政要,而是在一个夜晚,拜访了曲阜的孔子,至于神秘人物与孔子说了些什么,外人无从知道。

第二天,孔子陪同这个神秘人物觐见鲁国国君。此后发生一连串的事情,都与这个神秘人物有关。这个神秘人物就是范蠡。

范蠡秘密前往曲阜,目的只有一个:给夫差下套,将水搅浑,将吴国拉入诸侯混战的泥潭。

在通往姑苏城的大道上,行走着一匹枣红色的骡子,骑在骡背上的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子贡是卫国人,是孔子晚年周游列国时在卫国收的得意门生。

子贡是一个商人,他在历史上的名气,不是他的文才,而是经商之道。他曾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耶?”意思是说:玉的价格之所以贵,是因为玉很稀缺;珉的价格之所以低贱,是因为珉很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物以稀为贵”论。

子贡这次到姑苏,不是做生意,而是执行一项特殊的使命:说服吴王夫差出兵伐齐,拯救鲁国于危难之中。

本来,孔子的另外几名门生子路、子张、子石都自告奋勇地请求执行这个任务,孔子最终却选择了子贡。因为子贡不但见多识广,而且能言善辩,除了子贡,很难有人能完成这个任务。即使是这样,子贡在出发前,孔子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到了姑苏,先要拜见太宰伯嚭,然后再见吴王夫差,千万要避开相国伍子胥。

子贡到姑苏来,最想见的人当然是伯嚭,最不想见的是伍子胥,谁知越怕什么,什么就要找上门,刚走近姑苏城门,就被一个人拦住了去路:“什么人?下来!”

子贡见此人身材魁梧,白发银须,就知道此人就是自己最不想见的伍子胥。凭自己的名声,隐瞒肯定是不行的,只得直说:“小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子贡先生。”伍子胥似乎预料到子贡来姑苏一定没什么好事情,讥笑地说,“鲁国已是大兵压境,你还有心思到姑苏来游山玩水,是来做说客吧?”

“伍相国果然明察秋毫。”子贡见伍子胥一语道破天机,知道在伍子胥面前,想隐瞒是不可能的,再说,这件事迟早他还得知道,吴国出兵打仗,是不可能避开他的,于是就说了实话。

“齐军伐鲁,与吴国何干?自家院子起火自己灭,何必要往他人的屋子里引呢?”伍子胥不由分说,大叫一声,“来人!”

几名士兵应声而至。

伍子胥指着子贡说:“将这个人逐出姑苏,押送到二十里之外,让他出境。”子贡是秀才遇到兵,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被几名士兵遣送到姑苏城二十里之外,弃于荒山野岭之间。

子贡懊丧不已。进不了姑苏城,见不到伯嚭,更不能说服夫差,对鲁国不好交代,对恩师也无法交代,神通广大的子贡,竟然一筹莫展。

正在这时,从树林里闪出一个乡下老头,见面就问:“请问是子贡先生吗?”

“你怎么知道我叫子贡?”子贡提高了警惕。

“我不但知道你叫子贡,而且我还知道,你到吴国来,是请求吴王出兵攻打齐国,以解鲁国之围,刚到姑苏,就被伍子胥赶了出来,是不是?”

“你到底是谁?”子贡大吃一惊。

“我是谁并不重要。”乡下老头说,“我可以帮你找到太宰伯嚭。”

“真的?”

“当然!”乡下老头看着子贡说,“你还是相信我。吴王夫差不在姑苏城内。”

“在哪里?”

“灵岩山馆娃宫,先生要见吴王,请到灵岩山去。”乡下老头叮嘱道,“快去,太宰伯嚭在那里等你。”

“你到底是谁?”“一个想帮你的人!”乡下老头说,“去吧!祝你马到成功。”

子贡走了。

乡下老头笑了。

这个乡下老头不是别人,正是被范蠡安插在吴国卧底的勾无苟。多年来,勾无苟在吴国出任大司仪,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取得了吴国君臣的信任。他早就得到范蠡派人送来的密报,说子贡近日要来姑苏,范蠡让他暗中配合,帮助子贡见到伯嚭。几天来,他一直在城门口转悠,等待子贡到来。子贡走进姑苏城门时,他就看到了,只是碍于伍子胥在场,不敢贸然出面,当伍子胥让人将子贡逐出姑苏的时候,他一直暗暗跟在后面,待押送子贡的人走远后,他才出来同子贡见面。

