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0章 王招娣【1 / 3】

昭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像牛棚这样的小屋子,宋河只有把房子立起来的时候才需要人帮忙,前期和后期的活都可以一个人干。

打地基、扛木头、削木头,准备材料,忙活了两天后,终于喊来杨大哥和宋大哥一起把房子立起来了。

又过了两天,才把牛牵进牛棚里去了,杨珊终于不会一大早上,被牛叫声喊醒了。

这天下午,杨珊去挖野菜回来,看见牛车在村口停下。

下来一个穿着大红色襦袄,梳高髻,头戴花珠,还别着一根簪子的妇人,身边跟着一个小丫鬟,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妇人走过身旁,矫揉造作的扶着腰,斜倪了杨珊一眼,轻哼一声,走远了。

杨珊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人是王招娣。

也不能怪杨珊,主要是王招娣和以前相差也太大了。

而且这是原主的记忆,杨珊并不熟悉,要去记忆里翻找好久,才能认出来。

也不知道王招娣知道后会不会更生气,毕竟你一直视为对手的人,竟然都不记得你。

和原主小时候受尽家人宠爱不同,王招娣在家里很艰难。

如果说原主是温室里的花朵,虽然经受不了风雨,但是短暂的人生里,过得很快乐。

那王招娣就是地里的小白菜,爹不疼,娘不爱。

王招娣是家中二女,上头还有一个姐姐,王父满心盼望第二胎是个儿子,但是谁知道还是个姑娘。

王家失望极了,连个正经名字都不想起,随口就起了个名。

招娣,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她能招个弟弟来,下一胎生个儿子。

所以当弟弟生下来的时候,带弟弟成了王招娣唯一重要,而且不能出任何差错的差事。

只要弟弟不小心摔跤,破了一点皮,面对招娣的就是一顿毒打。

但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都很调皮,哪有不磕着碰着的时候,所以招娣的童年注定是悲惨的。

小时候招娣就非常羡慕原主,原主有两个哥哥,别人都不敢欺负她,全家宠爱,像活在蜜罐里。

当她寒冬腊月,去河边洗弟弟的尿布时,原主穿着漂亮的新棉衣到处跑。

而且爷爷是村长(那时候杨父还没当上村长),家里比较宽裕,可以吃她从没吃过的糖,穿好看的衣服。

每次原主出来玩,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双眼睛,默默的关注和羡慕着她,

长大一些的时候,两个姑娘都是出了名的好看,经常被村里的姑婆们拿来比较。

最后总是免不了叹一句招娣可怜。

可能听得多了,招娣的心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感叹命运的不公,然后疯狂嫉妒原主,并幻想自己是原主的话,一定多么听话,不像原主那么任性。

直到王招娣和宋河告白,被宋河拒绝,不久后却和原主定了亲。

这种嫉妒好像找到了宣泄口,由暗转明,单方面把原主视作仇敌,也是这时候原主才注意到这个人。

现在杨珊穿过来了,也不会特意和她计较。

但是,前提是她不来招惹杨珊。

虽然王招娣很可怜,但是这是她的原生家庭欠她的,别人可不欠她。

而且她的一些做法,杨珊实在不敢苟同。

回到家,还没到做晚饭的时候,杨珊便开始绣起荷包来。

虽然这次灵芝卖了不少钱,但是这毕竟是一次性的买卖,下一回还不知道在哪。

小钱也是钱哪,杨珊怎么也忘不了,刚穿过来,家里穷得叮当响的时候。

特别是她还急需囤积物资,那种感觉真的很无力。

所以绣品和草药这两条挣钱的路子,杨珊也是不会断的。

宋河和两个孩子去割草喂牛去了,此时家里静悄悄的。

不一会儿,听到前院正屋那边传来说笑声,杨珊抵不过心里的好奇,也往前院去了。

原来是宋大伯母来了,就是牛车上要翻杨珊背篓那个。

院子的檐廊下坐着宋母、宋大伯母、隔壁杨七婶,还有刘大娘。

刘大娘是村里有名的碎嘴婆子,什么消息她知道了,就等于全村,甚至隔壁村的都知道了。

此时她正唾沫横飞的和大家分享村里的第一手消息。

“这王家闺女现在是出息啦!”

“你们是没瞧见那派头,和大户人家的奶奶也不差什么啦!”

“怎么个出息法?”宋大伯母忍不住插嘴

“那衣服料子,我老婆子活了这么久,还是头一回见着勒,据说是江南来的时兴料子”

“头上的银簪子得有五两重,啧啧啧,把五两银子戴在头上,也不怕丢了”

刘婆子再次感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