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天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治继位后,当初作为太子推举的探花柳公明并没有升官。
当朝中所有人都认为柳公明深得太子信任,以后必定入阁拜相前途无量。
谁知柳公明却一纸上书表明自己不想留在长安庙堂之中,他请求将自己派去远离长安的江南地带做地方官。
烟雨江南,扬州柳叶青青,天上飘着朦胧细雨。
柳公明乘着乌蓬船靠岸,他登上码头,撑起油纸伞,环顾四周。
这番江南的景象和他在北方的老家截然不同。
扬州比起北方更多了一些婉约。
柳公明独自来到扬州江都县衙门前。
县衙门前早已经布置好了欢迎新官上任的阵仗。
这位探花郎不在长安城当京官却跑来扬州当县令。
不过扬州官员互相通过气,柳公明深得皇上信任,所以这批官员不敢怠慢,便早早的冒着雨来到衙门前,欢迎这位从长安调派来的柳公明。
柳公明见场面如此盛大却已经习以为常,要是以前他面对这种场面还会怯场,如今在长安为官几个月已经将他骨子里的自卑消磨了不少。
倒不是因为他地位变高而变得傲气,而是面对百姓,面对官员,只有强大的气场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对扬州官员的热情,柳公明只是微微表态,没有太多显现自己的情绪。
按照惯例走了一堆程序,柳公明终于在扬州府给他安排的住处安顿下来。
扬州府给他安排的府邸很大,甚至是按照江南园林的风格制造的。
但柳公明没有因此感到安逸,以前的他虽然家徒四壁,窝在小小的一间茅草屋里,但他每日苦读。心中却十分充实富足。
但他高中科举入朝为官之后却时常想起自己除了读书好像也没有别的才能。
在长安做官也处处受到世家贵族们的排挤,始终融入不了官员们的圈子。
自己在朝中的职位也只是一个虚职,每日无所事事,这不是他当初读书的目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柳公明写信给李治表明自己的志向。
李治也觉得或许去做地方官员才适合柳公明,于是便应允了他的请求,派他来扬州江都县做县令。
柳公明喝了点酒已是微醺,他独自一人来到庭院中,望着皎洁的月光,规划着自己在江南为官的生涯。
江都县商业繁荣手工业兴盛,柳公明前来当县令是李治和张知易共同决定的。
他这次前来带着任务。那便是大力发展江南的手工业和商业。
柳公明犯了难,他除了读书哪里接触过什么手工业商业就连做饭都做得难吃。
俗话说,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柳公明可以说得上是名副其实。
尽管困难重重,为了不辜负之前的太子,也就是当今圣上的信任,柳公明来到江都县,第二天便着手落实李治交给他的任务。
古时有士农工商一说,手工业和商业占据了社会阶层的后面两位,而柳公明此时已经阶极跃迁成为地位极高的士一层。
柳公明不敢端起架子,毕竟是李治和张知易都极为重视的行业肯定有他们两人的道理。
来到江都县衙,柳公明先是熟悉了县衙上下的官员和小吏,又处理好了各项公文条款。
便开始着手调查张知易所说的手工业和商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