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4章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1 / 1】

喃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1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以《浣溪沙》两结七字句,破出七,三两句,分出新的

2豆蔻连梢:豆蔻连枝生,故名。杜牧诗:“豆蔻梢头二人初”。豆蔻,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温味辛,能去寒湿。熟水:宋人常用饮料。

3分茅:以沸水沏茶。另一解布茶,宋代沏茶的一种“茶道”。杨万里诗:“茶何仅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莫分茶:不沏茶。茶性凉,与豆蔻性相反,于病体不宜,故忌饮。

4酝藉:同蕴藉。含蓄有余之意。

5木犀花:同木樨花,桂花之别名。

【释义】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赏析】

从此词的词情来看是李清照大病渐愈时所作。上阕描写黎明前病中室内生活,下阕描写白天里室外景物,作者抓住大病渐愈这一生活片断,从身心感受运笔,无论写病中生活细事,还是写病中所见景物,不受物所束,不为病所苦,无不流露出女词人病中清静闲适的心情;而身卧病床,鬓发斑白,卧看残月,煎药忌茶,又无不蕴含着病中孤苦哀愁的心境。

小词平淡入妙,浑朴见深,看出作者于词已达炉火青之境。“病起萧萧两鬓华”勾勒出女词人历尽艰辛的衰老形态,她的《清平乐)有 句:“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永遇乐》有句:“如今年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都是在今非昔比之时,以两鬓生华描写凄凉晚景。这里说“病起”,在明诚逝世后,清照大病,“仅存喘息”(《金石录后序》)。词中所云,恐怕未必专指那场大病的愈后,而是泛指在大灾难与大悲痛之余,女词人带病进入相对安定和宁静的老年。

这首词不同于她的一些危苦之词,而是别具一格,表明她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一种坚韧精神。看她老年晚景,如何排遣?一碗豆蔻熟水,这是她病体所需。茶能缓解豆蔻的药性,因此不再沏茶,饮茶原是明诚夫妻的共同嗜好,南渡以前,他们在青州归来堂,一起校勘签题金石书画。工余饭罢,烹茶,赌茶(《金石学后序》),他们在淄州。赵明诚从一当地人得白居易书《楞严经》真迹,立刻上马疾归、夜交二鼓与清照烹大龙团,相对展玩(缪荃孙《云自在龛笔记》),两处提到饮茶,都伴随着幸福,而这时病骨支离,对影茕独的她,说道“莫分茶”,抚今忆昔是何寄怅惆啊!

二是枕上看书,门前观景。过去怀有抱负与梦想看书;现在只为消遣葬病。过去游春盼晴天,现在只好在家里,因此风趣地解嘲道:闲处最好,有雨偏佳。况且,还有那“终日向人多酝藉”的桂花相伴。清照往往把美妙的品德与情思交付给花儿,却反过来说花自多情、花自有品。清照另有词赞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不知蕴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玉楼春》),这样的木犀花,难道不是李清照晚年人格的写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