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袁甫衔玉于何勖【1 / 1】

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史书记载淮南的袁甫,字公胄,也是个好学之人,以辩词见称。他得知朝廷在招募贤才,听说中领军上将军何勖重视贤士,就恭敬前去拜访。他说:“我只是个愚笨之才,不足以远行千里。就是一百里开外,也只能做个普通官员而已。久闻将军喜爱本地人才,我们都怀抱着干事业的愿望,何不收纳我们呢?”勖笑着说:“你的请求只是想当个县宰,就没有考虑到担任台阁的职位,为什么呢?”甫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比如锦绣是精美的绸缎,不能用来做道具;稻谷是美味的粮食,不能用来做粗糙的食物。所以贾霸在州郡中声名远扬,而在京城中备受尊敬,廷尉虽然有才能,却不是三公,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勖听了大为高兴,任命他为松滋令。

当时慕宾石珩听说甫善于辩论,就故意提出难题问他:“你既然善于辩论,为什么寿阳以西常旱?寿阳以东则常有水?”甫立即答道:“寿阳以东都是吴人居住,失国之人悲伤思念。当强国一朝失守,愤怒积聚。忧愤积聚成阴云,阴云聚成雨,雨水长久成为水,所以该地常有水。寿阳以西则都是中国人居住,新平征服了吴国,美宝物品都进了。志得意满,充满欢乐,就像《公羊传》中所说的:‘鲁国兴旺欢快,所以该地旱。’如果京师能够抑制强者,扶持弱者,先亲近后疏远,那么天下就会和平,灾害也不会发生。”珩听后非常服气,觉得甫的辩才高超,比自己机敏,从此以后不再提出难题。

史书说皇甫谥,字安士,是安定人,是汉太尉皇甫嵩的曾孙。由于继承了后叔艾益的遗志,迁居新安。年二十,他不善学习,游荡无度,人人都认为他是个痴呆之人。一次他外出游玩,得到了一些瓜果,就进献给了后叔的母亲任氏。任氏对他说:“《孝经》上说:‘即使给予三牲养育,仍然不能算是孝顺。’你今年已经超过二十岁了,目光没有教化之存,心灵没有道德之根基,我对你感到不安。你以为进献瓜果就算是孝顺吗?”然后她叹了口气说:“古代孟子的母亲搬家三次才能成就了仁德,曾父为了教育孩子流泪烹煮猪肉。难道你就没有卜测身边人的意思吗?你实际上缺乏教育,为什么你的愚笨如此严重呢?修身齐家,诚心学习,你会从中获益,对我有何害呢?”因此受到她的劝告,他就去求教于乡人席坦,刻苦用功,不计牺牲过着贫困的生活,亲自务农,带着经书从事农业。他广泛阅读各家典籍之言,几乎有成为高士的志向,以著述为主要活动,自称“玄晏先生”。当时举孝廉的人,各郡城都推举他,朝廷也多次征召他,但他都没有应命。他的诗歌、赋文、悼词、议论难题,以及撰写的帝王世纪、高士、逸士以及列女传等作品,都流传于世。