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享受生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驾着黄牛回村子,几人快了很多,天上的日头,刚刚过了中间的时候就到了村头。
到了村头后,李树下了牛车,因为两家不是一个村的,而且坐了一路牛车,一点都不累,李家大哥不让田父李母两人送,就自己沿着青河走,走过石桥,回了李村。
田家村有人下田回家晚的人,看到田父赶着个牛车回来时,都凑上前问道“这是你家新买的黄牛吗?看着就是刚成年的黄牛,没少花钱吧,得十几两银子吧?”。毕竟村里就村长家有一头黄牛,如今在村里算比较贫困的田虎家竟然买了黄牛,大家都很好奇。
“是啊,买了头黄牛,这不田里活太忙了嘛,买头黄牛回家种田。”李母笑着回应着询问的村人,不过也没说具体花了多少银钱。
得到了李母亲口确认,知道了确实是田家买的黄牛后,村民们就没有继续在跟着牛车走了,而是停下来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起来。
“看来田虎之前救的那个贵公子,没少给田家谢礼钱呀!”有一个人猜测着。
“肯定没少给,那几个人骑着高头大马的家里肯定有钱,之前那个公子住在田家的时候,我们都能天天的闻到肉的味道。走了之后,又是买地,虽然是荒地,这又买了黄牛,最少得给了一百两银子。”一个家离着田家比较近的村民,又羡慕又嫉妒的说着。
“就是,这种好事怎么没就让我碰到呢!”有人感叹着。
“别羡慕了,羡慕不来的,要是真碰到,你敢救嘛,赶紧回家吃饭了,还是填饱肚子要紧。”有的人说道。
之前田家从碧青山里救了一个血人公子回来,很多村民曾在背后说救人的田虎傻,万一没救活,那公子家的人能放过他们一家!
聊到这里,几人也散开,各自回了家,毕竟再不回家,午饭时间都过了,下午还有田里的活需要忙活,没有那么多时间八卦别人。
驾着回家的黄牛,受到了田雪与田雨的热情关注,围着牛车转了好几圈“爹娘,这是我们家的黄牛吗?”,田雪指着被拴在树干上的黄牛说道,田雨在一边也好奇地看着家里的新成员。
“今后这头黄牛就是我们家的一员啦。”李母对两个儿女笑着说道。
田雨在旁边说道“爹娘,我每天都会给大黄喂最好的青草。”,田雨直接给黄牛起了个接地气的名字。
“呵呵……,好,那今后就辛苦小雨照顾大黄了。”李母看着田雨笑着说道。
田父站在旁边微笑着看着这一切。
“爹娘,那我们得抽时间给黄牛搭个牛棚吧。”田雪看着田父与李母说道。
“确实需要搭个牛棚,否则下雨的话,大黄都没处躲。”李母说道。
田父看了看院子,指了指鸡圈旁边的一处空地说道“就在这里吧,明天我到山里砍几棵树,给大黄搭个牛棚。”。
“当家的,明天你去一趟李村,找一下那个会打井的刘师傅,这几天给咱们家里打一口井。”李母在旁边提醒着田父。
日落日升,新的一天到来,因为两村的路不算太远,田父没有赶黄牛,徒步去的李村。
“刘师傅在家吗?”田父站在一家有着瓦片屋顶的土房院外问道。刘师傅家里很好找,因为会打井的手艺,他家也是李村中仅有的几家中的瓦片屋顶土房。
“在呢。谁啊?”一个嗓门粗哑的男声从屋中响起,只见一个和田村长年龄相差不大的男人从屋中走了出来。
“刘师傅您好,我是田村的田虎,想找您帮忙给我家里打一口水井。”田虎对刘师傅直接说明了来意。
“进来说。”刘师傅侧着身子让田父进堂屋说话。
“一口水井六两银子,如果要打的话,需要先付一半的订金。”坐在堂屋椅子上的刘师傅,将打井的规矩跟田父说了一下。
“刘师傅我知道行情,那就辛苦刘师傅了。”,话落后,田虎从怀中掏出三两银子递给了刘师傅。
“行,那明天吧,今天我还有一家的井没有打完,下午再有半天时间就能完工,明天吧,明天就去你家。”刘师傅收下了田虎的订金,想了一下告诉田虎具体的日期。
交了打井的订金,定好明日开始,田虎没有在刘师傅家里耽搁时间,站起身返回了家中。
刘师傅说好转天来给田家打井,果然一早就带着自家的二个儿子和打井需要用到的工具一起来到了田家。
与田虎打过招呼后,刘师傅就在田家的前后院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挖井之前,需要先找好打井的地方,一般是选择长有茂密艾蒿丛的地方,因为打井人在打水井之前并不知地下水距离地面到底有多深,只能凭地面的艾蒿当参照物,但水井深度一般都是要超过三丈的深度的。
确定好位置后,刘师傅拿出工具,叫上二个儿子一起开始打井。古人过去打井的工具都是比较简陋的。土语称做蝴蝶锥,蝴蝶锥的头部形状和现在的冰镩有些相似,上部有两个形似蝴蝶的翅膀的泥斗,锥头在土地上钻井的同时也能把泥沙带到泥斗里,每次泥斗装满后,需要拉出地面进行清理。
因为打水井的地方都是土层,水井又比较深,被井水浸泡容易塌方,所以在打井的同时要下井桡。井桡取材是山里的落叶松板材,井桡的形状呈六边形,这样的井桡构架合理,支撑力也强。
刘师傅的两个儿子在刘师傅的指挥下,一点一点的清理泥土,每次泥斗里的泥装满后,再用力提出清理,然后在地面上把井桡一层层的下进井里,再用重锤将井桡夯实。如此往复,直到井出水。因为地下水水位不算深,刘师傅父子几人共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将水井打好了。
没有看过古代打井的田雪,这几天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古代的打井手法,真是太费事了,怪不得一口水井要价六两银子。
水井出水后,田父给刘师傅结了另一半的银钱,至此田家有了自己的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