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晋武帝认为天下已经平定,四海安宁,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废除州郡的武备。大臣山涛劝谏道:“州郡的兵力留在防守边境是有必要的,古代就有这个规定,为什么要取消呢?望陛下学习古制,实现大治,谨慎谋划,怀描长远的图景。”武帝不听,坚持自己的主张。第二天颁布诏令,去发给州郡,命令各州郡撤销兵员和军事。诏令中说:“在汉末时,四海分崩离析,刺史内掌民政事务,外领兵马。现在天下统一,应该收起戈兵,刺史专职,都遵循汉朝的做法。取消州郡的兵力,大郡设立百人的吏员,小郡设立五十人的吏员为例。”
当时交州牧陶璜见到诏令,认为不可行,并上表说:“交州东西长数千里,不管属地有六万多户,服役的人才只有五千多家。两州靠得很近,只有兵力才能稳定局面。而且宁州的夷族占据了上游地区,水陆交通更为便利。州的兵力不应该被削减,以展示虚弱,州郡的兵力应该维持边城的防卫,不可被削弱。”当时山涛和陶璜都极力主张不应该取消州郡的武备,但武帝拒绝接纳。后来,由于永宁以后盗贼起义,州郡没有防备,无法制服,天下大乱。
最初,鲜卑的莫护跋从塞外开始居住在辽西的棘城,建立了慕容部。后来孙涉归附,迁徙到辽东北部,内附中国,数次参与征讨,有功被任命为大单于。直到现在才叛变,率领五万兵力侵袭昌黎,这是戎乱的开始。像涛、璜所言,由此各州郡纷纷上表进谏武帝。武帝大为震惊,紧急与群臣商议。颁布诏令取消各州郡的控军权,命令刺史兼任军民之政务,因此州郡的镇守政务变得尤为繁重。天下不宁后,诸胡因愤怒而杀害长史,逐渐成为民众的祸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时都御史郭钦等上表说:“戎狄强盛,历来为患。
魏初人口稀少,西北的各郡居住着戎族的人,包括京兆、魏郡、宏农等地,时常发生。现在虽然服从,但百年之后,一旦风尘警报出现,胡骑就会从平阳、上党出现,在不到三天就能抵达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都会成为戎族的根据地。望陛下以平定吴国的威势,谋求贤臣和勇将的智策,逐渐迁徙内地的胡族到边境,加强四夷出入的防卫,明确先王的制度,这是永远的长远策略。”
武帝阅读后,不采纳。他说:“秦始皇时修筑万里长城以防止匈奴侵袭,谁知祸患发生在边境之内,而不在匈奴之中。现在天下统一,谁敢背叛?”于是对群臣说:“我听说治理天下的方法在于选取人才,你们为什么不推荐有才能、正直的人,专门提出周详广阔的言论呢?”说完后,命令有关官员发出诏令到各州郡,要求举荐有才能、正直、有学识的人前来朝廷任职。
颁布诏令完成后,大臣何曾上奏说:“臣听说广陵的华谭有特殊的品德修养,善于学习聪明。陛下如果能够使用他,国家政务可以稳定。”武帝说:“既然有这样的贤才,就传谕他到京城,并亲自试探他。”于是派使者前往广陵,下诏令华谭前来金阶下。谭拜舞完毕,武帝亲自试探他,说:“现在四海统一,万里同风。然而北方还有未服从的胡虏,西方有丑施的氐族,所以谋划工作尚未得到稳固,边境人民尚未得到安宁。我们该如何长久解决这个问题,使六合混然一体呢?”华谭回答说:“臣听说圣人治理天下时,通过创造文明来化解原始状态,顺应谷风来发扬仁德,兼顾三才以驭御万物,听闻四德以吸引贤能。所以尊贤日渐强化,努力选择贤良之士,义不容辞,帝道就会发扬光大。”武帝赞赏了他的回答。
又继续试探说:“舜通过年老时得到了二八成就国家,文王、武王通过众多贤士兴起了周朝。制度化在于得人,然而贤才很难得到。”谭又回答道:“现在各州郡贡献出优秀的孝子贤士,台府明察出贤良之士,就像南海不缺少明亮的月亮宝藏,大宛不缺乏千里驹马。”武帝对此感到高兴,任命他为郎中,于是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