子贡依照勾无苟的指点,立即转道灵岩山。刚到灵岩山脚下,果然见伯嚭在那里等候。有伯嚭从中周旋,子贡很快见到了夫差。礼过之后,子贡单刀直入地说:“大王,强大的齐国屯兵汶上,欲吞灭弱小的鲁国,小人求见大王,请大王发兵救鲁。”

夫差早有征伐齐国之意,见子贡来求,故意问道:“寡人为什么要帮助鲁国?”

“大王发兵救鲁,等于是在帮自己。”

“什么?什么?”夫差吃惊地问,“发兵救鲁,怎么就变成帮自己了?”“大王如果发兵救鲁,打败齐国,就可以扬名立威,安抚泗水之滨的诸侯,威慑强大的晋国,还可以保存鲁国,同时获得一个忠实的盟友,算得上是名利双收。”子贡问道:“大王你说,发兵救鲁,是不是帮助自己?”

“好一个能言善辩的孔子门生。”夫差哈哈大笑,“果然名不虚传。”

“大王!”子贡充满期待地问道,“你答应发兵救鲁了?”

“扶危济困,仁义之举,锄奸除暴,兴正义之师。”夫差哈哈大笑,“寡人……”

“大王!使不得!”伍子胥风风火火地赶来了,气喘吁吁地说,“万万使不得啊!”

子贡暗暗叫苦,眼看吴王即将答应出兵,不想伍子胥又前来搅局。

夫差看着这个不速之客,不高兴地问:“伍相国,又怎么了?”

“子贡先生,不是将你赶走了吗?是谁带你到灵岩山来的?”伍子胥狠狠地瞪了伯嚭一眼,按他的估计,这件事一定是伯嚭干的。

“伍相国……”子贡正要解释。

“不用说了。”伍子胥手一挥说,“这一定是越国和鲁国合谋设下的一个圈套,勾践欲趁我出兵之际,乘虚而入。”

“你怎么老是越国、越国?”夫差说,“越国早已臣服多年,侍奉寡人一直小心谨慎,唯忠唯孝,相国不要疑神疑鬼、风声鹤唳了。”

“大王!”伍子胥嘶叫道,“吴国最大的敌人不在北边,而是南面的越国。越国是躺在吴国身边的一头狼,只要吴国出兵伐齐,越国随时都有可能在背后咬我们一口。并非老臣危言耸听。勾践这几年日夜练兵,打造战车、巨舰,一直不忘石室养马之耻,志在灭吴。其亡我之心,昭然若揭,路人皆知。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大患。即使真的要发兵救鲁,也要等灭掉越国以后。否则,我们千里迢迢出师远征,等于是挺胸迎齐之剑,袒背受越之矛,吴国腹背受敌,亡国不远矣!”

伍子胥说得唾沫四溢,夫差显然有些不以为然。子贡早就听说伍子胥不但作战勇猛无敌,进谏也毫不留情面,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知道,伍子胥担心的是越国从背后捅刀子,吴王夫差虽然对越王勾践的忠心深信不疑,但却说服不了伍子胥,子贡灵机一动,双手一揖,冲着夫差说:“大王,小的有话要说。”

“子贡先生有什么话,尽管说。”

“越国的力量超不过吴国,鲁国的力量不超过齐国,吴国如果不顾齐而去伐越,等胜利凯旋,鲁国恐怕就不存在了,这样,齐国就更加强大,吴国再想剪灭齐国,那就难上加难。吴国不灭越,更能向诸侯展示大王的仁义之心;而救鲁伐齐,更能威慑晋国,让诸侯臣服于吴国,则吴国的霸业可成。孰重孰轻,凭大王的睿智,定能判断得清楚。”子贡话锋一转说,“伍相国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为了让伍相国放心,大王也不为难,小人愿去一趟越国,说服越王,让越国的军队随大王出征伐齐,这样,大王就不用担心后院起火了。”“好!”夫差大喜,“如果真能这样,寡人就发兵救鲁,出兵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