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享受生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品香楼的李掌柜正坐在柜台后边摆弄账本,因为现在店里人少,比较安静,店小二在门口与李母几人说话的声音他也听见了。
李母几人进了店里后,李掌柜的也走出了柜台,迎接了上来,“您二位算是来了,前几日店里从您那里买的木耳早就卖完了,这不这几日来品香楼吃饭的客人好多人总在问这个木耳什么时候有,我这里都盼着您二位好几天了。”。
之前卖木耳的时候,田雪也告知了品香楼木耳的几种吃法,品香楼的李掌柜也分别让后厨里的的大厨,相继的研究做了出来并售卖,都很是受客人的欢迎,这不从田家人手里买的那一筐木耳没用两三天,就全部都用光了,从几天前就开始盼着她们来呢。
李母将刚才对小二说的话又对李掌柜的说了一次,解释过后,指着田父与大哥进入店里就已经放在脚边的背篓,说道“李掌柜,我们这次带来了差不多有两千朵左右的木耳,你能一次性收下吗?”。
看着那两个背篓,李掌柜沉吟着想了想“品香楼一天差不多能用三十来朵,多的话一天五十来朵也差不多,不过这二千多确实不少。”。
“李掌柜这个干木耳存放时间很长,天气凉下来后就采摘不到了,不过如果品香楼确实用不了这么多的话,剩余的我们可以卖到别的地方。”李母对着有些为难的李掌柜说道。
“我要了,这两背篓品香楼都买了。”李掌柜的一想确实如此,这个干木耳不怕放,他可以买下来慢慢用,因为前几天食肆里推出了这个木耳做的新菜,品香楼很是吸引了一批顾客,要是让几人卖到其他食肆去,那不是给自家食肆增加对手嘛。
李掌柜的让店小二领着田父及李树去后厨放木耳,后厨查看木耳的时候,李母又问了问李掌柜“李掌柜,我这里有几条鱼,你看看,你们品香楼需要不需要?”。
李掌柜走进木桶看了看里面游动着的几条鱼,“个头挺大,也很精神,这十二条鱼我也都要了,八文钱一斤,一会一块结了。”。李掌柜这里每日也是需要一些鱼做菜的,田家卖的这个鱼个头不错,也很精神,养个一两天肯定死不了,他也就都买了下来。
田家有一千一百一十五朵,李家有一千二百朵,结银时一共是六两银子加上九百四十五文钱,加上卖鱼的500文钱,李掌柜的最终给凑了个整,一共给了李母七两半银子(多给了55文。)。
李母几人走时,李掌柜的跟几人说道“你们下次卖木耳的时候还是来我这品香楼里卖,我这里都收。”。
“木耳这一阵卖不完,可以存放到冬天卖,否则到了冬天木耳不生长了,他这里不就不能卖有木耳的菜色了嘛。趁着现在有,多存上一些也没坏处,而且现在品香楼每日的木耳用量也不小,不担心卖不出去。”李掌柜的想着。
出了门后,几人走到一个背人的小巷子里,李母将李大哥的银钱放到了他的手里“大哥,给。”。
李树的手里一共是一个三两的碎银子加上六百二十个铜板。看着手里多出来的二十个铜板,李树拿出来递给了李母“三文一朵,一共三两六百文钱,多余的你拿走。”。
李树知道品香楼的李掌柜多给了李母几十文钱,他看的出来那是李掌柜的特意给幺妹的,要不是幺妹带着家里卖木耳,李家一文钱都没有,幺妹家也不好过,看着苍老了很多的妹子,他当然不可能多拿这个钱。
看着李家大哥怎么也不接这二十文钱,李母也就没有再硬给了,几人逛了逛市场准备买一些家里需要得做饭调料后回家。
这时在市场的一角响起卖牛的声音“两年的成年黄牛了,十六两银子就可以牵走。”。
李母顺着声音看了过去,那头被卖的黄牛精神面貌很足,四肢也很健壮、毛发光亮、眼睛明亮有神、鼻孔四周有水珠不干燥,是一头健康的成牛。
想着自家的田地,还有田父受伤的肩膀,李母看向田父说道“当家的,我们买头黄牛吧!”。
田父也听到了那个卖牛的牛贩的声音,每一个村民都想要拥有一头自家的牛,可是一头好的成年牛十几两银子,一般农户是真的掏不起。
以前买牛这个念头,田父想都不敢想,可是家里现在已经有两百多两的银子,加上他们现在还可以采摘木耳卖些银钱。他也想让眼前的媳妇以后能够轻松一些,自从嫁给了他,曾经的村花苍老了很多,虽然她从来没和他抱怨过,可是他还是很是心疼。
“好,那我们买一头黄牛。”田父爱怜的看着李母。
三人走到卖牛的小贩跟前,问着黄牛怎么卖,最终以十五两的价格买了下来,又话费了一百文钱,从小贩手里买下了一辆牛车(这时候的牛车都是木轮车,整个车辕、车轴、车轮全是用木头做的。)。
看着属于田家牛,李母田父心里说不出的激动,李母几人将买的东西都放上一家牛车后,由田父牵着走出城。
田父还不会赶牛车,怕在城里撞到人,只能牵着牛出了城。
出城后,田父试着学着田大郎的样子赶牛车,“驾”田父挥了挥赶牛的鞭子,黄牛一步步的走了起来。
平时沉默的田父此时心中很是激动兴奋,坐在牛车的前沿,黄牛拉着几人晃晃荡荡的走着,几人坐在牛车上悠哉游哉的欣赏着风景,蓝天、白云、耀眼的阳光、碧绿的庄稼。
李母也感叹道“我们家也有牛了!”。李母已经在出城前简单的和李家大哥说了一下她家现在还有些积蓄,是前几天被她家救的那个公子走时给她们留下了一些银两,这才让她家有钱买牛。要是不说,不放心她的大哥非要将自家刚赚到的银两借给她。
听到李母的解释后,李家大哥也没有细问,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亲人,对于自家银钱的事也是一种隐私,知道自家幺妹还有花用也就没再说什么了,也不再提借给幺妹银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