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3章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1 / 1】

喃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释】

1淡荡:即滑荡、验荡、或淡泡,形容春光的融和恬缓。

2沉水:香名,又称沉香。

山枕:两头高中间凹的枕头。古人多用高枕。隐:凭倚。花钿:妇人金花头饰,这里作妇女代称。温庭筠《菩萨蛮》:“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言美人凝妆。凭枕而卧。

4海燕:燕子远从海上来,称海燕。斗草:宋代妇女春时在郊外作斗百草游戏,见《荆楚岁时记》、《梦梁录》、《红楼梦》第62回。

5江梅:生于江岸的野梅,春时开花。柳生绵:柳树暮春飞絮。

6秋千:相传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山戎引入。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玩者在板上或坐或站,两手握绳,使前后摆动。技高胆大者可腾空而起,并可双人并戏。一说秋千起于汉武帝时,武帝愿千秋万寿,宫中因作千秋之戏,后倒读为秋千。

【释义】

寒食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荡漾着明媚的春光。玉炉中名香将尽,残烟依旧飘出醉人的清香。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

海燕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抢先玩起了斗草游戏。江边的梅子已落,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赏析】

此词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

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全词都是景语,仔细体味又都是情语,没有雕饰斧凿痕迹,隽秀自然,清新淡雅,充分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这首词,作者以外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以具体的艺术意境体现抽象的内存情 思,这里是一位感春的少女。

上片一句起氛围,二句作烘染,三句出人物。先报节序,进写闺中,引出人物。几个和谐形象,环境,景物,描绘一个凝妆倚枕,半日向出神的少女形象。下片,又用几个形象透露少女的感春衷曲。

第一层:海燕经春来归;女伴逢春斗草。宋时妇女踏青,往往出草相赛。她们不仅赌斗灵慧,还有占卜命运的意思。表现出这一女子感到寂寞。

第二层:野生的梅子熟透落地了。指少女已届摽梅年纪(见《诗经·撑有梅》),盼望未婚男子前来提亲。柳树的种子已飞散如絮了,春天将去,年华难驻,可这一女子还无所寄托。

第三层:妇女闺中的唯一娱乐是荡秋千。“秋千”是 少女青春的象征,谁知暮春天气阴晴不定,“淡荡春光”刹时变作“黄昏细雨”。秋千已湿,不能再荡。少女年华一逝无返,这意境和欧阳修词“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相近,让我们在意境和形象中品其韵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